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古稀老人赵 2020-01-26

在当今的女子服装中,符合东方人审美习惯的有旗袍。旗袍其实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了。有着固定的爱好群体,比如35岁以上有气质有品位的女子,为了衬托自己的气质,衣柜里总会备上一件旗袍。

女子旗袍 图1

对于女性旗袍的探索已经有好多了,比较成熟。而人类的另一半是男性,他们的服装就比较可怜,便是枯燥乏善可陈。在正装中,除了西装还是西装,所以西装已经成为了男人的通勤正装了,不管什么场合一套西装全部搞定。虽然如此,但造型上未免有点单调了。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民国服装 图2

其实在民国时期男子的服装,特别是正装,就像是那个年代的文化,学术,思想一样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一般的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在穿搭造型上中外结合,派生出很多经典的男子服装造型和风格。即便是在隆重场合,礼仪社交,商务活动洽谈等等,都可以穿搭上场。这些男子服装种类就是:长马褂(长衫),中山装,唐装,西装。

一,长袍马褂(长衫The long robe);

女穿旗袍男必穿长衫,这就是绝美的一对儿。因为风格相同,趣味相投,所以长衫是民国期间中国男子的代表性服饰,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是普遍流行的男装造型和款式。

男子长袍 图3

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中国男子流行传统服饰,是以穿长袍+马褂为主,英文叫The long robe。这是最正式的男子穿搭。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帽,活生生的地主装扮。马褂是对襟窄袖,下摆到达腰腹部,前襟有制作5粒钮扣,面料上一般以黑色丝麻棉毛织品,织暗花纹,不作彩色织绣图案。如果不是富贵人家,那么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穿搭中,不再罩马褂而仅仅穿长袍(长衫)为主。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民国正装 图4

民国前期的长衫,不论造型还是款式与清朝的马褂有相当多的不同。长衫颜色是藏蓝色,在版型上一般是大襟右衽,衣长到达脚踝上面,在左右两个侧面的长衫下摆处设计了开衩,尺寸大概1尺的样子,而袖长与马褂齐平。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黑色马褂外套内穿蓝色长袍 图5

所以在民国时期1930年,公布的《服制条例》中正式将“男子礼服”规定为,身穿藏蓝色(深蓝色)长袍、上衣外罩黑色马褂为“国民礼服”。黑马褂织暗花纹,没有任何鲜艳色彩点缀。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服制条例》 图6

“第一条,男子礼服:

一、褂:式如第一图,齐领对襟,长至腹,袖长至手脉,左右及后下端开,质用丝麻棉毛织品,色黑,钮扣五。

二、袍:式如第二图,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踝上二寸,袖与褂袖齐,左右下端开,质用丝麻棉毛织品,色蓝,钮扣六。

三、帽:冬式如第三图之甲,凹顶软胎下沿略形椭圆,质用丝毛织品,色黑。 夏式如第三图之乙,平顶硬胎下沿略形椭圆,质用草帽绠,色白。

四、鞋:质用丝棉毛织品或革,色黑。

民国时期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大多数穿着长衫,出行或者会客等等,都可以显示出男子的修养,含蓄,谦恭、儒雅。长衫对于文人雅士而言,是一种身份,体面的象征。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民国上海大亨杜月笙长衫 图7

除了正式场合外,用做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太拘谨,大多是灰色、深咖啡色、深青,藏蓝,墨绿等等,这几个颜色里选择。面料质地和花色图案也比较单调。 在春秋两季,人们还喜欢穿马甲,以此代替马褂,罩在长衫外面。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马褂内穿长衫 图8

在民国时期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长袍打扮,再正式就是加马褂。而那种上衣下裤的短装因为行动便利,而成为社会下层及劳动人民的装扮。但是长衫(袍褂)不见得只有名流才可以穿着,但是相对于短装而言自然是正式了许多。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胡适穿长袍马褂 图9

在那个年代也开始流行西装,只是在大多数文人雅士眼里,西装太拘谨,而中式的长衫和马褂穿起来更加舒适。林语堂和鲁迅,他们都是留洋归来的人,在外喜欢穿西服,在家就喜欢穿着长衫,理由就是长衫宽松适意。所以那个年代,称为“先生”的大都是穿长衫造型。

当时男子穿搭长袍马褂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配饰搭配,已经成为了一些潮流搭配:

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而中国人也有到海外留学的。学习西方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了当时的社会共识,许多外国潮流物品,新奇物品相继传入中国,服装穿搭上也是如此。

①西式礼帽;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头戴圆礼帽 图10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式礼帽逐渐流传到国内,在民国时期很多文人、有经济实力的人一般会穿长衫戴西式绅士礼帽,在当时来说显得更加时尚和儒雅。这些礼帽有:软呢帽,巴拿马帽,船夫帽等等。

②围巾;

欧洲的围巾诞生于欧洲古典的骑士文化,它是作为一种保暖的物品,更是作为一种骑士穿搭形象和造型上的点缀。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民国围巾 图11

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 中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许多归国留洋人士,外国人等等把许多服装单品带进国内,包括围巾这样的配饰。当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如火如荼的兴盛,紧跟西方潮流,很多高级的羊毛围巾、羊绒围巾等等不断投放市场,成为了上层阶级文人雅士流行的时尚单品。在秋冬季节,男子会穿搭长衫配上围巾,既保暖又美观。

③皮鞋;

古代中国的鞋子都是以手工布鞋为主,民国期间,西方的皮鞋单品也流传进入了中国,成为许多上层人士日常出行的标准配置。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长衫+马褂+皮鞋 图12

长衫+马褂+皮鞋,是当时男士们非常体面的正装搭配,尽显男子们有修养的儒雅,绅士风范。

二,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

中山装的样式大约在20世纪二十年代初基本成型,但是关于它的起源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总结下来,多数与孙中山有关,孙中山在日本留洋过,所以与当时日本的军装有关。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孙中山 7粒扣中山装 图13

因为有孙中山等伟人的“代言”。加上国民政府明令《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制服用中山装。”要求部员职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从而让中山装成为法定的制服。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图14

九小仙告诉你,中山装其实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承袭了中国传统的立领,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实用性。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的既视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通用性,不太挑人。

中山装其基本形制是:领子采取立翻领设计、胸口和腰部共有四个带有笔架形袋盖的贴袋、袋盖上有纽扣, 前门襟有七粒纽扣、袖口设计有三粒扣、背部有腰带和开衩。等等这些与西装和军装都有所不同,腰部口袋宽大也非常实用。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中山装寓意 图15

一件中山装被赋予了许多深刻的含义,如上图,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对襟上的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宪法等等。因为有了这些时代赋予的特殊内涵,受到了非常广泛的推广,同时也在民间风靡流行一时。

中山装一般做工都是比较考究的,在面料选择上也是丰富多彩,面料一般大都选用纯毛华达呢、麦尔登、海军呢、驼丝锦等。这些面料有着共同的优点:质地厚实,手感顺滑,呢面挺括,面料平滑,与中山装带给男人的印象和感觉相得益彰,它们都能使得“中山装”更显得沉稳、肃穆、庄重的感觉。

伟人的中山装 图16

在中山装的色彩特点有很多选择,大家经常看到的有黑色,深蓝色、灰色等等,还有驼色、黑色、军绿色、米白色等等。一般来说在不同场合穿不同色彩的中山装,颜色的选择也不同,使用深色会更加稳重一些,而使用浅色会更加轻松休闲一些。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中山装 图17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男士西装的再次流行,中山装逐渐被人们边缘化了。但许多领导人或者许多中山装爱好者等等,在出席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出镜,因为中山装有着非常民族化的特色,有着独特的东方韵味。

三,唐装(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

唐装,专业人士把它称为“满式唐装”,也就是清朝满族人服装沿袭改良而来的一种中式服装。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长袍马褂是唐装雏形 图18

唐装的“唐”,与唐朝无关,与唐人街的“唐”字一样,其实就是代称中国。唐装的概念是“中国式服装”,它可以追溯到清代马褂为蓝本演绎而来的,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中式服饰。但是它真正的直接源头是民国时期的“改良马褂”(图)。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唐装 图19

这种“唐装”,版型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衣服前面中间立领造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主体上没有任何的接缝,按照平面整体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与传统交领右衽有区别,就像现代服装一样对襟造型;四是盘扣设计,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外国人穿唐装 图20

传统的唐装是从民国时候开始的,流行了几十年,色彩都是藏蓝色,黑色,灰黑色面料,素色为主,到了当今随着时尚的发展,唐装有了质的突破,首先在色彩上有了变化,以大红色,大蓝色为主要表现形式。然后就是图案上以中国元素为多,比如福禄寿为主。

①唐装+西装裤+皮鞋;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唐装配西装裤 图21

唐装其实最主要强调的是上衣的一种“中国风服装造型”,但对于裤子并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搭配起来,大都没有固定形式。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习惯,我们对于穿唐装搭配有以下建议。诸如下衣裤子可以搭配,牛仔裤,休闲裤,西装裤等等,鞋子可以配牛皮鞋,看起来有着中国风又可以非常正式。如上图21,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的唐装造型,就是这样的正装搭配。

四,西装(Business Suit);

西装又称作“西服”、“洋装”。它是一种“舶来服装文化”。由于西方最早进入工业革命,所以到了19世纪末,西方先进的经验,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活方式,包括服装穿搭等等,不断地流入中国。落后的时代促使当时社会上有一种崇洋风气,崇尚更加先进的西方。

在民国时期,男子穿西服已经是一种时髦又体面的行头,不仅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民国男子穿西装 图22

尤其是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新思潮的快速更迭,让人们觉得日常服制的改变是革新的一部分。“西服东渐”已在文人雅士,思维新潮的男人生活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越来越多思想开化的男人加入到移风易俗的潮流中,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曾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的观点。

除了人们在观念上,欧美大量现代工业的纺织面料被倾销到中国,比如呢绒等等,这些面料价廉物美极大地刺激了西服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徐志摩穿西装 图23

在民国时期“西装”因为是洋人服装,它也就成为了一种新潮,时尚的代名词,被大多数中上层人士以及思想开化人士所接受。在中上层的政要、商贾、文人知识分子等等,甚至上班族都会穿着西装。再加上西装本身优秀的特点,让人们更加觉得男人穿西装美观、大方,很有儒雅绅士的感觉。特别是在各种正式场合,出行或者访邻会友等等都比长衫马褂来得更加方便。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男子穿西装戴圆礼帽 图24

民国时期西装的搭配与当今男士西装搭配差不多,放到今天依然时髦并且很实用,男士们直接照搬都能帅出新高度。当时除了有领带,衬衫,皮鞋这几种经典搭配之外,还有民国时期独有的特色搭配。比如怀表,礼帽,手杖等等。

①手杖(文明棍);

手杖又叫文明棍是给人步行提供支撑的实用工具,有木制的,铁艺的,铜质的;手杖图案也丰富,既有镶宝石的,嵌玉的,还有镏金的,又叫“司的克”(stick)。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拿手杖拐棍的男子 图25

旧时西方的绅士平时喜欢拿一根精致的手杖以示风度和身份,与他们笔挺的身姿和西装相映衬,成为西方男子绅士般的招牌形象。民国年间,中国的一些中上流人士跟随西方文化的潮流,也喜欢拿着一根手杖,显示自己身份的与众不同。这条手杖就被民间称为文明棍。

②怀表;

怀表,英文名称是POCKET WATCH,意思就是口袋里的表。它诞生于工业与科技更加先进的欧洲18-19世纪。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中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

穿西装戴怀表的男子 图26

怀表与手表不同,是佩带在胸前、怀里的表。怀表端有一条链子可以固定在身上,可以是装在西装里面口袋里的袖珍型钟表。怀表是一种从西方贸易到东方的舶来品,在民国时期特别受到男士们的欢迎。怀表的精致造型与西装搭配,显得男士特别时尚和帅气。

总结:民国时期是中国从古代进入现代的一个转折时期,当时男子们的服装种类,特别是男子正装比现代更加的丰富多彩,其中以上所述的四大正装造型及搭配,给人展现出不同的格调,和不同的视觉效果,现在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经典和帅气。

参考文献:

《服製條例》民国18年国民政府第264号训令(公元1929年);

《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国民政府训令。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