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并且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像我们所熟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的这位也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奴”的贾岛。为什么称他为“诗奴”呢?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整首诗的创作背景来源于:有一天,贾岛外出去长安的郊外,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好友。眼看着快要到达李凝居所的时候,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更不巧的是这天李凝也不在家。于是贾岛便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也就是这首诗,足足困扰了贾岛两三年。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贾岛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可是他又觉得“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这对于向来追求尽善尽美的贾导,一下子就被难为住了,一直难以抉择,每天行走坐卧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这两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他作诗用心之苦。并且被传诵千年,被誉为文考举子的真实写作,道尽了十年寒窗苦的孤寂和落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