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锣鼓知识(四)[虎头引子]和[虎尾引子]的打法

 cxag 2019-04-02

[虎头引子]和[虎尾引子]的打法。

    这两种[引子]的结构、念法比上面所谈的[引子]要复杂,锣鼓打法也更显细致。如《草桥关》铫期所念的[虎头引子]:“[大锣归位]终朝边塞,[小锣二锣]镇胡奴。[大锣冒儿头]扫尽蛮夷,[大大]定山河。”其念法和锣鼓打法均自有特点而与一般[引子]不同;最明显的是它把上句“终朝边塞,镇胡奴”分开来,上半句“终朝边塞”是念,下半句“镇胡奴”是吟唱,且尾音要高挑起来,锣鼓则顺势接打一个[大锣冒儿头];下句整个是吟唱形式,在“扫尽蛮夷”后单皮鼓垫[大大]以填气口,最后是“定山河”。这种[虎头引子]的行腔高昂,气势宏大,多为一些升帐、排兵的三军统帅所念,很能凸显人物的身份、气度。此外,也有些少见的情况,如《三堂会审》的王金龙,他虽是袍带文官,但出场所念的也是[虎子引子],不过是以“小锣[引子]”的规格来伴奏的,故可称作“小锣[虎头引子]”:“[小锣归位]为访姣容,[哆哆]亲到洪洞。[哆啰]恩情一旦抛,[哆哆]何日得相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