分享

朱文如果仍然以方直的笔画居多,必然很生硬,显得乏味

 李叔狠生气 2019-03-22


序     言

35

印友习作

△永受嘉福(华毅洪作)

薛元明老师点评

此印能在汉印的基础上求变,做到平中见奇,化而生变,实属难能可贵。篆字吸收了汉金文和砖文的一些特点,做到不守故常。“永”字留红极其生动,尤其是右侧“乚”笔画,使得留红可以突破平整的方块面,与“受”字当中的弧线相呼应。印面中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嘉”字中段“口”部稍窄,可以略微放宽,“”中的收笔可以自然一些,不必形成一个上翘的小折角,以求得整体上的和谐。二是“福”字“”略嫌局促,“田”部过大,有些失调。将此二处调整之后,相信全印会更加精彩。

印友习作

△祥云(倪祥武作)

薛元明老师点评

作者以甲骨文入印,适当地发挥文字固有特征,加以夸张变形,同时还保留了原有的字势,十分难得。印文二字中皆有弧线,与同样是弧线的印边呼应起来,分外有趣,整体上非常和谐。作者的巧思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印章形式的特点,上小下大,字形相应地同步处理,两字皆为对称结构,处理之后,对称中有不对称。可以进一步修改,将“羊”字两“角”更夸张一些,“云”字二横画可以稍微倾斜,处理成“”,整体上会更加生动。

印友习作

△大梦如云(王道权作)

薛元明老师点评

作者喜欢用切刀,这在时下很少见,也很难得。总体上来看,白文比朱文好。白文选择切刀,用汉印模式,方直的笔画多一些,并无大碍,但是朱文如果仍然以方直的笔画居多,必然很生硬,显得乏味。如果留心一下“西泠八家”的经典作品,不难发现,白文为汉印模式,朱反而多圆转。这也是切刀的难度所在。此印可以据此适当调整。另外,印面最大的不足是印文和边栏粗细接近,缺少对比变化。再者,“大、如、云”三字皆与边栏各有一个连接点,也是缺少变化的,希望作者在今后对于类似细节更留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