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不是对父母的付出,而是对自己的成就

 中网视人阿希 2019-03-25

孝不是对父母的付出
而是对自己的成就

文:国粹君丨主播:素老麻乃

孝不是对父母付出是对自己成就 来自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12:09

孝道在中国古已有之,可以追溯到虞舜。

孔子评论舜为“至孝”,原因很简单,因为舜“五十而慕”(五十岁,还恋慕父母)。

不是说舜到了五十岁还是个恋父恋母狂,而是说他对父母的赤诚真心,可以让他放弃天下,包括一切名利前程。

因为爱是由内而发。

当我们爱一个人,无论是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或亲属,又或是一个陌生人,甚至于爱一样事业,爱一种器物,爱一款美食,这份爱都将摆脱世俗功利之心而存在。

所以孝更应无功利之心



01
由内而发的孝,摒除利害

随着《都挺好》电视剧在各大平台上热播,当代父子关系再掀热度。


在赡养老人一事上,现代人不得不考虑各种利害关系。

随着苏母的去世,“老爸由谁照顾”成为一大难题。子女们纷纷表示,由父亲选择,想去谁家就去谁家。

大儿子想把父亲接到美国养老,但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已经失业,而且父亲还没有绿卡。

父亲只好住在二儿子家,但老二早已从“妈宝”变为“啃老”,为了房产证暴打亲妹妹。

剧中,苏父经常抱怨二儿子对自己“虐待”。

二哥向大哥辩解时,提到妻子得了一万二的奖金,夫妻俩想出去吃顿好的,但终究没能如愿,因为要还钱给父亲。

因为赡养老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家庭危机也在不断升级。

这些矛盾危机无疑围绕在金钱、时间、精力三个方面。

这些东西付出放在谁的身上,值不值得,成为困扰子女的一大难题。

天平的一边是父母年老无用,另一边是子女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为了得到平衡,吃光父母的老本在普通家庭中屡见不鲜。

照顾生养自己的老人,难道一定要计算利害关系?

孝道的衰败,是始于蒙蔽真心。

不是由内而发的爱,即使付出了,也只有抱怨。

孔子以真诚的心而闻名,一次家里的马厩失火,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所损失的财货。

相较之下,《都挺好》剧中父母大半生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身上,可因为父亲忘关煤气,结果却换来儿子的一顿数落。

休谟说:“人性中如果没有独立于道德感的某种产生善良行为的动机,那么任何行为,都不会是善良的。”

杨照教授在讲授《论语》时也提出:重要的不是正确的行为,而是对的感受。

“人类的任何行为,没有真诚的内在感受,就算做了正确的事,仍然不算数。”

只有情感由内而发,方能摒除利害,让孝道成为自然。


02
由内而发的孝,不计得失

高分纪录片《人间世》第七集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当下社会上的“三等公民”。

73岁的付更生患有老年痴呆症,每天的生活只有等吃三餐。

47岁的儿子付刚照顾父亲,母亲累倒了,女儿面临高考,而他自己的心脏也出了问题。

人到中年经常拿来调侃自己的一句话“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还不好”,在这个家庭里变为残酷的现实。

片中,儿子付刚忙碌了一天,晚上坐在酒馆,借着白酒卸下一天的疲惫。

医院里,面对父亲,面对每天都“挺难看的场面”,他对着镜头说:“晚上不睡觉护理,都说孝子难装,装两个月都不容易,没想到还要继续装十年。”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导向。

为人子女,我们往往愿意去照顾一个生病的孩子,再重的病,因为年龄尚小,总能抱持着一份希望。

可一旦轮到父母,这种期待值无疑会下降。

尤其当他们身患重病,即使治疗也只能延缓速度,无法改变结果的时候,付出再多,看似真的“无所得”。

然而,付刚接过了父亲的手,也接下了身为人子的一份责任。当父亲思家心切,走在狭窄黝暗的医院走廊里,付刚安慰父亲说:“前面就是家”。

还有那个为“尘肺”父亲筹钱换肺的儿子廖延龙。

手术是“高投入高风险”,事实是“救与不救,都后悔”,但他选择四处借钱,为了父亲的生命,搏一搏。

换肺不久,父亲因术后感染不治身亡。

纪录片背后,两位儿子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十年的时间,六十万的债务,未来的生活,他们也许要付出更多。

但是,他们从此得为人子——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生物体,成为另一个作为生物体的人的后代,而且还因为兑现了人类的基本价值准则,而跨越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成为了一个作为道德体的人类的儿子。


这就是中国古代强调孝道的根本初衷与意义之所在。

孝——对父母的爱,是人类真诚的,由内而发情感与需求。因此,他不需要回报,因为付出,甚至是有机会付出本身就是回报。

所谓“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过是现代社会里的一句为了维系人类道德底线的言论,儒家是不讲因果回报的。

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这也是人该有的天良,对父母有爱,有生之年,又能够表达,就应该知足。

我想那些真心爱父母,真心尽孝的子女,那些在父母的疾病生死面前仍不肯却步的灵魂,即使日后的生活诸多艰难,也一定能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

只有爱由内而发,才能不计得失,成就无悔的一生。


03
由内而发的孝,源自真心的情感需求

孝道在中国古已有之,虞舜就是真诚践行孝道的典范。

《孟子》讲到一个故事,说舜走到田野上对天哭诉。有人问孟子舜为什么哭呢?孟子说舜哭是因为怨慕他的父母,舜即使得到了天下,但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就跑到田野上哭泣。

而舜的父母一直算计着杀死舜。因此,在一个世俗之人的眼中,舜的孝是无谓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舜从他的父母那里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说有什么回报的话,那也不过是世人的称道而已。因此更有人将舜的孝行嗤为虚伪。

于是,有人打了这样比方问孟子,如果他父亲杀了人的话,舜会怎样做?

是会把他父亲依法处置吗?还是会包庇他?

孟子说:舜会抛弃天子之位,带着父亲逃到海滨,与他一起生活。

对于孟子的这个回答,自古颇有以为得计的小人,认为其实这就是善辩的孟子,在理亏词穷之际做出的诡辩之词。

因为,这个例子恰恰可以证明孝的虚伪,并为此而窃窃生笑。

然而,正如老子所言:“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矣。”

他们大笑之,认为舜的行为不可思议,

恰恰是因为,他们认为一切行为都应当有现实的物质回报才是合理的;

恰恰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忽视自己的真实的情感需求;

恰恰是因为,他们已经忘记了这种作为人类的情感的满足,其实就是人生最根本的需求,人类一切行为最可贵的回报。

得到父母的爱是人最基本,最真实的情感需求。身为君王,不过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就。如果成为了一个君王,却失去了人性,还有什么意义呢?

给父亲治病而背上六十万元的债务,固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但是与让自己始终可以昂首立于人前而心无愧疚,不必因为愧疚而虚伪,由于虚伪而堕落相比,这个代价并不昂贵。

简而言之,六十万换自己一个真实坦荡,不贵。

它对个体而言,不是束缚,而是成就。它将引导人们认清并且守护住那个真实的自己。

就像《论语》中弟子宰我感觉守丧三年时间太长,过于浪费时间。问孔子是不是将这过程改的短一些。孔子说:“汝安则为之”——你如果能够心安,那么就这样做吧。

是的,汝安则为之。

我们奉行孝道,关爱自己的父母,所求的不过是心安而已。这个心安,不是安于世人的评说,而是安于自身真实情感的得以着落。

情真切处,即是心安稳处。

虽然孝道在当下社会已变成了一种道德,但提倡孝道仁心,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人类找回已失落的本心。

就像付刚在面对记忆衰退的父亲时,不忘亲吻父亲的脸颊,廖延龙在父亲去世后,恸哭不已,皆是出于本能本心的流露。

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表达对他们的爱,这不仅仅是为人子女的责任,更是一个人、一个人类之子独享的精神体验。

错过了,何以为人?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