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枕后肌群

 岸上的鱼juan 2019-03-30

精进专题肌肉篇——枕下肌群

搜狐网

2017-07-09 09:30

书屋理念--精通解剖 精确诊断 精简治疗

(一)概述:

由枕骨下肌形成的三角(除了头后小直肌)叫做枕骨下三角,它围绕着椎动脉。枕骨下三角的肌肉常与颈后部其他肌肉引起常见的头痛,它们也与其他肌肉一同被治疗。实际上,它们的激发点也不可能与覆盖它们上面的肌肉的激发点分开。治疗这些肌肉最好的方法是按压法和伸展法。

(二)相关解剖:

枕下肌群包括四对短小、发育良好的肌肉,即两对直肌和两对斜肌。这些肌肉位于头半棘肌的深侧,作用于枕及寰枢关节,均由枕下神经后支支配。

头后大直肌:呈三角形,起于第二颈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肌腹逐渐增宽,止于枕骨下项线的外侧部。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旋转,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头后小直肌:呈三角形,起于寰椎后结节,肌纤维向上,止于下项线的内侧。其作用使头后仰。

头上斜肌:呈粗柱状,起自寰椎横突,肌纤维斜向内上方,止于下项线上方外侧部。一侧收缩时,使头向对侧旋转,使寰枕关节侧屈;两侧收缩时,使头后仰。

头下斜肌:呈粗柱状,起自第二颈椎棘突,向外上方止于寰椎横突。其作用是使头向同侧旋转,并向同侧侧屈。

(三)功能:

除上述单条肌肉作用外,枕下肌群是使上颈椎后伸的肌肉,主要是控制寰枢关节和寰枕关节并辅助稳定头部。

上颈椎:是指枕骨、第一颈椎、第二颈椎,因其连接之间没有椎间盘结构,且活动方向会与3-7颈椎相反,因此认为他们是上段颈椎。寰枢关节的旋转角度较大,占颈椎旋转50%的功能。因此也可以推测连接到此处结构的肌肉可以影响到颈椎的旋转,例如枕下肌群。

(四)受损原因:

枕下肌群工作可以仰头、转头,并维持头的姿势。也正因如此,当我们长时间低头、保持某一姿势时我们的枕下肌群受到细微的损伤,长此以往,细微损伤积累肌肉紧张僵硬、形成无菌性炎症等,造成症状。

(五)症状:

枕下肌群受损时,病人可能会出现上段颈椎曲度变化、寰枢关节紊乱、肌肉紧张、颈痛、头痛,头的位置控制不好等症状。

(六)枕下肌群触诊:

1.嘱患者仰卧位,术者坐在患者头侧,双手手心朝上置于其头部下面。用手指尖扪及枢椎棘突,向外上方滑动手指至下项线外侧可触及头后大直肌。

2.沿头后大直肌的下项线的附着点向内侧滑动可触及头后小直肌。

3.手指触及乳突后缘,沿上下项线之间向寰椎横突方向可触及一条索状肌肉即头上斜肌。

4.将食指置于寰椎横突和枢椎棘突之间(大多数患者就是位于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以拇指固定其颅骨,并让患者头部抵抗阻力转动,即可触及头下斜肌。

(七)松解方法:

1.松解时,可以根据其起止点位置及上述触诊的方法进行松解。

2.拉伸枕下肌群:在拉伸时,嘱患者腰背挺直,双手放在头顶,然后下巴微收,在手的辅助下低头,手向鼻尖的方向使劲,感觉到枕下肌群有较强的拉伸感,保持15秒,拉伸两次。在这个基础上,头还可以左右旋转,变换角度拉伸到不同角度的肌肉。

长春中医药大学 郭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为提升浏览体验,原网页已由百度进行服务升级,内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