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少膺 |《西狹頌》之著録

 脩心 2019-03-23

《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高147厘米,寬200厘米。前刻有“惠安西表四字篆書,故斯刻亦稱《惠安西表》。正文隸書。二十行,行二十字。右刻《五瑞圖》,即黄龍、白鹿、木連理、嘉禾、甘露,故斯刻又稱《黄龍碑》。北宋曾鞏《元豐類稿》卷五○《金石録跋尾》:

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字伯都,以郡之西狹閣道通梁、益。緣壁立之山,臨不測之溪,危難阻峻,數有顛覆霣墜之害。乃與功曹吏李旻定策,敕衡官掾仇審治東阪,有秩李瑾治西阪。鐉燒大石,改高即平,正曲廣阸。既成,人得夷途,可以夜涉,乃相與作頌刻石。其頌有二,其所識一也。其一立于建寧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其一是年六月三十日立也。

《西狹頌》拓片(局部)

此乃《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跋》,屬歷代著録中最早之見。又趙明誠《金石録》卷一:第一百二十漢武都太守李翕碑。建寧四年六月。第一百二十一漢李翕碑陰。按,趙氏所稱碑陰,實指《西狹頌》右刻《五瑞圖》。洪适《隸釋》卷四:右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在成州。今之階、成、興、鳳,皆漢武都郡也。李君治武都橋道,前後三處摩崖:棧險架橋則《郙閣》;鑿崖治路則《西狹》《天井》。此碑靈帝建寧四年刻,彼兩碑皆次年刻者。又有《隸續》及婁機《漢隸字源》、王象之《輿地碑記目》、楊用修《金石古文》述録碑事。降及清至民國,有關金石文獻所收《西狹頌》之載更是層出不窮,諸如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朱彝尊《曝書亭金石文字跋尾》、葉奕苞《金石録補》、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畢沅《關中金石記》、王昶《金石萃編》、趙紹祖《古墨齋金石跋》、繆荃孫《藝風堂文漫存》、梁章矩《退庵題跋》及康有爲、楊守敬、羅振玉、方朔、梁啓超、毛鳳枝,等等,皆在著述中或溯源叙舊,或考辨指正,或贊詞褒評,議論紛紛,致使《西狹頌》蜚聲寰宇,名譽大顯。

上見曾氏之跋其《頌》有二,其所識一也,謂刻石其一立于建寧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其一是年六月三十日。方若《校碑隨筆》:

曾鞏《南豐集》(《南豐類稿》)疑有二刻,謂一作六月十三日,一曰六月三十日。意所據三十日一刻乃裝時割裂顛倒,誤十三爲三十耳,不然何後之人從未見耶。

是故《西狹頌》非二刻,曾氏所記六月三十日刻者,實裱工顛倒六月三十日而致也。

“惠安西表”四字篆書

又前揭洪氏《隸釋》:李君治武都橋道,前後三處摩崖:棧道架橋則《郙閣》;鑿崖治路則《西狹》《天井》。意指李翕治武都有三處摩崖,即《郙閣頌》《西狹頌》和《天井碑》。按,《郙閣頌》立于略陽,叙李翕修析里橋事。今存靈岩寺。兹以《西狹頌》與《天井碑》試作考辨。

清王念孫《漢録拾遺》:

右李翕《天井道碑題名》,建寧五年四月立,八分書,亦在成縣棧道中。今《天井碑》世無拓本,唯題名尚存。翁氏覃溪、趙氏晋齋皆云:本在《西狹頌》後,而《隸續》誤以爲《天井碑題名》。余謂《隸續》不誤,請以四證明之。《隸釋》所載《西狹題名》衹有二行,今此碑題名有十二行,較多十行,而《隸續》所載《天井題名》,則正是十二行。一也。《隸釋》《西狹題名》是小字,非大字。《隸續》碑式又云《西狹頌》末有小字題名二行,低四寸許。今此碑題名十二行,皆是大字,則非《西狹》之題名矣。二也。《隸釋》《西狹題名》第一行云,丞右扶風陳倉吕國字文寶,第二行云,故府掾□□□□孟字□□”,共缺六字。今此碑另一行與《隸釋》所載同,第二行則云,門下掾下辨李虔字子行,與《隸釋》所載異,且一字不缺。而《隸續》所載《天井題名》之第二行,則正與此同。其與《西狹題名》同者,唯第一行耳,豈得以一行相同,而即定爲《西狹題名》乎?三也。《西狹題名》小字二行,近世拓碑者皆遺之,余家所藏本亦然。然末行之左有殘字一行,則丞右扶風陳倉吕國字文寶十一字,皆各存其右半,且是小字,非大字。始知洪氏之言,信而有徵。四也。

《西狹頌》左側有題名,十二行,臚舉當時參與修治棧道的郡府掾、屬之姓名、籍貫和職名:

丞右扶風陳倉吕國字文寶。門下掾下辨李虔字子行。故從事議曹掾下辨李旻字仲齊。故從事主簿下辨李遂字子華。故從事主簿上禄石祥字元祺。五官掾上禄張亢字惠叔。故從事功曹下辨姜納字元嗣。故從事尉曹史武都王尼字孔光。衡官有秩下辨李瑾字瑋甫。從史位下辨仇靖字漢德書文。下辨道長廣漢汁邡任詩字幼起。下辨丞安定朝那皇甫彦字子才。

《西狹頌》清拓本(局部)

洪适《隸續》:右武都丞吕國十二人題名,在天井摩崖之後。翁覃溪、趙晋齋指其誤,以爲此十二人題名爲《西狹頌》題名,非《天井碑》題名。王念孫則論證上列十二行題名實《天井題名》,《隸續》不誤。按,《語石》從此説。然無論洪氏抑或王氏,兩人皆無緣勘察、觀摩西狹摩崖,僅以前人之著録與無竟之拓本比較證之,未免不實。《隸續》與《漢録拾遺》所言十二人題名應是《西狹頌》,而與《天井題名》無涉。

洪氏《隸釋》:近歲武都樵人斬刈藤蔓,始見石上有天井刻字。倚崖縛架,椎拓甚艱。寺僧或以惡木蔽晦,日後恐有此患。又岑建功《輿地紀勝補闕》:《漢天井山記》亦武都太守李翕建寧五年造。《寶刻類編》卷一仇靖條: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撰并書。建寧三年造成。按,三年五年之誤。成縣西狹又名天井山,是碑俗稱《天井山碑》,又名《天井道碑》《天井山記》。洪氏《隸釋》卷十收録全文,亦頌李翕政德,刊勒記述,以示萬載。建寧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己酉訖成。刻石時間晚《西狹頌》一年。又《隸釋》:此碑(《西狹頌》)靈帝建寧四年刻,彼兩碑(《天井山碑》《郙閣頌》)皆次年刻者,歐(陽修)得其一(《郙閣頌》),趙(明誠)得其二(《西狹》《郙閣》二頌),《天井》一碑,是時未出。由上,《天井碑》確實存在,係《西狹頌》之外的另一碑,次第上則先鎸《西狹頌》,後刊《天井碑》。檢王氏《輿地碑記目》卷四《成州碑記》:《漢天井山記》,此碑五年所立,老農云往年雷震崖石僕地,此碑不知所在,是可惜也。故知《天井山碑》遭遇天災,今已不存。至于論者以上及曾氏之是年六月三十日立也指《天井山碑》,乃其誤記。

本文刊發于《書法研究》2018年第4期,有刪節

梁少膺简介

男,1966年出生于浙江新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会会员。

书法史、美术史家。工书画、金石、诗文,长于文献学、考评学,研究领域横跨文、史、哲、儒、佛、道等。著有《闲闲草堂笔记》《草堂诗词》《闲斋丛稿初编》《王羲之研究丛稿》《流觞曲水---王羲之兰亭诗会及其<兰亭集序>考证》《游目意足---王羲之<十七帖>丛考》《中国书法史论稿》《中国美术史论稿》《日本书法史概述》《日本书迹研究》《尺牍丛话》,译有《日本书法史》《日本美术史》《当代日本书论选译》《王羲之研究丛译》《媒介时代的艺术》,以及书、画、印作品集数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