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时光 老裁缝讲述服饰“芳华”

 zzm1008图书馆 2019-03-28

服装,往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人们的衣服从蓝、灰为主到如今的五彩斑斓,从绿军装、中山装到现在各式各样的潮流服装。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的一条小巷子里,有这样一个老裁缝,他叫龙继荣。今年72岁的他见证了上述的一切。如今,这个从业50年的老裁缝仍旧坚守老行当,靠着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块划粉和一个熨斗,穿针引线。从春夏到秋冬,他想将身前的缝纫机一直踩下去。

岁月更迭,不变的是他专注裁缝的心

上世纪70-80年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即使经过裁缝店,路人也不会留下印象。这家裁缝店“藏”在偏僻小巷,面积仅十来平方米。门口摆放的缝纫机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

土黄色上衣,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正是72岁的龙继荣。只见他将衣服放在桌板上,用木尺测量一次便画下一个记号,客人要求是将衣服锁边,这也是现在店里最常接到的生意之一。

缝纫机上,半生时光

回忆起上世纪70-80年代,龙继荣说当时大家穿的多是黑、蓝、灰三色为主的中山装、列宁装,布料也多是卡其布,上世纪70年代末有了“的确良”。“穿上这个布料做的衣服就跟现在穿名牌衣服一样。”龙继荣说。

而当时做衣服是件大事,只有过年了,一家人才会置办新衣。龙继荣说:“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着小了给老二,老二穿了再给老三,大人也会提醒我把孩子的衣服做大些,这样孩子能够多穿几年。”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

“裁缝是个很吃香的职业,引领大街小巷的时尚潮流”

“我算是子承父业了。”龙继荣停下手中的活儿说,“家里都觉得有手艺傍身是不错的,裁缝很吃香。”

传统手艺在他“手心生花”

而上世纪90年代,更是称得上裁缝行业的“黄金年代”,能掌握这门手艺,就意味着可以养家糊口,全家“衣食无忧”。

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西装,这些具有时代潮流印记的服装,龙继荣都会做,加上勤奋好学、不断改进款式,很快就有人慕名上门。

“百货商店有布匹出售,男人来定做西装,女人带着布料和从书上剪下的时装画,要求一模一样照做。”龙继荣说,那时候,人们走在街上,“撞衫”不足为奇。穿一条花裙子上街,回头率可高了,有的人,还会上前问几句“布是从哪里扯的”“裙子在哪家裁缝店做的”……

“用上好的面料缝制一件款式新潮的衣服,在当时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龙继荣回忆说,那个时候,一个好裁缝仅缝制衣服这一项,收入就很可观。

2000年后至今

“裁缝不再是香饽饽,坚守已成风景”

“2000年后到现在,大家买衣服更方便了。”龙继荣一边为刚刚送来衣服的顾客修改裤边,一边说。

“大家开始注意衣服与裤子、鞋袜的颜色搭配的细节了,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龙继荣说,购买的成衣,总有不合身的时候,有人就拿着衣服来找他帮忙改制。改衣服比做衣服还要难,每一个衣服都有自己的特点,这让他裁缝时需要更多地研究成衣的制作工艺,力争让顾客满意。

来光顾裁缝店的基本上都是熟客了

每天早上8点,龙继荣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打开裁缝店,顺手把一条皮尺搭在肩上,这是他50年来养成的习惯了,从黑头发到白头发。

如今,龙继荣接活儿最多的就是裁裤边、缝裤边、改大小、换拉链等。由于年纪越来越大,家人也劝他关掉店铺,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但他不愿意。对于裁缝,他有很深的感情,把它视为了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他说,只要自己身体吃得消,就不会舍下这门老手艺。

想一直把缝纫机踩下去

记者手记:

一双巧手缝补岁月情怀,“有的改行,有的放弃,很多裁缝现在都不做了。”龙继荣拿起一块布料,语调拉长地说。对于这位老人来说,老老少少在过节时争着订做衣物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他却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软尺和剪刀。从最初凭着一腔喜爱当了裁缝,几十年的时光在龙继荣的脸上留下了皱纹,也积淀了他对这个行当的不舍。坐在缝纫机前,龙继荣说:“我老了,也干不了别的,只要还能动就接着把缝纫机踩下去。”

致敬这些坚守老手艺的人,是他们用一双巧手,缝补出了岁月的情怀。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新闻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肖旸 陈相利
重庆学习平台
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