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走健身法,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舒适

 kairusky 2019-03-29

今天这篇文章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最为简单方便的运动方法---健走健身法。个人认为,健走的减脂效果不算很出色,主要作用于保健方面。

每天早上凯姐上班,或者傍晚凯姐下班的时候,都会看到有相当多的人群进行走路健身,凯姐身边也有一部同事喜欢这种运动方式。

鉴于受众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凯姐决定写一篇文章,献给有时间“走”又喜欢“走”的你。

01

健走的好处

(1)方便易操作

健走对运动的时间、地点、器械,乃至个人的着装等都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为本身来说动作幅度就不大,穿着舒适即可。

凯姐有一位经常出差的同事就经常在机场做健走运动。因为她没有太多整块的时间可以用来运动,而在机场经常都需要等待,再加上,走路健身的方式不会引来别人怪异的目光。对于相同类的人群来说,健走无疑是上好的运动方式。

(2)预防心脏病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导,一周健走3小时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美国医学学会也肯定,每天健走30分钟,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即使没法每天空出一段时间健走,利用短时间走路累积也可有一定成效。

(3)健走能降血压

人入中年以後,血压多半会上升,但步行可以减少荷尔蒙分泌(因荷尔蒙促使血压上升),因而减少血压上升的机会;其二是步行会增加牛胆酸的分泌,而牛胆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为了安全起见,高血压患者应先跟医师沟通了解身体所能负荷的状况,从散步开始,逐步进展到健走。

(4)预防动脉硬化

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体内血液中的胆固醇与中性脂肪异常增高。血液中胆固醇量过多,会逐渐渗入血管壁,动脉因此变硬变脆变狭窄,血液流通不量,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病变。胆固醇有好HDL、坏LDL之分,好的HDL会把多余胆固醇送往肝脏,预防动脉硬化,持续20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

(5)健走避免脂肪肝

研究人员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6)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平常行走坐卧你总是弯腰驼背?头部重量约占体重十分之一,由颈椎与覆盖颈部到背脊的僧帽肌所支撑,如果驼背或姿势不良,肩胛肌的负担过重,肩膀就容易僵硬酸痛。最有效治疗的方式就是健走,因为健走必须抬头挺胸、双臂大幅摆动、大跨步前进,自然拉直背肌与肩胛肌。

(7)消除压力,帮助睡眠、纾解忧郁

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消除压力,更容易入眠。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常健走,喜欢步行的人都会变得更加自尊、自信与乐观。

02

不是所有的走路都叫健走

首先大家要理解什么是健走?健走不等于饭后散步,饭后散步可以随性地根据自己的心情行走。

而健步走是有一定速度和时间要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步速通常大于6公里/小时,每分钟100-140步,运动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通常训练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把每天走10000步作为运动目标,正常来说,走10000步最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身体情况,制定自己的健走计划,酌情增减,循序渐进。

03

正确的健走姿势

正确的走路姿势可以减少我们身体各个部位不必要的压力和拉力,避免局部疼痛和劳损等问题出现,那怎样的走路姿势才是正确的呢?

(1)  躯干挺直:行走时身体向上挺直,感觉自髋部和躯干中部向上挺,目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收腰。

(2)  上肢:行走时的双臂成90度,双手空握拳,以身体中线为轴,左右手臂向前自然摆动,手臂向前时,手不超过肩,手臂向后时,手不低过腰。

(3)  下肢:走路时,为了缓冲冲击力,应使脚后跟先着地,然后脚后跟抬起,促使脚步的运动从脚的球形结构移到大脚趾。

大脚趾真正踩实之前,不要抬起另一条腿,当摆动一条腿时,支撑身体的腿微区,小腿收紧,脚踝前屈。

走路时,脚尖方向要向前,避免向内或向外。

虽然不是所有的走路都叫健走,但是也没有必要将健走过于专业化,生搬硬套,一定要自己达到教科书上的种种要求。

健走既然作为一种以保健为主的运动方式,就应该按照自己身体的条件,量力而行。

特别是患有心脏病、气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健走时必须特别注意身体状况,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关节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调整运动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