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 梁山:八百里浩渺水泊 五百年英雄豪气

 风吟楼 2019-04-02

CCTV-10

2019.4.3  12:41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山东省 梁山篇

梁山篇 预告片

水泊梁山,始于地名水泊,扬名于小说《水浒传》。今天的梁山县,在西汉以前的名字却是“良山”。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因削藩而引发了一场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的胞弟梁孝王刘武与叛军在通往长安城的要隘雎阳拼死坚守,为平息叛乱争取了时间。

梁孝王刘武战功卓著,回到了受封地“良山”后,却因病不治而亡。汉景帝敕建墓碑,安葬了梁孝王。以后,“良山”慢慢地被称为了“梁山”。此后,梁山的行政区划,从西汉到至民国初年,历经多次更迭。

1940年,为了便于开展抗日工作,鲁西行政公署建议在此成立县政府,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定名此地为昆山县。

1949年,昆山县更名为梁山县,并沿用至今。自此,梁山县与水浒文化正式结缘。

八百里浩渺水泊

一部《水浒传》,为无数读者描绘了水泊梁山的奇幻景象。烟波浩渺,芦苇丛生,舟船樯橹,桨声阵阵。梁山在历史上,是否有小说里描述的八百里水泊呢?

1956年4月,考古人员在梁山县宋金河支流内发现了一艘古代木船,这艘船出土的位置紧邻京杭大运河故道。

2013年,位于梁山山南的平原水库破土动工。人们在泥土中发现了一批经年不腐的古莲子,在大约六七百年前被埋入泥炭层。那正是元朝至明朝的阶段。宋朝兖州古地图所示的梁山水泽,终于有了实物佐证。

有史学家认为,梁山县水泊的消失,源于此后的黄河改道南移。

透过这些历史的遗迹,可以想象当年梁山境内,也许是水网如织,莲花成片,帆樯云集,正像《水浒传》故事里描写的梁山水泊的图景。

根植梁山的水浒文化

古典小说《水浒传》,将梁山地貌、风情、民俗定格在了无数人心中。梁山人,早已在心中深深地根植了水浒情结,也把传播水浒文化当作了一种自觉和使命。   

梁山县,有一个好汉艺术团。无冬历夏,30多名艺术团的团员们常年为游客们表演水浒故事,从不懈怠。

除却热爱水浒的好把式,也有把水浒人物制作成工艺品的农家妇女。剪刀上下翻飞之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水浒人物,呼之欲出。

从1993年至2018年,梁山县政府为了弘扬水浒文化,共举办了10届“中国(梁山)水浒文化旅游节”。梁山论剑、消夏晚会、文化论坛,异彩纷呈的各类文体表演,把梁山的文化与发展传递给了到场的中外嘉宾。

由历史到文学,由文学到现实,“水浒”成为了梁山县一个鲜明的文化元素,梁山与《水浒传》已然成为了彼此的寄托。

百年英雄气,传承至今

梁山的独山村,矗立着一块纪念碑。1939年,这里进行过一场惨烈的独山抗日歼灭战,被八路军总部嘉誉为“模范歼灭战”。1939年8月1日,日军第32师团派出精锐步兵大队计400余人,向梁山地区进犯。

戴润生将军回忆录

八路军第115师在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的指挥下,很快投入战斗,梁山地区的群众也在地方党和政府的动员和组织之下参加了战斗。

谭德本 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战士 开国大校

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八路军第115师的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梁山的尊严。

梁山独山抗日歼灭战,不仅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情绪,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开了新局面。

《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成就了名闻天下的水泊梁山,也让梁山县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

智慧的梁山人,依托水浒文化的涵养,全力修复生态、发展旅游经济产业。

一个自然优美,古朴与现代并存的梁山,正在挥笔泼墨,绘制属于自己的英雄曲谱与绚烂图景。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梁山篇》

播出时间:4月3日  12:4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张佳祺 麦馨元(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