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意志与冯老爷

 昵称15ssP 2019-03-25

如今这个时代,卖人设是一件不容易而且风险很大的事情,一不留神人设就稀碎一地。国家的设定也类似。就比如德国,近几年国内的留学中介和移民中介苦心维持的德国铁血、严谨等设定崩得一塌糊涂。

不论是真信这一套的还是拿这一套做生意的都对此深恶痛绝,纷纷施展起自学成才的德国甩锅文化,将德国的崩坏归因于默大妈,所谓的“白左”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但是历史的行程哪里是由几条简单的因素左右的?

虽然德国的国家设定已经崩得稀碎,德国的真正形象也通过互联网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并且不论对这个国家喜欢还是讨厌,她在可预见未来面对巨大的危机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是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梳理德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对我们科学地认识历史的行程以及抉择我们自我奋斗的方向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将通过三篇文章,从第二帝国一直讨论到当代,去给大家分析这一问题,今天是第一篇。

这个问题要从德国的发家致富之路说起。大家耳熟能详,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历经普丹、普奥、普法三场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也许是因为历史课本上篇幅有限,也许是因为历史课外读物的编辑是评书爱好者,总之,几乎所有的历史爱好者在最初接触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燃。

而实事求是地说,这个结果并不像我们中国人理解的那样值得激动,因为第二帝国的实际权力版图其实是这样的:

这是第二帝国的权力版图。外表的光鲜下,内里其实如蜂窝煤一般——全是窟窿,有半数的国土实际上是国中之国。

形成这样的格局是因为德国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历史上德国所在的这片土地地形复杂,相当适合割据,所以这里一度存在数百个小国。而处于欧洲的中心部位,坏处是身处四战之地,好处则是比较容易接触到欧洲最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科技。

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那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断头台来回践踏着冯家人的三观;喜欢下大棋的拿破仑·波拿巴干脆把广阔的德意志大地当做他的棋盘,也算是让冯老爷们对近代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概念。

 拿破仑控制下的莱茵联邦客观上冲击了当地旧的统治秩序

但是相比起来,经济上的冲击才是让冯老爷们抓狂的。尤其进入19世纪,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靠地租吃饭的贵族经济状况越来越拮据,类似清末的八旗子弟。很多贵族靠举债度日,有的因为掏不出嫁妆把女儿送进修道院,有的甚至把祖传封建庄园卖给了理论上不能拥有土地的犹太人。

正所谓狗急跳墙,冯老爷们在揭不开锅的威胁之下,什么“贵族一律不得经商”、“血统比金钱高贵”的传统完全顾不上了。而对于幼稚的、还不能提出符合本阶级叙事的资产阶级来说,将金钱转化为社会地位,进而获得更多的金钱是一个新的课题,而且也并不懂得如何去对抗无产阶级的不满,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很容易亲近贵族老爷们的叙事,加上来自成熟的英法资产阶级的压力,攀附贵族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情况导致了一方面冯老爷们根据自己领地的特点亲自下场经营工商业,另一方面一部分大资本家被吸纳入冯家人的队伍。

这种资本与血统之间的狼狈为奸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首先,由于整个19世纪行政权力由冯家人把持,这种“球员兼裁判”的游戏规则一定程度上能让封建领主们主动解除部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其次贵族拥有的大块土地、房屋可以直接作为资本投入运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谓的“农业改革”中,农奴和领主解除人身依附关系的代价是向领主缴纳相当于当年地租数十倍的金钱,换言之就是农奴自掏腰包把自己无产阶级化,这项收入也成为原始积累的资本来源之一。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用这样的方法发展资本主义是以德意志地区的农民同时受到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为代价的。

当英法相继展开工业革命,煤炭和金属的需求激增,大贵族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自家领地的地下。德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底下却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有大片领地的领主都属于真·家里有矿,使他们迅速成为了飘在这个风口上的猪。在普鲁士西里西亚以及南德的一些地方的采矿、冶金业,如焦炭、和铁、锌的冶炼企业里,贵族出身的企业主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上西里西亚巴勒斯特莱姆(Ballestrem)家族的卡尔·弗朗茨·冯·巴勒斯特莱姆通过新技术扩建了领地上的煤矿矿井。1812年,他开始在家族领地上开采锌矿。在他死后,他的兄弟卡尔·路德维希·冯·巴斯特莱姆扩大的锌矿的开采规模,还引入了蒸汽机为煤矿矿井排水,实现深井采煤。

此时历史的行程也对整个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十分有利——19世纪大部分的时期仍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的余晖当中,英法的工业革命虽然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垄断资本还未形成,英法资本家尚未具备对外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的能力,使得德意志地区容地搭英法的便车之余,不用担心自己成为英法的经济附庸,还攒下了一份宝贵的重工业家底。

家里没矿的冯家人自然也不会闲着,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奢侈品的制造和销售对于冯老爷们来说也是轻车熟路。哪怕是乡村小贵族在这样的风气下,也在他们的庄园内经营磨坊、铁匠铺、面包房等小作坊。

冯家人通过加入资本主义的方式摆脱了吃土的窘境,却亲手创造了一个他们更加无法理解的东西——无产阶级。如果说19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尚可算作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席卷全欧洲的1848年革命则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再一次刷新了冯家人的三观。不论是在巴登和柏林的战斗,还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在愤怒的群众逼迫下向一百八十三名革命烈士脱帽致哀,都证明了有无产阶级参与的社会运动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科西嘉怪人的法兰西大军还要难缠。

作为身体已经被卷入了市场经济,但是脑子还停留在中世纪的统治者,解决不能理解的问题的惯用方法是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对于这时的冯家人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暴力机器镇压人民的反抗。这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诉求,即基于铁路和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更进一步,彻底打破德意志地区的贸易壁垒,推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向了同一个方向——统一。

所以,即使所有的德意志诸侯都明白统一会让他们损失权力,但是在19世纪欧洲革命形势高涨的历史行程中,他们再怎么不乐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选一套统一的方案。

奥地利的大德意志的方案显然不可取。奥地利的软实力相对于各个领主来说太过强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影响力遍布全欧洲,维也纳是中欧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奥地利帝国多民族的性质,对于德意志兰诸侯们来说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鼎盛时期的奥地利帝国,俨然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架子

相比之下普鲁士就好得多。普鲁士数百年奋战在向斯拉夫领地扩张的最前沿,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国主义体系,武德充沛自不必说。在维也纳分赃大会上被当做要饭的打发而得来的北莱茵地区意外地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孕育了鲁尔区这种享誉世界的重工业基地和克虏伯这样史诗级军火巨头,进一步加强了普鲁士的硬实力。加上普鲁士软实力确实不足,被各邦国视为野蛮人,此时的形象俨然是把衣服扯开,一巴掌宽护心毛,胸口还纹着两条带鱼,腰间挂着名叫“鲁尔”和“西里西亚”的两把西瓜刀。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埃森市(Essen)市中心的地标,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铜像

历史的行程已经确定。接下来,普鲁士人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三场战争证明自己是最适合给各个诸侯看场子的人。霍亨索伦家族走上了制霸铜锣湾……啊不,制霸整个德意志大地的路,各路诸侯纷纷把保护费奉上。交了保护费之后的领主们在领地里“马照跑,舞照跳”,领地里原来的政府班子照常开张,巴伐利亚这样的邦国甚至可以拥有独立的军队,甚至可有权向国外派驻大使级外交官。

所以,中国人在看到“第二帝国”这个词的时候容易望文生义,容易理解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帝国。然而按照中文的语境,这个所谓的“帝国”翻译为“德意志第二联合酋长国”显然更为恰当。也就是说,这样的“统一”虽然谈不上失败,但也很难称得上“成功”。

首先,贵族与资产阶级融合的形式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保留了冯家人的封建特权,这使得这一时期德国企业是否存活更多取决于所有者封建特权的多少而非某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工业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企业并存,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德国的垄断组织主要以卡特尔的形式存在,而非像美国那样向托拉斯进化;德国的无产阶级同时受到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国内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到20世纪初,如果德国再不能获得“阳光下的土地”,德国工业就面临毁灭性的打击。与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的直接碰撞,并非源于威廉二世头脑发热罢黜俾斯麦,而仅仅是经济规律使然罢了。

其次,要说一说在这一历史阶段举足轻重但本文没怎么着墨的俾斯麦。毋庸置疑,他在1862年到1871年的一系列内政、外交和军事操作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堪称经典。但是我们仍要注意到,对于包括俾斯麦在内的任何一名容克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封建贵族体系的一部分,现代国家的行政体系中不存在他们的生态位,他们的立场与其他的封建贵族并无二致。从他在埃尔福特议会坚决阻挠德意志统一,到亲手以一种最大限度保留旧秩序的方式 “统一”德国,本质上是德意志大大小小的贵族们心路历程在现实中的投影。他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乡下土财主。

虽然德皇和他的普鲁士军队筑起了一座看似很坚固的堡垒,冯家人和大资本家们觉得自己可以在堡垒里自由的闹腾。但是一旦闹得太过火了,超过了堡垒的承载能力,堡垒就会崩塌,这时候落下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堡垒里的人的催命符。更何况,这座堡垒从设计到建造,每一个环节都不怎么科学。

从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到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的荒谬的士兵们与工人一起在广大的德国西部建立起一个个工兵苏维埃,再到11月9日柏林被愤怒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不过数天时间。已经没用了的霍亨索伦家族也迅速被冯家人,包括它最“忠诚”的仆人——容克地主们抛弃,灰溜溜地逃亡荷兰。“德意志第二联合酋长国”土崩瓦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