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医生不是最长寿的人,从钟丽缇喝油排毒事件,谈正确的健康观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19-03-27

近日,钟丽缇喝油排毒的事件,丁香医生第一时间评论了,大意是说排的不是毒,是口袋里的钱。然后这个事,迅速传开了,不少认证为医生和营养师的人,纷纷表达类似观点,甚至有医生说,不光排的是钱,还有智商。

自从权健事件后,丁香医生似乎成了健康领域内的打假专家,收获了大批信徒,很多医生也跟风而动。这些人,平台给他们的权重很高,推荐量很大,再加上带V的医生身份,说起话来格外硬挺,所以影响力特别大。如果他们所说的都是对的,这当然是好事,就怕他们说的未必是对的。


很多人喜欢谈科学,在健康领域内,医生代表着医学这门科学,但从他们对这件事的评论来看,他们并没有兑现严谨的科学精神。没有任何实证,上来就说是骗局,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此外,还有小部分人,太过自以为是。知识欠缺、经验欠缺、眼界狭隘,却又非常自信。似乎自己天然聪明,别人就天然的智商低。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方法对自己的身体好不好,难道自己还不知道吗?钟女士未必懂所谓的专业知识,表达也不太可能很严谨,但自己身体的感觉,她一定是清楚的。一时的感觉,有可能是错觉,但长期的感觉,很难出错。我这样说,并不是我认为喝油能排毒。

喝油能不能排毒,我不知道。在我所掌握的知识里,有一些油可能对身体有好处,比如鱼油、鱼肝油、月见草油、亚麻籽油、琉璃苣油等,但这理论都是别人的,我自己没有试过,所以严谨的态度应该是,我不能贸然说这些油有用,也不能否定说这些无用。

钟丽缇说的喝油排毒,也许有些效果,也许效果很小,也许完全没效,也许不但无效,反而有害。谁知道呢,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你在没有任何验证,也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凭着有限的所谓的专业知识,直接下定论说是骗局,有违科学的严谨精神吧。

专业不专业,是不是骗局,姑且先不说,但无论如何,你不能扯到智商上去。谁的智商,比谁又高多少呢?掌握了一些知识,或者拥有了某种身份,难道就有智商上的优越感?我相信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他们的医术、医理、医德,只要有一项精通的话,就绝不会这么说。

有人说,什么是毒,人体哪里有什么毒?这是钻文字的牛角尖。对于人体来说,毒素、毒垢、废物或垃圾,都可看作是同一个东西。难道你认为,每天大便和小便,就能把身体里的废物,全部排干净了?也许你反感一些人,拿这个做营销的话术,但你不能因此否定,人体内有废物积聚的事实。

排毒的说法,不好听也不严谨,但只要能理解,就没什么问题。毕竟,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达到作家的水平。因为一些表达上的准确度,就说这个事不对,这是只见文字,而没有见到文字背后的东西。文乃质之饰,文字只是本质的修饰和表达,它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医生的平均寿命,并不是所有人群中最长的,这点不但可以从生活中观察到,也有相关的调查数据。印度医师协会有一个调查,印度医生的平均寿命为59岁,而印度普通人的寿命可达到72岁,相差了13岁!你看,医生的平均寿命,不但不是最长的,反而还比较短。

医生掌握着大量的专业知识,还有丰富的治病经验,这两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提升不会下降。此外,医生们有更加充足的医学资源和人脉,认识好医生的概率,比普通人更高,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收入并不低,不存在看不起病的问题。那为何平均寿命短呢,你总不能说医院的病菌多吧,也不能说什么医者不自医,不能说是基因的问题,更不能说是被病人过了病气。

这个问题,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第一,医生是不是更容易生病?第二,医生生病了,是不是更不容易康复?这里要清楚康复的概念,并不是症状没有了,就一定是康复,有可能只是症状被控制住了。

先说第一个,如果医生更容易生病,那多半不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医生的生活习惯,不太可能比普通人差。而可能是医生每天接受到的,都是病痛、苦楚等负面的东西,这些不友好的场景,让身体产生了压力。而这些压力因素,恰好是医生和医疗,在治病过程中忽视掉的部分。

再说第二个。如果第一个是成立的,那意味着,第二个也是成立的。因为医疗模式,并没有治疗压力的药物,长期的身心压力,这个病因不去除,人就不可能完全康复。如果第一个不成立,那么第二个必然是成立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两个都不成立,那如何解释医生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群的短。

也就是说,不管第一个是否成立,第二个问题一定是成立的,医生患病后,确实更难以完全康复。这就很难理解了。如果非要解释的话,也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医生过度的信赖医疗,忽略或放弃了医疗之外的一些模式。为什么这样呢,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医疗之外的模式都是骗局。三分治,七分养,他们受医学专业知识局限,只知治不知养。

说到底,医生们被宠坏了,活在安全的体制内,既是一种保护,也限制了他们。医学、医疗、医生和医院,构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他们很难知道民间是什么样子,民间往往能出高人,是因为他们不局限在一种思维模式里,加上他们本身有天赋,又不断努力。思维模式很重要。治病并非一定用药,尤其是慢性病。整体自然疗法,身心一体疗法,世界范围内太多太多。

说了这些废话,我是想说一个健康观念的问题。问题由你看问题的方式构成,健康问题自然也是一样。你看问题的方式,又受你的立场、知识和经验决定。如果你看问题的方式出错了,那么你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这就是常说的,观念不及格,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强调一下,我没有反对看医生,与此相反,我建议大部分人,生病了就该去看医生。不过有一点,一定要清晰,医生、医疗和医学,不是健康的全部答案。当你遇到了,医学上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时,那只能说明,现有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说明,这个病就真的完全不可治。有此认识,才有接下来的可能。这其中,挖掘身体的潜力,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关键。

(原创:身体自愈研究者,百家号或微信内搜索“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可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