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与时方对外感病治疗的异同原创: 沧州二院 马培锋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19-03-28

今日上午,84岁的老爷爷陪着81岁的老奶奶来看病,看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服药后有效了。

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原来81岁的老奶奶出汗多一年了,年前感冒以后出现了鼻塞不通,汗出依然。口服中药治疗以后,汗出增多,鼻塞好转,出现了头晕,走路不稳,自觉没有力量,怕冷。

有一天晚上头晕加重,前去看诊,头晕,走路上半身发直,转弯时需要手扶物体,头不能转,否则症状加重,有手抖症状。因为汗出老人怕冷,今冬至今基本不出门(在发病以前,还能在小区跳广场舞呢,基础情况还不错),后来我给用经方调理了三次,临床症状缓解,汗出减少,怕冷减轻,行走时无明显头晕,低头、起床、做饭时仍有头晕不适。

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方与时方治疗汗出、感冒、鼻塞的病例,辨证论治体系不同,选方用药,自然不同。今录简要医案如下,供同道学习。

张某,女,81岁。第一次就诊时间:2019年2月22号,出汗多,已经近一年,近日又出现了鼻塞,恶寒、汗出依旧。在其他的医生处就诊,所以未得到舌脉信息。处方:

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龟甲15克,

龙骨30克,牡蛎30克,地黄15克,

浮小麦12克,麻黄根15克,细辛10克,

麻黄6克,附子10克,辛夷10克,

苍耳子6克。

7付

马培锋简要分析:本方含二至丸、龟甲滋阴,牡蛎散止汗,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老人体弱外感,含苍耳子散治疗鼻炎。

2019年3月8号复诊:服药后鼻塞好转,汗出增多,出现了头晕症状,口腔内有溃疡、咽干。处方:

黄柏10克,龟甲10克,砂仁6克,甘草10克,

肉桂6克 龙骨30克 牡蛎30克 浮小麦15克,

麻黄根15克,蝉蜕10克,牛蒡子15克。

5付

马培锋分析:本方含治疗口疮的封髓丹,治疗汗出的牡蛎散,利咽的牛蒡子、蝉蜕等药。

经方与时方对外感病治疗的异同原创: 沧州二院 马培锋

以下是马培锋接诊后的思路及处方:

2019年3月13号下午头晕加重,至夜间症状不缓解,19:00约我前往到家会诊,查:走路,转身费力,转弯时需扶物体,头不敢动,口干明显,舌淡苔薄黄,脉有力,平卧位头晕无明显加重。冯世纶冯老言:“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因思:“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少阳病主方是小柴胡汤。“气上冲胸、起的头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外感后口干明显(大家临床仔细观察,感冒后很多患者出现口干这一症状),依据胡希恕胡老经验是石膏证,《神农本草经》石膏主“口干、舌焦”。

经方与时方对外感病治疗的异同原创: 沧州二院 马培锋

以小柴胡汤加石膏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生姜10克,

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克,石膏40克,

茯苓15克,桂枝10克,苍术10克(胡希恕胡老经验,除胃内有停饮,其余情况都用苍术)。

3付

2019年3月18号复诊:服药后,上午起来特别轻松,下午17:00左右开始头晕症状出现,汗出略减少,舌脉无特殊。思:经方桂枝汤乃治疗自汗出的有效经方,予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合方。处方:

桂枝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

大枣12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

炙甘草10克

3付。

每次一袋,下午发病前15:00服药

经方与时方对外感病治疗的异同原创: 沧州二院 马培锋

2019年3月22日复诊。服药后汗出明显减少,自觉身上暖和了,头晕有所缓解。诉不愿意吃东西。舌脉无特殊。

思:“默默不欲饮食”乃小柴胡汤证“四大症”之一,经言“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故用小柴胡汤,《金匮要略》中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取用其方。合而成小柴胡汤合泽泻汤。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

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

大枣10克,泽泻20克,

白术10克。

5付

2019年3月27日复诊。服药后困扰半年的怕冷、汗出均消失,进食好转,头晕症状只有在翻身或者在厨房做饭活动头部的时候出现。精神状况明显好转。脉有力,舌淡苔薄黄,舌底瘀紫。思路:桂枝茯苓丸是治疗妊娠瘀血之方,有效(效果优于血府逐瘀汤——胡希恕胡老语,对全身瘀血均有用)平稳,临床瘀血用桂枝茯苓丸,可做为一个有效治疗血症药物,予桂枝茯苓丸和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生姜。处方:

桃仁12克 白芍10克 牡丹皮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茯苓15克 苍术10克

清半夏10克 生姜10克(半夏、生姜可开胃进食)

7付。

继续服药,观察疗效。

走前我送爷爷出诊室,老人说:“方子这么小,效果这么好”。

我说:“我这用的是汉朝张仲景的经方,张仲景的方子就是药少、效果好,我们成立了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张仲景专业委员会,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也落户我院,我正在研究张仲景医学。”愿仲景方,造福更多人!

真可谓是:

经方与时方

体系自不同

识得症状关

用方理亦通

识方证、用经方

效优药少仲景方

经方与时方对外感病治疗的异同原创: 沧州二院 马培锋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

中国农工民主党员

中国卒中学会会员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沧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张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沧州市针灸学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医师承指导老师

沧州市首届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200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中医学术上宗仲景经方医学,下吸取各家精华,对胡希恕、刘渡舟、黄煌、陈慎吾等伤寒大家的学术思想都有研究,针灸学术宗以经络为核心的治疗体系,近半年通过胡希恕的方证医学体系学习应用张仲景医方,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热心仲景医学发展,多次为学生讲解《走进仲景医学》学术讲座。

专业特长:应用经方、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中风、失眠、头痛、癫痫、面瘫、帕金森病、脑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咳嗽、妇科疾病等。

原创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