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荀子《劝学》的心得 职场青年必读(浮躁的清醒剂)

 盛和书社 2019-03-28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大大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年轻人对自身价值追求的欲望,也大大的超过了以往。大量的应届硕士生、本科生涌向社会,他们怀揣理想,要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改变社会,改变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他们浮躁的心态,使得他们在企业之间跳来跳去,不断抱怨企业不识金镶玉,或是企业的舞台太小,难以施展拳脚。殊不知企业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必有其合理性,作为新入职的年轻人是否能够快速的融入其中,适应其企业文化,找出其生存和发展的内涵,以补充自己的所学,并发挥起作用呢?

今天,在这里向职场的青年才俊们推荐一篇来自2500多年前荀子的《劝学》。下面是我粗浅的理解和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劝学》开篇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巳。(巳:si 终止的意思就是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也是通篇的主题。接着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超越前人、超越自我。

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子,他们怀揣着理想,手握简历,奔走在各企业之间。他们发现现实与的理想却不是那么吻合。即使被应聘也是心有不甘,还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实际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学校所学不过是仅仅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已。我曾见过一些同学,他们到了企业后,才发现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到了企业,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机械的,却不知道企业中的一些普通设备原理,更无法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学计算机的解决不了系统程序上的问题。正如荀子所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其实,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怎么办?

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跂(qi 翘着脚)而望之,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也就说,整天的在那里空想,不如学习一会。翘着脚望远方,不如登上高出看得远。同时,指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也不是生来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不过是通过学习掌握了前人的学习成就而已。

工作上的挫折带来了精神上的失意,加之当下的企业唯利益为重,对年轻人的成长缺乏耐心,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这样又给年轻人带来了情感上的失落。是迫于生活上无奈的坚守,还是修订目标,从头再来?或是反思自我,加强自我的修炼提升自我呢?

荀子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得”。各种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人的荣辱也是依据其自身所为而发生的。这也说明我们之所以解决不了各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所遇到的挫折,皆是自身的能力尚有不足,所引发的结果。这就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提高。故提出了:“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也就是说,此时,做任何决定都要慎重,认清自我,拒绝草率。当然,也不能是“晚上千条路,白天卖豆腐”无所作为的心态。

荀子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来说明,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现在这些有许多已经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又用蚯蚓与螃蟹表明做事要专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的作用。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一个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踏踏实实且有创造性的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能够会有人追崇和欣赏。“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形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荀子说:一个人的学习一定是为了自己而学的,是为了自身的修养、德行而学,不是为了卖弄学问,武装嘴巴而学的。如果是这样就是浅薄的小人而已。

那么我们怎么样做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这也可以说是职业设计吧。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补充哪些知识?

学习,不应该是盲目,要根据自身实际设定目标,有目的的去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其最好的方法就如荀子所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说的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向内心的榜样、身边向良师益友学习,其次是遵从礼法(制度、规矩)。如果既不能向身边的崇拜之人学习,又不遵从相应的规矩,仅仅是读一些杂七杂八的学说、背诵《诗》《书》而已,这样到头来不过是一个半瓶子醋的书呆子而已。现实社会同样如此,一些年轻人仅学一些皮毛,就夸夸奇谈,指点江山,抱怨社会不公。仿佛天底下已经容不下他了。其不过就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的浮躁之人罢了。

最后荀子还告诫人们,“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只有做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的有学识、有定力、头脑清醒对社会有用之人。

以上仅为个人对《劝学》的一些粗浅的理解,与青年才俊们共同分享。

                                                                                     文/钟井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