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者取得工伤赔付需走完的法律程序

 护法人 2019-03-28

劳动者取得工伤赔付需走完的法律程序

劳动者发生事故伤害后,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往往工伤赔付的法律程序存在巨大差异,笔者就将可能发生的几种工伤赔付的法律程序向大家做一简单梳理。

一、劳动关系明确,且用人单位参保工伤保险。

在此情况下,受伤害职工的赔付流程较为简单。由用人单位在职工受到事故伤害1个月内,向参保统筹地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或延期,待认定为工伤后,即可申请社保经办机构支付工伤待遇;若需鉴定机构鉴定,则待鉴定等级做出后,即可申请社保经办机构支付工伤待遇。若用人单位未予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害职工方可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自行提起申请工伤认定。待认定为工伤后,经鉴定机构确定工伤等级,即可申请社保经办机构在工伤保险基金中予以赔付自受伤害职工提起申请后的费用,申请之日前的费用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予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该结果不服,则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

二、劳动关系明确,但用人单位未参保工伤保险。

劳动关系明确,但用人单位未按法律规定为劳动者参保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劳动者可在受工伤1年内向统筹地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经鉴定机构鉴定确定工伤等级,由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赔付范围内自行向劳动者赔付。用人单位不予赔付,劳动者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关系不明确,且用人单位也未参保工伤保险。

劳动关系不明确,且用人单位也未参保工伤保险程序较为复杂。发生工伤后劳动者首先应当向劳动人事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确认劳动关系,再向统筹地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之后程序与第二种情形一致。

但在此情形下劳动者有可能遇到万里长征式的赔付法律程序:

1、申请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程序。

2、对仲裁不服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程序(可能包含一审、二审)。

3、劳动关系确认后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程序。

4、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可能包含一审、二审)。

5、进行工伤伤情鉴定及复核。

6、向劳动人事仲裁部门申请工伤赔付仲裁。

7、对劳动仲裁部门的工伤赔付仲裁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可能包含一审、二审)。

8、执行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