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禹之鼎的山水画作品。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溪边独立图》卷(局部) 纸本墨笔 1698年 故宫博物院藏 01 禹之鼎的山水画学习之路 所见记载最早的禹之鼎山水画作,绘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惜画风记载过于简略,只有“设色古丽,气味深秀”八字,从其上题诗可知画面大约是山樵沽酒,漫游青峰之间的景象。 然而,如果仅从著录中的这条记录审视禹之鼎的画作,不免有些过于单薄。 从《石渠宝笈》中著录的禹之鼎《摹王蒙笔意山水》和《拟赵千里山水》两件画轴,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者笔墨疏简,后者敷彩工细,两幅作品各有千秋,是禹之鼎笔下两类典型的山水面目。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摹王蒙笔意山水》轴 105.8cm×48cm 纸本设色 1705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拟赵千里山水》轴 150.4cm×52.1cm 绢本设色 170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赵孟頫提出以书法用笔图写绘画的观点,并身体力行,嘉惠来者。“元四家”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绘画,在笔墨趣味的追求上为此后的画家们开辟出新的天地。 禹之鼎就是借助临摹这些大家的作品,不断体味前贤佳构的笔情墨韵,探索山水画的技巧、布局,而终有所成。 黄公望专擅山水,取五代董元、巨然的“平淡天真”,得元代赵孟頫推重的“古意”,自成面目,又创浅绛山水,画风简逸、明快,被尊为“元四家”之首。《九峰雪霁图》轴绘峰峦尽白,雪后寒意迎面而来,笔墨简繁合一,画意肃穆静谧,是黄公望81岁高龄所作的精品。 晚年的禹之鼎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岁暮所作《临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轴,临本的布局、笔墨皆得原本之形,欠缺之处是皴法比原本繁杂,在细部的处理上稍显凌乱。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临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轴 118.2cm×53.4cm 绢本墨笔 1707年 北京市文物局藏 吴镇笔下的山水上溯董元、巨然,专取山石苍莽、林水浑厚之态,别有清旷野逸之趣。康熙三十八年(1699),禹之鼎曾绘《仿吴镇山水图》轴,图中近则坡岸茅亭、秀木高挺,中有水面开阔、扁舟随浪,远处峰峦兀立、苍润可亲。 程曦点评: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此图用笔健爽而熟炼。虽仿梅道人,然画石间用侧写,有倪迂之格。其点苔画草有一气呵成风雨骤至之象。画之上下两半,风趣稍异。下半近景用浓墨作树石茅亭,稍嫌有作家气。上半远景用淡墨作平冈流水小树远林,苍茫蓊郁,圆润可人;神情近梅道人矣。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仿吴镇山水图》轴 159.1cm×48.2cm 绫本墨笔 1699年 香港郑德坤藏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仿吴镇山水图》轴 (局部) 绫本墨笔 1699年 香港郑德坤藏 禹之鼎的山水画对王蒙用功最勤,无论是山水补景还是单幅山水创作,都有超乎寻常的表现。禹之鼎所画的《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山高满幅,寺隐其间,垂流飞瀑,长松挺秀,人行山径,山石多用解索皴,气势苍浑雄奇。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 134.9cm×49.8cm 纸本设色 1700年 苏州博物馆藏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局部) 纸本设色 1700年 苏州博物馆藏 禹之鼎《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构图满密,松泉飞瀑,竹阴茅舍,历历分明,自题“王叔明前辈有《清聚》《竹趣》两图,名最重,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春为松斋老先生征索,漫拟其意请正”。依此知禹氏将王蒙两图笔意合而为一,可见已然达到得心应手、信笔成趣的高妙地步。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 125.5cm×64.5cm 纸本设色 1711年 上海博物馆藏 皇家宗室赵令穰、赵伯驹、赵伯骕是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远承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工整富丽的格调,笔下色墨交融,既有院体的精致画风,也有写意的典雅韵致,是青绿山水从早期的浓丽转向元代以降的清雅的重要过渡。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江乡清晓图》轴 181.6cm×96.3cm 绢本设色 1708年 旅顺博物馆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江乡清晓图》轴(局部) 绢本设色 1708年 旅顺博物馆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两件名为赵孟頫所绘的《鹊华秋色图》卷,其一是公认的青绿佳作,画面、拖尾题跋累累,另一本布局近乎前者,而更为疏旷。 禹之鼎绘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临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此图与原本经营布局、坡岸景物、树间屋宇皆为相近,称其形神俱肖洵非过誉,禹氏摹绘之功于此可见一斑。 画家在《秋江晚棹图》轴上题识“庚寅长夏都门客窗摹赵文敏笔意”,然观其山石皴法硬朗,为松雪所无,布局疏朗则有松雪的风神。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秋江晚棹图》轴 172.2cm×74cm 绢本设色 1710年 天津博物馆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秋江晚棹图》轴(局部) 绢本设色 1710年 天津博物馆藏 纵观禹之鼎的山水画作,写意之法宗学赵孟頫、“元四家”,以萧散放逸为面目,尤其是对黄公望、王蒙的悉心追摹,令毫下纸端总是散发简淡苍茫的韵味。 其青绿之法则源自赵伯驹、赵伯骕,又得益于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卷,在浓丽之中见清雅,脱去寻常画匠之俗笔,自有淡淡而来的书卷气息。 可以说,禹氏山水画的两种风格各有千秋,皆深得其时文士喜爱,引得众人在延请其图写肖像时,均指明以某种风格来补写山川流水之景,抒优游林下之志,此类画作不一而足,蔚为大观。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更多阅读: 禹之鼎山水画述略 02 禹之鼎山水画风格多变的原因 梳理禹之鼎绘写的山水作品,水墨写意作品居多,青绿山水作品较少。在诸多以肖像著称的画家中,他的山水创作有着卓尔不群的突出成就。就禹之鼎风格形成而言,原因大致有四点: 时代观念使然 明末之际,董其昌提出“南北宗”的绘画理论。因为董其昌重南宗,于是董元、巨然、赵孟頫、“元四家”备受推崇,继起画家中手追心摹者络绎不绝,像清初“四王”等大家辈出,影响广播,渐成时代趋势。 禹之鼎身居这一大环境之下,对从学南宗山水的意识深入脑海,自然重视从前述宋元诸家笔墨之间寻找创作的源泉。 受身边文人与收藏家、画家的影响 禹氏周围的小环境——身边文人与收藏家、画家对其师法“南宗”山水也有引导的作用。与之往来密切的有王士禛、高士奇等文士与王原祁等画家,众人审美意识、笔墨取舍皆偏重所谓“南宗”绘画。 在日常交往与观画、创作等艺术活动中,禹之鼎耳濡目染,定然明确以南宗山水为皈依的决心,力行实践,终得自家的一片天地。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西陂授砚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 171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家的个人志向是内在动因 初入画坛,禹之鼎凭借写像传神而饱得赞誉,后入京师,都门文人皆倩其画像。 但禹之鼎并不甘独借肖像蜚声于世,而是志在将像主置于大山大水之间,烘托意境氛围,突出像主归心林下、隐居悠游的避世心态,意图由此留得画名,辉耀汗青。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清凉山庄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1708年 故宫博物院藏 外来的需求形成重要推力 禹之鼎为满足不同的像主在求画时点出的山水补图要求,笔下风格必然随之变化。对求索肖像者所提出的种种要求,禹之鼎总能各应其请而为之,一一圆满完成,仿佛诗词唱和,相互契合。 明末清初之际,以带有行乐图性质的肖像画遍征师友题咏,渐次成为文人雅士一种新的交游方式,以致此类肖像画作的需求量增多。正是因为禹之鼎既掌握肖形写神的绝技,又兼长水墨、青绿山水,笔下风格变换多端,以致求画索图者络绎相继。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更多阅读:禹之鼎山水画风格多变的成因 尽管在绘画以摹古、仿古为重的清初之际,禹之鼎用功不辍而意欲在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因拜师名门与临仿前贤名迹较晚,以致技艺偏于单薄,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难得大成,虽在肖像画家群中定属上乘,而居山水画家群中便只好厕身中流了。 03 禹之鼎山水画作品欣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鱼丽图》册页 18.4cm×31.4cm 纸本设色 1707年 故宫博物院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履中西郊寻梅图像》轴 129.8cm×66.3cm 绢本设色 1709年 故宫博物院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仿赵千里三多图》轴 78cm×41cm 绢本设色 1702年 故宫博物院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题扇图》轴 132cm×55.8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溪边独立图》卷 29.9cm×95.7cm 纸本墨笔 1698年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禹之鼎 《西斋行乐图》卷 30cm×161.4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 禹之鼎:热衷山水画创作的肖像画家(内附作品高清大图) 清 禹之鼎 《濯足万里流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 1698年 故宫博物院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