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49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3-29

第三节  


习点 呕吐为临床常见疾病,应掌握其辨证论治。 同时注意,干呕,嗳气之区别。


考点一: 呕吐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考点击破

1.呕吐的概念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证前人以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多兼见,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呕吐。

2. 呕吐的历史沿革

(1) 《内经》已对呕吐有较详细的论述,在病因病机方面上认为外邪, 火热, 食滞及肝胆气逆犯胃等均可导致呕吐。 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灵枢 · 四时气》篇谓:“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2)《金匮要略》对呕吐脉证治疗阐发甚详, 不仅提出了一些现在仍然行之有效的方剂,认识到呕吐有时又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 此时治疗, 不应止呕。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说:“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 推崇生姜的止呕作用, 指出:“凡呕者, 多食,此是呕家圣药。

(4) · 张景岳将呕吐分为虚实两大类, 景岳全书· 呕吐 : “呕吐一证, 最当详辨虚实者有邪, 去其邪则愈; 虚者无邪, 则全由胃气之虚也, 补其虚则呕吐可止。这一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5)·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泄肝安胃为呕吐治疗提纲,在用药方面强以苦辛为主,以酸佐之”, 治法方药丰富。

考点点拨

此考点出题概率不高,理解《金匮要略》对呕吐的论述即可。

考点二:吐的病因病理

考点击破

1.病因 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

2.病机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于上则出现呕吐位在胃, 与肝脾相关。

 (1)若脾阳素虚, 或饮食所伤, 脾失健运, 饮食难化, 聚湿为痰饮,停蓄于,胃失和降而吐。

(2)若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横逆犯胃,胃气上逆为吐。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外邪,饮食,痰饮,肝气伤胃致呕吐者,为实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致呕吐者,为虚证。虚实可相互转化。

真枪实练

1

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干咽燥,舌红津少,脉细数,病机是

A.胃阴不足,虚中有热

B.气逆痰阻,胃气上逆

C.脾胃阳虚,膈间不利

D.肝气上乘,胃气上冲

E.气不化津,食滞内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胃热不清,耗伤胃阴,以致胃失濡养,气失和降,所以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 似饥而不欲食; 津液不能上承, 因而口燥咽干,舌红津少, 脉细数, 为津液耗伤, 虚中有热之象。辨证当为胃阴不足,虚中有热。

2

呕吐酸水,嗳气频作, 胸胁闷痛,舌苔薄腻,脉弦。其病机是

A.外邪入里化热 

B.胃中蕴热 

C.肝气犯胃 

D.饮食停滞 

E.肝胃郁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因而可见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苔薄腻、脉弦皆为肝气郁结、气机郁滞之象,因此,此证属于呕吐之肝气犯胃证。

3

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A.肝气犯胃,升降失调

B.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C.脾胃亏虚,运化失常

D.饮食不节,食滞不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呕吐病机的掌握情况。 呕吐病位在胃, 其病变脏腑除

胃以外,尚与肝、脾相关。胃气之和降, 有赖于脾气的升清运化以及肝气的疏泄条达, 若脾失健运, 则胃气失和; 肝失疏泄, 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 均可致呕。 由此可见, 无论是肝气犯胃、脾胃亏虚或饮食不节均可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故其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此考点需着重掌握呕吐的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考点三: 呕吐的辨证论治 

考点击破

辨证要点:呕吐一证, 当详辨虚实: 1实证多由外邪、饮食所伤, 发病较急, 病程较短;邪气犯胃, 浊气上逆治以祛邪化浊, 和胃降逆。 2虚证多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 发病缓慢, 病程较;中阳不振,或胃阴不足,失其和降,治以扶正为主,或温中健胃,或滋养胃阴。

治疗原则: 呕吐以和胃降逆止呕为基本治法, 实者重在祛邪, 虚者重在扶正。

分证论治

记忆歌诀

证型口诀:外邪肝气痰饮食, 脾胃阳气胃阴亏。

方药口诀:外邪犯胃藿香散, 半厚左金肝犯胃,小半苓桂痰饮阻,食滞内停保和,脾胃阳虚理中汤,脾胃气虚香砂君,胃阴不足麦门冬。

1. 实证

(1) 外邪犯胃证

临床表现: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疏邪解表, 化浊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如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以辟浊止呕。

(2) 肝气犯胃证

临床表现: 呕吐吞酸, 嗳气频繁, 胸胁闷痛, 舌边红, 苔薄腻, 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提示: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区药院校规《中医内科学》呕吐之肝气犯胃证代表方:四七加减.

(3) 饮内阻证

临床表现:呕吐多为清水,或胃部如囊裹水,不食,头眩心悸,白腻,脉滑

治法: 温中化饮, 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桂术甘汤加减,胸膈烦闷,口苦,心烦不解,舌苔黄腻,痰郁化热,可用黄连温胆汤。

(4) 内停证

临床表现:呕吐酸腐,脘腹,嗳气厌,得食愈,吐后反快,大便溏泻或秘结,苔厚, 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 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如积较多,腹满便秘,可合用小承气汤若胃中积热上冲,已即,口臭而渴,苔黄,脉数者,宜用竹茹汤

2.

(1)胃阳虚证

临床表现:饮食稍有不,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㿠白,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舌质淡,脉濡弱。

治法: 温中健, 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汤加减。若呕吐日久,肝肾俱虚,冲气上逆者可用来复丹镇逆止吐。

(2)胃气虚证

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 难化, 恶心呕吐, 脘部痞闷, 大便不畅,舌苔白滑, 脉象虚弦

治法:益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提示: 第九版教材巳将 胃气虚证' 删除, 可能是认为此证胃阳虚证有重复之处。]

(3)胃阴不足证

临床表现: 呕吐反复发作, 时作干呕, 口燥咽干, 似饥而不欲食, 舌红津少, 脉多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 麦门冬汤加减。

真枪实练

1

饮食停滞之呕吐, 可选用何方治疗

A.保和丸

B.半夏厚朴汤 

C.小承气汤 

D.竹茹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CD. 饮食积滞首选保和丸。如积滞较多, 腹满便秘, 可合用小承气汤以导滞通腑,使浊气下行,则呕吐可止。若由胃中积热上冲,食巳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者,宜用竹茹汤以清胃降逆。

2

患者胃病多年,近日呕吐,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脘闷纳呆,头晕心悸,脉滑,苔白腻,治用何方

A.藿香正气散

B.香砂六君子丸

C.小半夏加茯苓汤

D.小半夏合苓桂术甘汤

E.胃苓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脾不运化,痰饮内停,胃气不降,则脘闷不食,呕吐清水痰涎。水饮上犯,清阳之气不展,故头眩,水气凌心则心悸,苔白腻,脉滑,为痰饮内停之证。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共共奏温化痰饮, 和胃降逆之功。

3

突发呕吐, 伴有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 胸脘满闷, 苔白, 脉濡, 治疗选用

A. 荆防败毒散

B.新加香薷饮

C.藿香正气散 

D.半夏厚朴汤 

E.保和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 外受风寒之邪, 或夏令暑湿秽浊之气, 内扰胃腑, 浊气上逆, 故突然呕吐;

邪束肌表, 营卫失和, 故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 湿浊中阻, 气机不利, 故胸脘满闷, 苔白腻, 脉濡缓, 皆是湿浊蕴阻之证。治当用藿香正气散疏邪解表, 芳香化浊。

4

李某, 患胃病多年, 食后脘腹胀满, 朝食暮吐,吐出宿谷不化, 吐后即觉舒适, 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象细缓无力。治疗宜用

A.理中汤  

B.丁香透膈散 

C.大半夏汤

D. 竹茹汤

E.小半夏加茯苓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辨证当为反胃的脾胃虚寒证,治当用丁香透膈散,温中健脾,降气和胃。

    编辑:小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