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致良知”?

 刘飞宏33 2019-04-02

一.

何为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致良知”三个字!

那么什么是致良知呢?

1

何为良知?

要了解致良知,先要了解什么是良知。在阳明心学中,“良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不同。哲学上,“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明白知道的那个能力,称之为“良知”。这里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

2

何为先验?

这里再给大家解释一下先验的意思,先验意味着同“经验”相对,是先于经验的,但为构成经验所不可或缺的。

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由于它是先验的,还没有人的后天的经验意识的参杂和污染,所以它十分纯粹。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这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

3

先验与经验

王阳明心学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并不是否定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恰恰相反,“致良知”,要回归到先验的本性中去,也就是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过度的人欲埋没了天理。

4

去人欲,存天理

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很自然的显现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呈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磨练,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

“去人欲,存天理”,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女之情,合乎人情的,自然的,是美好的,也是合乎天地的。正常的饮食之欲也是允许的,然而,超过正常的过欲之心,就是“人欲”,不仅造成道德实践的问题,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

“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本心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

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二.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那么“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关系是什么呢?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致良知,良知的“致”字,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不断的体现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不断的实践,便是王阳明教学生的核心方法。

有人曾经引用过“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提法,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其实这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念头,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来源:心宇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