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临摹练习精准就必须先学会读帖,然后熟练掌握书法技法才有可能,二者密不可分。不读帖,不知范字的点画形态位置,不知表现技法,在充分掌握点画形态位置还需要相应的表现技法,心中有腕下无同样不可以,故学习书法要做到心手双畅,心手合一。自的法帖规矩,见原帖规矩,临摹自见精准。那么如何读帖呢,我们知道,通常都基础教材的是将书法的技法循序渐进的设计到教材的范字之中的,并且每个字都在米宫格或其它形式的界格之内,我们基本上可以按图索翼找到点画的具体位置和长短粗细,大小斜正角度。在能够找准点画位置的读帖之前,还有进行一定量的描红临摹练习,对于初学书法的爱好者来说,这样最好,不至于走弯路,一上手就能够做到路子正,步步为实。在就是读帖要独到见其神,当然这时不是初学者所能够掌握的,包括读懂书法中的字势。当然也可以在利用界格的同时,以第一笔画为参照依次找准各个点画的造型,位置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做只是初步做到了胸有成竹,要做到心挥手运,还要读准每一笔画采取的相对应的用笔技法,然后才能落笔临摹,这时候也并不是一下就可以精准临摹下来的,仍然需要经过反复的重复的临摹练习,而且还要不断的参照字帖范字,反复对照检查,直到能够精准熟练的背临下来。
字具体较好的书写性,在选择字帖是最好选择墨迹本字帖,墨迹本字帖,通常情况下,用笔路径和笔意笔碑刻更清晰。如果喜欢碑刻法帖,而又希望临摹实践具有书写性,不是一天半天能够做到的,需要在临摹碑刻的同时,阅读一些墨迹书法作品,从中吸取书写的笔意融入碑刻作品的临摹练习中,不过这也不是初学者就能够做到的。因为这种碑帖结合式的临摹练习,是在具备较好的书法技法功夫以后才能实现的。因为具有一定书写性的书法,多见于墨迹作品,如赵孟頫、董其昌、米芾、文征明、黄道周的墨迹本作品,如果要想在柳公权的楷书中找书写性的笔意就要困难的多。这样说不是之柳公权的楷书不具有书写性,而是由于是刻碑,气韵上缺少那种笔意,掌握不好可能会出现邯郸学步不良情况。

实际上,初学书法,在技法不熟时,不要追求那种书写性,时间长了,书法线条就会形成疲软,绵滑,柔媚无骨的弊病中。在临摹碑刻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之后,技法娴熟,在汲取墨迹作品的书写息怒,更能够使得书法作品内涵丰厚精彩,不至于弱而无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