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谈 | 历代男子服装风潮秀

 思明居士 2019-03-30

 (一)连体衣——深衣

如果问最能代表古代汉族传统服饰的服装是哪一件,深衣可谓当之无愧。

深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它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因“被体深邃”而得名深衣,在春秋战国时期很流行。

深衣改变了上衣和下裳分开的形式,将上衣下裳连为一体,成为连体衣,但它和现在的连体衣可不是一回事儿。比如,深衣虽是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但却是分开裁剪再缝合起来的,表达了对祖先“上衣下裳”的尊重。

深衣的上衣用4块面料缝合,象征着四季轮回;下裳裁成了12片,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衣指上衣,裳指下衣。衣裳楚楚指服装整齐漂亮,“衣冠楚楚”便是由此而来,亦是用来形容穿戴整齐、漂亮。同义的有“衣冠济楚”“衣冠齐楚”,反义的有“衣衫褴褛”“不修边幅”。

领方形似矩,两者合起来就是“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深衣上就有所体现。

深衣的背后还有一条缝贯穿上下,垂直如绳,警示穿深衣之人要像绳子一样正直。

深衣的前襟要接长一段,穿着时绕到背后,裹缠在身上就形成了“曲裾”,因此深衣又被称作“曲裾深衣”。这种裁剪缝缀方式被称为“续衽(rèn)钩边”,“衽”就是“衣襟”的意思,也就是衣服的“前片”,而“襟”字出现在“襟怀磊落”“胸襟”等成语中,用来比喻人的胸怀,就是缘于服饰。

在《论语·宪问》中有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孔子在感叹:若无管仲,中原汉人就要和少数民族一样披发并且左扣衣襟了。这句话也说明了在古代,汉族人的穿衣习惯是“右衽”(左边衣襟盖住右边),少数民族则为“左衽”。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清·黄宗羲《深衣考》

意思是说,古人重孝,他们的孝心还体现在衣服的颜色上。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镶带花纹的边;父母健在就镶青边。如果是孤儿,深衣就镶白边。镶边是在袖口、衣襟的侧边和裳的下边,镶边宽各一寸半。

(二)直裾的深衣——襜褕

汉代时,人们的内衣渐趋完善,特别是裤子的发展使得深衣的曲裾成了鸡肋,所以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襜褕便应运而生了。

襜褕其实也是深衣类服装,只不过不再紧紧裹在身上,而是样式宽松的直裾之服。

直裾是指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摆,不需缠裹。

一日谈 | 历代男子服装风潮秀

襜褕

从为数不多的史籍记载来看,直到西汉时,穿襜褕的多为女子,男子穿则被看作失礼。比如前文讲到的汉武帝时的武安侯便是因为在朝会上穿襜褕而丢了爵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但当时的襜褕还是没有占据主流地位。

不过《东观汉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与更始皇帝刘玄正式决裂,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而在此期间,原本在刘玄麾下的将领耿纯见刘玄大势已去,便率领部下两千余人投奔刘秀。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归顺过程中,耿纯及两千部众穿的都是襜褕。可见,在东汉初年,襜褕在官场中已经流行开来,在后来甚至取代了传统的朝服。

《东观汉记》原名《汉记》,是最早的东汉史书,后人之所以称其为《东观汉记》,主要因为这本书撰于皇家藏书处的“东观” 。

(三)古人的防寒服——袍

深衣和襜褕多是单衣,那么在寒冷的冬季,古人穿什么衣服来御寒呢?他们有没有棉衣呢?

据记载,古人在冬天会穿一种纳有絮绵的内衣,最初只穿在里面,外面必定还有罩衣。

后来,人们仿照流行的直裾样式制作袍,成了纳有絮绵的襜褕,不过人们仍称它为袍。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晋时袍服已经取代了深衣和襜褕。

袍,苞也。苞,内衣也。——《释名·释衣服》

絮绵,即丝绵,是蚕丝结成的片或团。在宋元之前,棉花还没有普遍种植,所以在此之前,古人以丝绵填充棉服。棉花最初被称为“木绵”,在普及之前贵于丝绵。

古代的袍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新丝绵作芯的,称为“茧”;另一种是掺了旧丝绵制成的,称为“缊(yùn)袍”。

缊袍通常是贫寒之士的防寒服,在诗文中常有提及,比如《论语·子罕》云:“衣敝缊袍,与衣狐貉(hé)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欤。”因此衍生出成语“缊袍不耻”,意思是身穿破旧寒酸的缊袍而不感到可耻,以此来比喻人穷志不穷。

在汉代时,袍服的袖子十分宽大,甚至垂下形成了圆弧形,这个下垂的袖身被称为“袂(mèi) ”。

《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连衽成帷,举袂成幕”的说法,便是形容袍服衣袂之广。因袂乍一看像是牛下垂的颈项,因此也被称为“牛胡”。袍服虽然有着宽大的袖管,但在袖口处却有明显收敛,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劳动,还有利于保暖。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嘲笑齐国无人而派矮小的晏子当使者。晏子却说:“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春秋·内篇》)意思是说,光齐国国都临淄便有三百闾(二十五家为一闾)人家,大家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这里“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都是形容人多。

(四)魏晋名士穿衣风尚的代表——衫

衫是一种宽袖单衣,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与深衣、襜褕和袍不同的是,最初的衫为对襟样式。

那什么是对襟呢?对襟的特点就是衣领不相交叠,只在胸前合并,垂直而下。对襟的衫在穿着上很方便,可以在胸前系带,也可以不系带,任其敞开,所以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夏季穿着。

隋唐之后,衫并不只限于对襟,也有用大襟圆领的,在款式上更接近于袍,所以又被称为袍衫。

一日谈 | 历代男子服装风潮秀

穿对襟袒胸衫的士人

在我们的印象里,古人严谨守礼,但上图壁画里着衫的人物却袒胸露怀,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儒士纷纷避世,归隐山林,他们不再拘泥于礼法,而是放纵自我,所以对襟的衫便成了名士的必备常服,甚至还形成了一股风尚。

再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竹林七贤,其中有一位嗜酒成性的叫刘伶,有一次他竟然连衣服都不穿就去接待客人,众人指责他太失礼,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以天地为屋,以屋为衣裳,你们为何钻进我的衣服里?”听了这话,众人语塞,他则不以为然地招呼客人,这样前卫的言行举止真是令人咋舌!

(五)清末男子的划时代混搭

清代时,文人儒士们喜欢穿长袍马褂。

长袍是开衩的,通常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庶开两衩,不开衩的长袍被称为“一裹圆”,是平民百姓常穿的衣服。马褂一般来说是立领对襟,用纽扣系住。

官员补褂等正式的袍褂和短马褂的区别在于,袍褂长及膝盖甚至更下的位置,而短马褂只到腰部。将长袍和马褂搭配起来就叫作“长袍马褂”,这是清朝男子最为常见的服装。

进入民国之后,国民政府还把蓝色长袍搭配黑色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黄马褂,款式与普通马褂并无区别,不过因为它的颜色是皇家专用的黄色,所以很是珍贵。皇帝一般不穿黄马褂,而多是赏赐给有功劳的大臣。

除了马褂,清朝男子还喜欢在长袍外搭配一字襟马甲(也称背心、坎肩)。一字襟马甲是一种多纽扣的背心,在前襟横开一襟,钉上七颗纽扣,左右两腋各钉三颗纽扣,加起来一共十三颗纽扣,所以也叫“十三太保”。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长衫就是民国初年男子衣着的代表。

一日谈 | 历代男子服装风潮秀

穿长衫的鲁迅先生

长衫其实就是清代风行的长袍,不过在民国的讲究就少很多了,它既可当礼服又可作便服,外面的马褂可穿可不穿,穿衣的人也不分什么身份贵贱,达官显贵也好,贩夫走卒也好,只要是经济条件允许,想穿就穿。

诚然,正如鲁迅在文章里写的那样,广大劳动者多半还是穿方便利落的短衣。 清朝末期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使中国幽闭的大门在炮火中土崩瓦解,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剪辫易服这种穿着打扮上的变化,正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变革。

在这混乱动荡的年代里,有人穿长袍马褂却没有长辫子了;有人穿西服脑后却拖着辫子;还有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却留着三七分的短发……总之,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更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男子的衣橱,在中西文化合璧的大环境下,自然也呈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状态。

一日谈 | 历代男子服装风潮秀

穿短衣的黄包车车夫

()民国男子的盛装——中山装

中山装是民国时期流行的男子服装,它因创始人为孙中山而得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是它的设计理念。

中山装封闭的衣领寓意着“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身前的四个衣袋表示礼、义、廉、耻;衣服的袋盖是倒置的笔架形,暗含尊重知识分子、以文治国的思想;袖口的三颗纽扣表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后背完整没有缝合,代表着国家和平统一。

一日谈 | 历代男子服装风潮秀

着中山装的孙中山先生

翻看民国时期的老照片,着中山装的男子给人以挺拔、高雅之感。中山装在吸收西装优点的同时,还保留了汉文化元素,既美观大方又便于活动,一度被国际社会评为“影响世界的十大服装之一”。

即便是现在,国家主席等重要领导人在很多场合也喜欢穿中山装,这种中西文化合璧的服装,紧随时代潮流,正体现了一种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华夏精神。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下一期我们来看古代女子的美衣时尚风潮,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哦~

注:本文转改自《中国服饰浅话》,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则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