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学习:邓中甲方剂学讲稿(12)

 田丽莉百和堂 2019-03-24

作者/邓中甲 整理/孔烈 李剑光

整理者按

读书笔记打卡学习第十二期

“打卡学习”系列:定期同步推送《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一书的读书笔记,请坚持读书,多多互动。也欢迎大家将本书的学习笔记、摘要、书评、心得投稿到renweizhongyi@sina.cn,与其他朋友分享。坚持回复信息打卡者、好文作者均有机会获得赠书一本。

没有看到前几期的朋友,请回复目录查看,快跟上我们的进度吧~~

————————————————————

和法:密切联系的对立双方同病(如病位:表里;病性:寒热;脏腑关系:胆胃)

——难以找出主要矛盾

二、调和肝脾(土木)

木要疏土,肝要助土运化

土要荣木,脾要养肝

1.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各十分

【用法】白饮和服方寸匕

【主治】①阳郁厥逆证(伤寒论);②肝脾不和证(后世运用)

【病机】

①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四肢逆冷——外邪入里闭郁阳气,阳气不能布散。区别于中焦虚寒或者心肾阳虚所致的四逆。四逆散的四逆范围小,就是远端,指头仍微温。摸久透出热气。

或咳——肺气宣降失常

或悸——胸阳被郁

或小便不利——肾

或腹中痛——肝

或泄痢下重——脾

(以上为阳气被郁之后,气机阻滞影响五脏)

②肝脾不和证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胁肋:肝,脘腹:脾

【方义】

君:柴胡——①透邪外达,②疏肝解郁

臣:芍药——性寒,清泄郁热;敛阴养血柔肝,其性酸收;制约柴胡之辛散耗伤阴血

柴胡 芍药: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体阴用阳,二者相配,为调肝的基本结构

佐:枳实——理气,清热,导致,散结(伤寒时枳实、枳壳不分)

柴胡 枳实:柴胡疏肝主升,枳实理脾主降,一升一降,为调理肝脾气机的常用组合

枳实 芍药:枳实行气,治疗气滞疼痛;芍药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二者相配,为调理气血治腹痛的常用组合

使:甘草——调和药性。配芍药止痛

【附方】

柴胡疏肝散(《政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方)——肝气郁滞、胁肋疼痛

组成:柴胡 陈皮各二钱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药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主治: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陈皮理气化湿,川芎、香附能入血分,活血止痛,气血兼顾。全方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2.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半两 当归 茯苓 白芍 白术 柴胡各一两

【用法】加生姜一块,薄荷少许同煎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与四逆散不同,虚实夹杂,肝郁脾虚)
【释名】

《绛雪园古方选注》:《说文》为“消摇”。二者相通。

《庄子·逍遥游》注: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于内。

譬之于医,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

【病机】

两胁作痛——肝气郁结,气机不利

头痛目眩——肝郁清阳不升;或者肝郁化热上扰(故加薄荷)

口燥咽干

神疲食少——脾虚

或往来寒热

或月经不调——肝调节血量

乳房胀痛——肝经循行处

脉弦而虚——脾虚,血虚

【方义】

君:柴胡——疏肝理气

臣:芍药——配柴胡调肝

当归——养血活血

佐:煨生姜——助脾运化。散水,侧重于上

白术——健脾。燥湿,以中焦为主

茯苓——健脾。渗湿,水湿从下而解

薄荷——疏肝,清热

使:甘草

【配伍特点】补肝体,助肝用,体用并调;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

【辨证要点】胁痛、月经不调 神疲食少

【关于月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下焦肝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疏泄与闭藏对立统一。故月经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

【病案】

滑胎:肾的闭藏不足,可能是由于肝疏泄太过

精子活动力差(女方因死胎而流产):男方精子活动能力差,生机活力差,也属于肝脏问题。肝主升发。

阳痿:火车司机压力大,肝是人体调节系统,疏泄气血津液,包括肾精。

【附方】

(1)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肝郁血虚,内有郁热

组成: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柴胡各一钱 牡丹皮 山栀 甘草各五分

方解:丹皮、山栀清肝凉血,用治肝郁化火

(2)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肝脾血虚证。临经腹痛,脉弦虚

组成:逍遥散 生地、熟地

方解:肝郁脾虚,月经不调,以血虚为主。本方增强了养血功能。

3.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三两 白芍二两 陈皮一两五钱 防风一两

【主治】肝旺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

【病机】痛 泻。

泄泻——脾虚不运化水湿

腹痛——肝旺乘脾,土虚木乘

【方义】

君:白术——健脾祛湿

臣:白芍——敛阴养血柔肝。配白术,为调和肝脾柔肝之基本结构

陈皮——理气化湿

佐:防风——宋代以前,用防风治疗内证较多。风药疏风,风气通于肝,散肝疏脾(燥湿)。

【加减】

常加升麻升清阳止泻

脾湿郁而化热——黄连清热燥湿

腹痛较重——加木香行气止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