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戴耳机听歌,22岁姑娘听出突发性耳聋

 干活活着 2019-03-31
     医生提醒:突发性耳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改善用耳习惯很重要
  
    22岁的小彭,突然患上了突发性耳聋。
  
    小彭既没有受到耳外伤,也没有先天性耳疾,左耳却突然出现“听不见”的症状,经医生检查,小彭被诊断为患上了突发性耳聋。而长时间熬夜、经常将耳机音量开到最大听歌,是小彭耳朵突然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前一年也难得接诊一个这么年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现在年轻患者却越来越常见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田保悦介绍,由于许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又不注意用耳问题,使得突发性耳聋这种老年人易患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保护听力,应重在预防。”
  
    浏阳日报记者潘雅静
  
    将手机调至最大分贝
  
    听歌致突发性耳聋
  
    今年22岁的小彭大学毕业已有半年了,这半年来,小彭除了工作之外几乎将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投入了考教师编制上,经常熬夜看书学习。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生活环境下,小彭喜欢听歌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且还习惯把耳机的音量调至最大,一听就是两三个小时。
  
    前段时间,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小彭感冒了,好不容易感冒好了,小彭却发现自己突然出现双耳耳鸣的症状,而且左耳的听力变得很弱。小彭以为是压力太大导致的,休息几天便会好,但是症状却越来越严重,每天双耳时而出现蜜蜂般“嗡嗡嗡”的响声,时而出现火车驶过般“哐当哐当”的响声,甚至还有铃声、哨声、嘶嘶声,各种噪音在耳边挥之不去。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3天后,小彭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左耳突发性耳聋。医生唐思思检查了小彭的左耳后,发现她双耳外耳道无红肿及脓性物,鼓膜和鼓室均正常,所有体格检查都没有问题,也排除了患听神经瘤的可能。
  
    这么年轻的患者,又没有先天性耳疾,怎么会患上突发性耳聋呢?唐思思介绍,这和小彭长时间熬夜压力大、用高分贝的音量听音乐有关,再加上前段时间感冒,抵抗力下降,所以导致她出现双耳耳鸣、左耳耳聋的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小彭的听力才有所恢复。
  
    以为耳机坏了右耳听不清
  
    一查是突发性耳聋
  
    今年18岁的小宇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今年开学后,距离6月份的高考只有几个月时间了。开学后,小宇学习起来比以前更认真了,除了上厕所、吃饭,下课的休息时间几乎都在教室里复习,就连晚上熄灯后也要戴上耳机练习英语听力。
  
    前段时间,小宇突然出现耳鸣的症状,还发现自己听英语听力时右耳听到的声音很小。起初小宇以为是耳机出现了问题,但在听课时,小宇发现右耳的听力确实明显下降,听声音时像堵了棉花一样。
  
    小宇怕耽误学习时间,没有去医院就诊。3天后小宇感觉右耳的听力已经非常弱了,才赶紧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右耳突发性耳聋。所幸小宇并没有拖太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宇低频段的听力已经基本恢复。
  
    “这是及时治疗恢复效果好的患者,也有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丧失了听力。”田保悦说,突发性耳聋的症状一般是耳的闭塞感、耳鸣等,还有一部分患者会伴随呕吐、肢体麻木、走路不稳等症状。治疗效果跟患者的年龄、接受治疗时间、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健康调查
  
    突发性耳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现在患突发性耳聋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还有不少是学生。”田保悦介绍,2018年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了11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临床中年轻人听力受损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多数年轻人仍然忽视娱乐性噪声损害,一旦发现,往往情况已经很严重且损害不可逆。
  
    “突发性耳聋常见的病因有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此外,根据临床经验,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也可能是主要诱因。”田保悦解释,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而且生活不规律,喜欢熬夜玩游戏、长时间戴耳机听歌,这很大程度提高了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
  
    不少年轻人有着容易伤耳的不良行为,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私家车里听音乐,由于音量调得很大,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容易损害听力;还有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电话就是十几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频繁地接听电话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害听力的一大原因,还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出现突发性耳聋应该尽早治疗,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赶紧去做耳科检查:如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发现自己把电视的声音开得比平时大;与人交流时,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耳内有振铃感(耳鸣);别人告诉你,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健康贴士
  
    预防听力受损掌握“60-60”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市民不仅要提高对听力损失及预防办法的认识,也要有早期诊断和日常护理的意识。
  
    田保悦建议,预防耳聋、耳鸣,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因为当人情绪激动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预防听力受损应掌握“60-60”方法,这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60分贝,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饮食上,可以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如:海螺、紫菜、虾皮、动物肝脏、瘦肉、芝麻等等,可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流供应,防止听力下降。
  
    此外,还要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
  
    健康数据
  
    全球约有4.66亿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11亿年轻人面临听力受损”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4.66亿人(包括约3400万名儿童)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占全球总人口的5%,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力障碍儿童2-3万人。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中国的听力损失者人数从7400万上升至9600万。
  
    是什么在伤害我们的耳朵呢?世界卫生组织称,目前约半数年轻人(12-35岁)在使用手机等设备听音乐时音量高于安全水平,这也是造成年轻人听力受损的主要因素,而听力损失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保护听力已经是现代年轻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