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源是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服从标准的工作意识淡薄,把大量常规的、例行的工作标准弃之脑后,使已有的管理制度失去制约作用,导致了解决过的问题又重复出现。其次,朗欧企管发现在一些管理者思想上,潜意识地存在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滋长蔓延,使管理者不思进取,工作停滞,因而导致许多“不成问题”的问题反复出现。 一、为什么要“反复抓” ![]() 在一个具备一定规模、业务相对稳定、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里面,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些重要的工作,必须进行反复的强调,不仅要讲清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还要交代做好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在执行中不走样。反复抓,还有一个逐步细化、不断递进的意思,通过反复抓,使有些工作逐步从低级向高级迈进,从小范围向大范围扩展,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提升。 实践也证明: 只有反复抓,企业的各项制度才能得到执行,各项工作事项才能落实; 只有反复抓,才能改变员工的不良习惯,提高大家的职业素养,进而提升员工队伍的职业化能力; 只有反复抓,才能让规定的流程得以固化,并逐步得到优化; 只有反复抓,才能让好的风气逐渐形成,才能打造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 “反复抓”是实现管理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这是我们管理者应该有的认识。 二、为什么要“抓反复” ![]() 反复抓和抓反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反复抓是对工作进行不断地、持续地强调和强化,抓反复是为了解决反复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我们反复的强调,问题得到了解决,工作得到了推进,但是,时间不久,同样的问题又会发生,就需要我们抓反复。抓反复,是实现管理螺旋式上升的必要手段,这也是我们管理者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 抓反复的过程,也是我们管理者反思的过程。需要进行思考的是: 这个问题为什么再次出现? 是人的问题,还是制度的问题? 是管理上有漏洞,还是监管不到位? 是培训教育有差距,还是经济处罚力度不够?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避免以后继续发生?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管理者认真的思考,在抓反复的过程中,改善我们的管理,同时也提高我们管理者的自身能力。 三、如何进行“反复抓、抓反复” ![]() 朗欧企管总结了两个字:稽查。什么是稽查?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稽查、检查,反复查,查反复。 检查是谁的事?检查就是你去检查,是“我”的事。当然这个“我”也落在“你”身上,也落在“他”身上。 凡是交代一个事情,都会落在“我”身上。 比如说,今天20号,你交代一个事情要在24号完成。那么,21号,22号,你要去问一下这个事完成得怎么样? 所以,以后再一谈执行的问题,就要问自己“我检查了吗?我过程跟进了吗?我过程当中帮他解决问题了吗?”。 所以,我们要通过稽查来解决问题。稽查我们都有一些具体的动作,要从具体的动作入手反复查,查反复。反复查,查的是已有的规章制度有没有做。查反复,查的是习惯。 因为企业里面的事情是需要反反复复去做的,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做的。比如,看板需要每个小时需要去填,生产日报是每天要去交的,日计划是每天要去下的,甚至在生产过程当中,每个小时要去检查动作流程卡里面,员工有没有按要求去做。 所以,要通过检查来提高我们的执行率,从而提高我们的执行力。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地做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认真地做好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就是不容易。 我们的稽查体系就是按照这个方式在走,改习惯一定要一点一滴去改。一件一件事情去抓,说实话,企业无大事,真的是人命关天的事,政府都会管。我们企业里面都是小事。 可能你会说我的订单准交率不高、我的货出不出去,我的库存很高啊、我的客户投诉很多、我的退货很严重……这些讲起来都是大问题,但是你一件件把这些事情剖开,都是因为我们在过程当中,一件件小事没做好而造成的。订单准交率不高,你的订单评审做好了吗?你的主计划做好了吗?你各个环节的排查做好了吗?你的日计划做好了吗?生产过程当中的异常你帮忙去解决了吗?…… 所以,首先要知道,稽查是反复的检查,是做好管理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