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堡太极拳内劲(彭汉强)

 llg1168 2019-03-24

何谓太极拳(内功)?能藉转动丹田内球体的拳术用於发劲者,才能称得上是上 乘的太极拳。其意即是,於招式中,最少能於腹腔内用单一平面圆圈行劲,以支 援招式拳架。进阶者,则可连接各平面圆圈而成为立体球,以球之各处发劲。再 进者,四肢百体均能走圈,以配合丹田劲力的进出。最後者,能藉自身的球体, 控制敌方体内之球体运动,把敌方抛掷出去。

圈打得不圓者,皆造成勁路上面的凹凸處,於此向其發勁,可把對手拋擲出去。所以,趙堡太極拳內功深厚者,對敵時不偏不依,立身中正,慢慢向前,以取得較大的角度,有隨時發勁的能力,使來犯者「應手即仆」。趙堡太極拳行勁時不退縮,有能力處處發勁管住對手時,處處留一步給來犯者,顯出王者風範的氣度。

立體圓質量的比試和較量,往往需要穿梭於不同平面的圓形周邊軌道,用以進攻和化解敵勁;這種連綿不斷、藕斷絲連的軌跡,正正是招式與招式之間轉接時所需了解的技巧。發勁時,往往就是以正切切線離開正在行勁的圓圈,但為了保持連綿不斷,要能在意識上進入另一圓圈,此謂之「勁斷意不斷」,在兩個圓圈發勁的一刻,正切切

線發勁指向對手的角度,好像桌球一樣,必須準確無誤,才能有力地打擊對手,用特定的角度把對手發放到適當的位置。

對各處的大圈小圈熟習以後,不按拳意地走圈並不難,只需幾個招式的圈便可以了,但這樣會浪費了趙堡太極拳的設計。但若要按拳意在圈上發勁,需找到招式發勁時所使用的正切切線和其圓面,才能了解動作的用法和目的,增加其實用性和趣味性。順着套路中的內勁勁路,會有很多發現和啟發。練功時,勁路不應有走入「倔頭路」的 感覺,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鮮感。

與對手推手時,要了解人體骨架重心點等,若對手鬆胯沉氣,且採用轉圈來防守的話,是很難應付的。唯有用兵不厭詐的心法,引敵力外出,才能創造機會。要推倒對方時,與對手觸碰處必不擺動,待對手氣勁送達於掌中,此時,丹田與掌必有氣勁貫通,發勁於其中處,必能拔起對手。觸碰對手之處應保持鬆軟,免對手勁力於我等停

滯時沿該處進入。沿途各關節亦應鬆而不懈,以準備截斷沿各關節勁路湧入的對手內勁。丹田亦應保持轉動,既可收納進入的對手勁力,亦可隨時伺機發勁,若然停頓,則無此兩項功能。丹田圓圈面要保持向着對手重心,不然勁力不足夠,拔不起對手;圓圈面亦可對準要發勁之處,在對手氣勁通道的位置上。

所以練趙堡太極拳架、最初是套路,練到上乘的功力,遇到難題時,仍然是要回到套路中尋求解決的辦法,從始至終,還是要練套路,只是越練越好玩而已。古人為何有如此的智慧呢?部份肯定是對武術的高深認識,部份必定是設計者把拳套嚴格地規範於圓形之力學運動之中,因此剛巧符合人體內被扣連在一起的左右對稱的眾關節有關;在眾關節中,脊柱關節於脊柱末端剛好看守住全身體重力的集中點(丹田),所以熟練太極拳

打赏不能超过你的早餐钱次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