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辫子,没错!金钱鼠尾是满族人的特殊习俗,而清朝取代明朝之后,清朝统治者也命令明朝百姓剃去头发,留起了辫子。然而,对于深受儒家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思想影响的明朝官民来说,剃发并不是一个容易接受的事情。 金钱鼠尾 但是,对很多明朝官员来说,剃发却成了向清朝统治者邀功和献媚的手段。1644年四月,清军刚刚入关之时,阉党余孽孙之獬就率全家主动剃发结辫,有鉴于他主动向清朝统治者靠拢,清廷征召他为礼部侍郎。而之后,多尔衮又颁布了剃发易服令,在中国北方,剃发易服已经不可避免。 但是在一年之后,清军攻克南京后,在京的一些官员主动剃发,却被统帅大军的豫王多铎(多尔衮亲弟弟)痛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主动剃发为何还被痛骂呢? 多铎像 1645年五月,统帅南征大军的多铎攻克了南明弘光政权的首都南京,弘光帝出逃,五月十五日,留守南京的忻城伯赵之龙率在南京的文武大臣向清军投降。五月二十三日,豫王多铎乘马进入南京城,而此前两日,投降的赵之龙已经主动剃去了头发,留起了“金钱鼠尾”辫,随后,魏国公、安远侯等明朝勋臣也纷纷效仿。 投降清军剧照 原本,赵之龙、魏国公徐弘基等人以为此举定会收到豫王的赞赏,谁料不但没有受到多铎的表扬,却遭到了一番羞辱。五月二十六,豫王贴出告示:“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在告示中,豫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却暗中羞辱赵之龙等人“无耻”,那为何豫王要羞辱以剃头向自己示好的赵之龙呢? 原来,清朝在入关之后,因为明朝百姓的激烈反抗,在剃发令的执行上出过几次反复。清军刚刚入关之时,命明朝官民“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尊本朝制度。各官宜痛改故明陋习。”但是,这却起了反作用,因为百姓的反抗,1644年五月二十日,多尔衮及时调整了剃发令的执行“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多尔衮像 而在占领了南京之后,多尔衮认为天下已经在其掌握之中,并与1645年六月五日重新颁布了剃发令,他命令全国“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而赵之龙等人剃发向豫王多铎献媚,正好处在第二条命令和第三条命令之间,当时执行的政策是“天下臣民照旧束发”,赵之龙等人的马屁正好拍到了马脚上,于是才有了多铎羞辱赵之龙等人的事情。 明末清初,赵之龙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向赵之龙这样连拍马屁都找不准时机,也算是倒霉透顶了,而多铎羞辱赵之龙,说明连敌人都看不起这样的软骨头,投降的汉奸最终落得个里外不是人,这样的下场不但不值得同情,反而让人觉得有点大快人心。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