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以往认知,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居然是......

 爸爸heli 2019-03-26

颠覆以往认知,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居然是......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人们研究和追求的目标。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引起强烈反响。她的研究成果是:健康与长寿,不是吃出来的,不是运动达到的,而是心态、心理平衡因素决定的。

世界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还与传统的”相背离;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依然健康长寿。但综合起来看,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人要活到80岁就算是长寿之人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健康又长寿呢?伊丽莎白等科学家经过长期采集长寿者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后,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膳食因素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即心态的作用占到了50%。

影响长寿的因素有一半是因为“心理平衡”,这怎么理解?该如何才能做得到呢?

《黄帝内经》有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心情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资深医生有种说法叫“医病先医心”。

这里的“心”说的是心情,指人的各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七种情绪,是人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而六欲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

人是感情动物,是个人都会有七情六欲,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可以调剂的,也即是对七情六欲的控制和平衡。比如,遇到让人愤怒的事情了,要控制一下思绪,适当转移目标及时淡化怒气,否则怒火中烧,就会烧坏肝胆;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了,前途渺茫,忧心如焚,这时要尝试自我解脱,适当来点阿Q精神法,前面的路或许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坎坷;等等。

“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他体内瞬间所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老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哈佛大学曾有一个调查:90%的疾病来自人的内因,来源于人的情绪。大部分癌症病人与父母或其他亲人关系不好,负面情绪过多,抱怨消极情绪在生命中占大多数。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疾病的发病诱因,65%-90%与人的心理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也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如果一个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会令其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甚至被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由此可知,调控自己的“七情六欲”,遇到不如意不能满足的事情,甚至遇到意外挫折或苦难境遇时,将“压力激素”控制在不至伤害自己身体的范围内,或者在短时间内将“压力激素”及时释放,不让其伤害到自己的肌体;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

在控制和释放“压力激素”的同时,将心思转移到令人愉悦的方向,使大脑分泌出足量的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为身心快速度过“危险期”创造条件。

人的身与心<指思维、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益性激素可以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使身心都处于很舒服的良好状态,从而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呈现健康态;健康态的长期延续,就成就为生命的长寿。

那么,一般人怎样做才能促进身心健康,长命百岁呢?

@ 与人相处和睦对长寿很重要。

格鲁吉亚有位农妇活了132岁零91天。在她130岁时,有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积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尤其是朝夕相处的家人间的关系。他们说,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的跟踪调查也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是否融洽;没有关爱,却互相伤害的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酗酒不运动不相上下。

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一项长达25年的“人格与心脏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心胸狭隘、名利心重、敌视情绪强的人,死亡率高达14%;而心胸开阔、助人为乐、性格随和的人,其死亡率仅为2.5%。心脏病的发病率,前者也是后者的5倍。

分析其原因,他说:心眼小、情绪化者人际关系大多不太好,常令其心里充满着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等,致使其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

再则,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际关系有关,“关系处得好”就会收获愉快。

这也说明了,人不只是满足吃饭穿衣睡觉就活得很愉快,就能够长寿;还要满足身心的安全需要,与人融洽的交往需要,被他人尊重有尊严的需要和自我人生目标实现的需要。这些都具备了,人才能生活得幸福,更容易获得健康和长寿。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人有生活目标是保养脑细胞的最佳方法。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勤于思考的人,他的脑血管经常处于活跃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会过早衰退。

科学家还发现,大脑在活跃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等营养元素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这也就是常说的“脑子越用越活”,“不用要生锈”的道理。

在安静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用起脑来,脑内最活跃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青年人。用脑可以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这也证明了很多脑力劳动者,尤其是科学家、学者等年老脑子不老的原因。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再者,医学也早就发现,很多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为何会这样?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会促使你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

如果有目标呢?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会勤于用脑。就如前面讲的,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至过早衰退。

另外,“目标”还可以激发生命活力,战胜疾病。墨西哥一位老人患了癌症,来日无多。但当他的儿子儿媳出车祸去世之后,他的病突然好了,因为老人有了新的生活动机、新的目标,即他得抚养无依无靠的孙子。

还有,目标实现了,会让人非常快乐。诺贝尔奖得主们大多长寿;之所以长寿,有个原因就是,功成名就、获得社会认可,带来了身心的巨大愉悦。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目标”要因人而异,适合自身特点;“目标”不一定要大,阅读写作、唱歌舞蹈、外出旅游等都可以是“目标”。

@“助人为乐”有医疗保健作用。

当年,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享受财富带来的短暂快乐后,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经过深刻反省后,他决定把财富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想方设法救助生活中遭遇困难的人。“给予”和“助人”,在让他收获美誉的同时,心情变得格外轻松愉悦,原本糟糕的健康状况也奇迹般地开始好转。

活到107岁离世的邵逸夫,乐于助人是其高寿的一个原因。多年来,他一共向内陆捐助了34亿港元;他创立的“邵逸夫奖”,基金总额高达50亿港元。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可以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美国有位医学研究员做了个实验:将106名未满20岁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义工组;另一组为义工后备组。

10个星期后,义工组的学生相比后备组,他们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都显著地降低了。

助人为何会产生医疗作用?这是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所浸润,从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使身体获得健康态。

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还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

@“付出友善”会“收获友善”。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介绍了一个女病人的故事。艾丽斯几年前因失恋得了抑郁症,离开东部老家,移居到中西部去生活。中西部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温情。好几次,艾丽斯从停车场出来上车道,尽管车道上排着长长的车队,但总是有人给她让道。这种彬彬有礼、先人后己的行为,让艾丽斯深受感动。时间一久,艾丽斯也养成了给停车场出来的车让道的习惯,她喜欢这种友善的行为,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会给她带来一种无可名状的快乐。一年以后,艾丽斯的抑郁症不治而愈。

研究证明,“付出友善”,哪怕是对别人付出一个微笑,传递一个幽默的表情,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就会增加,这种抗体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

美国有位生命伦理学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回声”的本质:“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的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前面说到,人际关系是影响寿命决定性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古人说过:“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反应,如同人在山间呼喊发出的回声。“你善”,回声则“善”;“你恶”,回声则“恶”。

由此可以明白,有些人人际关系差,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非要挣个你死我活的结果;尤其是与自己关系近的人,比如家人亲人等,本应该互相理解体谅,互相鼓励关爱的,却因为一点小事儿,挣得面红耳赤、恶语相向,搞得鸡飞狗跳、人人难安。

亲人,尤其是家人,朝夕相处,如果没有彼此宽容谅解的氛围,整日争吵不停,打闹不止,且不说不和谐,自己人身心深受其害了,就是让外人知道了也令人不齿;内外关系如何会和谐呢?

长期生活在伤心痛苦的环境中,“压力激素”持续升高,人体各项器官的功能长时间亢奋,“磨损”就成为必然;人怎么会不生病,又如何会健康长寿呢?

总结可知,营造人际间和谐氛围的“付出”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倾听、同情、互助等行为。

为了健康和长寿,记住这些并努力去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