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知讲伤寒论55(第136-138条)——结胸证的辩证要点

 厚德载物乾 2019-03-23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病传变到少阳,往来寒热是典型的柴胡证。这里作者的是要把柴胡汤证和大陷胸证做对照。无大热不是没有热,是有表证的热的,但不严重。结胸证按六经辩证来分,属于阳明病,阳明里热,和水互结,即“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重发汗导致大汗亡阳,伤津液,下法也伤阳气、津液。津液损伤,水分就少,会有大便不利。里有热就会有燥、渴。“日哺所”是吃饭的时候,古代一般都是每日两顿饭,大概在下午3、4点钟。会有潮热的情况出现。心下至少腹,是从胸腔到腹部,可以理解成躯干部,古代的胸不是指现在的胸腔,可以理解成胸腔、腹腔合在一起的整体部分,即躯干部分。胸腹满痛的状况比较严重,即“不可近者”,严重到不允许别人触碰的程度。适宜用大陷胸汤。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大结胸证和小结胸的区别,在部位上是心下,即胃部。按之则痛,不按也可能会痛。疼痛的程度明显比大陷胸证轻,大陷胸的痛到了“不可近”的程度。脉浮滑,脉浮病在上在表,病邪没有深入里层。滑主里有痰。从方剂组成来看,半夏、全瓜蒌等都是去水去痰的药。这里的栝楼实就是全栝楼,里有热加一点黄连。

小陷胸汤方: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