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 | 术】名医诊治癥瘕验案集萃

 山东中医竹林 2019-03-25

陈自明案(选自《续名医类案》)

陈自明治昆陵一贵宦妻,患小便不通,脐腹痛,痛不可忍。众知皆淋治,如八正散之类,俱不得通。陈诊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药不可去。与桃仁煎。更初服至日午,大痛不可忍,遂卧,少顷下血块如拳者数枚,小便如黑豆汁一二升,痛止得愈。此药治病的切,然猛烈大峻,气虚血弱者,宜斟酌之。

桃仁、大黄、朴硝各一两,虻虫半两炒黑,共为末。醋炼丸梧桐子大,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

瞑眩药:即药力峻猛之品,如破血破气,攻逐痰瘀的药物。

下血:此当为阴道出血。

【评按】此案为血瘀癥瘕。病程日久,血积成癥,日以益大,压迫膀胱,而致小便不通,脐腹痛甚,并非淋症之小便异常,故频服利尿通淋之品无效。陈自明诊断准确,辨治确当,急投桃仁煎活血峻剂以消癥通经,行气止痛,积血通下,痛症立减;但考虑病久正衰,又宜缓则治本,扶正祛邪并重,正合古人“衰其大半而止”之意,故再制醋丸久服以收全功。


朱震亨案(选自《名医类案》)

一妇因经水过多,每服涩药,致气痛,胸腹有块十三枚,遇夜痛甚,脉涩而弱。此因涩药致败血不行,用蜀葵根煎汤,再煎参、术、青皮、陈皮、甘草梢、牛膝,入元明粉少许,研桃仁,调热服,二帖连下块二枚,以其病久血耗,不敢顿下,乃去葵根、元明粉服之,块渐消而愈。

涩:止涩,这里指止血药。

【评按】癥瘕是指腹内有结块,并伴有或满、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属妇科杂病之一,临床较为常见。本病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和等引发,常见有气滞、血瘀两型,尤以血瘀为多见。正如《妇人良方大全》指出:“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凝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癥瘕矣。”本案属癥瘕,患者久患月经过多而屡用止血之药,经血虽止,但闭门留寇致经血阻滞胞宫,久则形成癥瘕,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本病血虚为本,瘀滞为标,虚实夹杂。急则治其标攻瘀止痛,以蜀葵根、党参、白术、陈皮、甘草等煎服,并冲服玄明粉、桃仁泥,血活瘀滞渐散,气行癥块遂消,病情告愈。


张从正案(选自《续名医类案》)

刘子华妻,腹中有块如瓢,十八年矣,经断绝,诸法无措。张令一月之内,涌四次,下六次。所去痰约一二桶,其中不化之物,有如葵菜烂鱼肠之状。及积之尽,块反窳如臼,略无少损。至是面有童色,经水既行。若当年少,可以有子。

涌:涌吐,为张从正汗吐下三法之一。

【评按】癥瘕一病,多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结为癥,临床辨证以气滞、血瘀、痰湿和热毒四型多见。本案为痰湿血瘀并病,病程长,病变涉及肝脾肾多脏腑,以致气血不和,虚实夹杂,经闭不行。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倡导汗下吐三法,以“贵流不贵滞”立论,对本案患者施以吐、下之法,祛痰清肠,活血消癥,使病邪祛除而诸症渐失,腹中结块缩小,面有润色,月经畅行。笔者认为,根据本案患者病情,块消之后还宜益气健脾,养血扶正,以攻补兼施,巩固疗效,方能全效而归。

本文摘自杨援朝主编《妇科》,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