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这可怎么办? “我们家小贝现在看到要做作业、要读书就耷拉着头,完全提不起兴趣。每次都得哄着、劝着她学习。” “是啊是啊,好多孩子现在都把读书看成一件苦差事,好像是逼着他们完成一样。这样的学习态度,成绩怎么可能好呢?” “我今年生日许下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赶快爱上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对学习压根提不起兴趣,是很多家长遇到的最大麻烦。 那究竟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才让很多孩子如此排斥学习呢? 很多成功的家长和科学家,共同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你家孩子的好奇心强吗? 密歇根大学CS莫特儿童医院的研究者发现:好奇心越强的孩子,成绩越好。 儿科学家普拉奇·沙阿总结道:更多的好奇心意味着更好的学习成绩。即使孩子的专注力不强,但只要有很强的好奇心,成绩也不会差。 同样的研究结论出现在了很多地方。比如,《心理科学观点》在2011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好奇心、责任心、智力是成绩的三大支柱。 是啊,很多高考状元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教育方式时,都谈到如果从小能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情,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就必能唤起孩子的学习热情,而优秀的成绩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可惜的是,我们传统的课堂好像恰恰相反,熄灭了很多孩子的好奇心。 教学方式略显枯燥,每天坐在教室里盯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忆着抽象的知识,让许多孩子觉得学知识是一件特别苦的事情。 同时,课堂里的正确答案往往都是唯一的,也让很多孩子放弃了探索的欲望。 考虑到要推进学习的进度,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也不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有时甚至对孩子的提问视而不见,这就更给孩子的好奇心泼上了一盆冷水。 要知道,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而且,有许多研究证明:我们在孩童时的好奇心是最强的。 那我们要怎么样做,才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接下来,我们给你3个好建议! 1 牛油果支招: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神奇 “牛油果科学”(面向5至10岁孩子的在线少儿科学直播课程)的课程体系不仅参考了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国内《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以及多个国家的课程教材,还从中挑选出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科学主题。 这些主题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等大类,让孩子们全面地感受这个新鲜、神奇的世界。 牛油果科学 6-8岁阶段的部分课程 “哇,原来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世界还有原子和分子,竟然这么奇妙!” “这些东西竟然能和氧气反应,太神奇了!” “这两种不同的东西只要放在一起,就能产生新的物质!” 在前期超过630次面对孩子的课程测试中,无数孩子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有一位名叫晗晗的小朋友,在上完植物学“叶子”的课程之后,就马上跑到了楼下的花园里,去观察、记录各种各样叶子和叶脉的形状。这让她的妈妈都感到不可思议。 2 牛油果支招:让孩子享受探索的乐趣 “牛油果科学”的课程不仅挑选出了最有趣的课程主题,而且还设计成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展现。 比如,每节课基本都会含有3个极具趣味的动手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独立探索,自己找到世界的秘密。 举个例子,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和理解“光的反射”,“牛油果科学”的实验引导孩子们自己通过移动几面镜子的位置,让光不断反射,来打败一个藏在密室里的怪兽。 打败怪兽之后,为了打开神秘之门,拯救“牛油果王国”的民众,孩子们还需要运用光反射的原理,制成一个光路图腾,解锁秘密机关。 通过这样精心设计的方式,很多孩子逐渐发现,自己探索知识、得到知识是一件非常有趣、有成就感的事情。 3 牛油果支招: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声音 不仅有最有趣的科学主题、最好玩的探索方式,“牛油果科学”还赏识、鼓励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自己所有的观点,提出自己所有的疑问,满足和点燃他们小宇宙中的好奇心。 比如,有一个名叫朵朵的小女孩,本来对于学习不太感兴趣。第一次上“牛油果科学”的课程时也没有说几句话。 但是,经过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引导,朵朵对于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渐渐成了一个“话痨”,每节课有问不完的问题,下了课也缠着老师不让她走。 “为什么用两面镜子面对面,就可以产生一个‘时空隧道’呀?” “为什么我们和爸爸妈妈有些地方长得不一样呀?” “为什么摩擦就能够产生静电呢?” 我们关心、鼓励、支持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延续下去,逐渐成为自己的一种稳定的人格特点。 带着满满的对于世界的好奇心,积极的学习态度走进课堂、回到课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还会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 如果孩子能把看上去的“困难”,转变成探索世界的一次“机会”,我们也能够更加放心:孩子会越来越正面、勇敢地迎接自己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