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买了保险,出了条款内的问题就一定能得到理赔吗?不一定。如果是发生在等待期的话,保险公司未必会赔付。 关于等待期,你了解多少?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等待期是什么? 如果有一些人,他们只有当身体出现问题时才去买保险,那保险公司岂不是赔得很惨?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就有了“等待期”概念。 “等待期”通俗地说就是:虽然你买了保险,但不是一出事就能立马给赔的。要等一段时间的等待期过去了,才给你赔。 那么,等待期有多长呢? 不同的保险种类,等待期时间不一样: 寿险、重疾险一般在 90-180 天之间,而医疗险通常都是 30 天。此外,市面上还有一些保险产品是没有等待期的。 等待期内出险,会有什么结果? 1、寿险 如果是疾病身故的话,是无法获得赔偿的,但意外导致的身故不受限制。 2、医疗险 保险公司不赔付,但合同仍然有效。 3、重疾险 不同的产品处理方式差异大,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发生重疾或轻症,保险公司都将解除合同,退还保费或返还现金价值。
罹患轻症,虽无法获得理赔,但合同依然有效。罹患重疾,将解除合同,退还保费。 对投保人来说,这种情况比前一种更有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后续基本很难买到保险。
有的公司产品条款没有确切写明等待期出险合同是否结束。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合同继续有效,但已患的轻症/重疾不承担赔付责任,其余的病种和保障不变。 很明显,这种情况是对投保人最有利的。 最后 对消费者来说,等待期当然越短越好。所以小蜂建议:在购买保险时,尽可能地选择等待期较短的产品。 当然,不能只看等待期这一项,还要综合产品保障、价格、性价比等因素来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