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 风

 朝花夕拾╰ 2019-03-24

什么是家风?

  有人说家教,有人说家训……说到它,我们往往会联想到过去的世家大族、百年古训,“家风”似乎与一般的小家庭无关。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教子诗等等。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北齐士族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于是写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这本家训在其后的一千三、四百年间传诵不息,被后世尊为家训之祖。颜之推的苦心没有白费,颜家子孙果然争气。他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注《汉书》的大学问家,五世孙又出了誉满书林的颜真卿和名政治家颜杲卿。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朱熹进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么小也要积极而为,恶事多么小也不能为之。不要以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忽视小恶,就不拘小节。忽视小恶,让其存在和发展,就会变成大恶。不拘小节也会发展至变节;注意小节,细心修养,才能达到高风亮节。

  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中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其次是“齐家”,包括对老人、孩子、妻子、兄弟、仆人的对待之道。再外围是“睦族”,旁及个人在庞大家族中的本分。出了亲族的范围后,为官之道志在君国,也是家训中念念不敢忘的。也就是儒家经典“大学”里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各家家训中讲孝道的篇章极多,还不厌其烦的列举各项实践细节。家训中一再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分外谦卑感谢,因为若没有祖先德泽庇荫,哪轮得到你有今天这份侥幸?同样道理,子孙努力奋发,为的不是彰显个人价值,而是光宗耀祖;多做善事,则是“积德以遗子孙”。

  家训中份量排名其次的,要算“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得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

好的家风,立品格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是中国人的古训,也是很多优秀家庭都重视的品质。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他对家教的重视却留给我们颇多借鉴之处。

  首先是“俭”。曾国藩位高权重,但他极看不惯京城世家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的习气,于是不让子女搬到京城,只让他们住在乡下。家门口也不挂任何“相府”“侯府”之类的匾,简朴从事,一般人路过都不知道是大官宦的家。

  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天天如此。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公务再繁忙,曾国藩都要抽时间给孩子写信,帮他们改诗文,和他们聊学习聊生活。他要求儿子曾纪泽: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家务事不分男女,儿子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不能随意使唤仆人。

  后人说,“曾家无一是废人”,6代子孙兴旺了百年。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哪怕没有直接接受过祖先的教育,但这种简朴勤勉的精神,却融入血液中,成为了一个家族的品格。

  虽然强调“勤俭”,不过许多家训中可并不赞成“遗厚财给后世子孙”。相反的,他们认为这样有害无益,因为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对此说道:“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

      人品是一个人立世的骨,而家风是一个人树立品格的开始。好的家风,令一个人在世上,“行得正,立得正”。

  家训中再强调的一点就是“恭默”——谨言慎行,宽厚忍让,不招摇惹事。像诸葛亮“诫子书”强调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最戒慎恐惧的,则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甚至惹祸上身,罪殃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友上,富家子弟唯恐交上酒肉朋友,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

  众多家训中“修齐之道”谈得多,勉学读书的篇章反倒不算最多。这些自己有着赫赫功名的写训者,在家训中却常劝子孙不必介意功名,反而视“耕读传家”为理想目标。

  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并非是为了做官富贵。颜之推在“教子”篇里提到,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孩子讲鲜卑语和弹琵琶,还很得意孩子能“伏事公卿,无不宠爱”,颜之推对此表示深恶痛绝。

  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也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结果当了官贪赃坏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可不是子孙不肖,而是父母当初教得差了。

       如今的“家风”,其实更多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价值观。无论大家小家,父辈祖辈显赫与否,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立身处世之本,告诉晚辈应当如何行走世间。

  可以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有了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顺遂时不忘形,逆境时不怯懦,坚守自己的底线——它是我们行走世间的底气所在。 

  好的家风,定性情

  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能让一个人更积极地面对生活,走上更好的道路。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正是他的家庭。

  丰子恺有七个子女,他很注意呵护孩子的童真,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像个大小孩一样,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毫无架子。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也没有责骂他。

  他说:“这是属于孩子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孩子来,简直是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1947年, 丰子恺50岁,他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

  (一) 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放弃者作为受得论。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二) 大学毕业后倘能考取官费留学或近于官费之自费留学,父母仍供给其不足之费用,至返日为止。

  (三)子女独立之后,生活有余而供养父母,或父母生活有余而供给子女,皆属友谊性质,绝非义务。

  ……

  丰子恺早年留学日本,因而也希望儿女上大学或出国留学,但并不强迫。他爱儿女,但不溺爱,供养只到“大学毕业”或“留学”期满为止。

  除此,子女独立后,父子父女之间也不再有“义务”,只有“友谊”。不向儿女索取回报,也不为儿女安排所谓的舒适生活,让他们走自己该走的路,过自己该过的生活,彻底的真实而纯洁。

  他的子女也争气,三子四女皆有所成,成为音乐、数学、外语等领域的学者。正是充满童真和包容的家风,让他们有信心自由成长。

  好的家风,树志向

  好的家庭,还能为一个人日后的志向定下基调。

  史学家柳诒徵,出身于书香门第,长辈均为饱学之士。外祖父好饮酒讲故事,每晚饮酒,就和子女们闲聊家族旧事与诗文道德,以及当地许多名人的掌故。

  幼时的柳诒徵,坐在外祖父旁边听他谈话,得到不少知识,立志“做一个人才,不愧我柳、鲍二家的先德”。柳诒徵后来成为一代史学大家,和早年的家庭熏陶息息相关。

  科学家钱伟长幼年家境清苦,但每逢寒暑假,父亲和叔父们相继回家,便一起“舞文弄墨”,下棋和演奏音乐,“一到晚饭后,每天有一小时的音乐活动,父亲善琵琶和笙,四叔善箫,六叔好笛,八叔拉一手好二胡”。钱伟长说自己“就在琴棋书画的文化环境中受尽了华夏文化的陶冶”。

  长大后,钱伟长没有走上文史或艺术之路,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以及长辈们的好榜样,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启迪。

  好的家风,是一个人前进的路标,告诉你一个人哪怕生于平凡,也当有志向,有兴味,才能找到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成人成才。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在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况下,每个人对生活各有追求,但家风依旧不能丢下,他是一个人修身成人的开始,它是我们活着的精神路标和支柱。

  愿你行走世间,也有这股子来自家的底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