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授观点|用商业模式做公益

 李俊鹤馆藏 2019-04-02
朱 睿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市场营销学教授

教授观点

  在中国,公益需要有一个突破,就是如何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人们讲到公益慈善,就认为是非常单纯的;而讲到商业,就认为是暴利的。商业之所以能持久,就是因为企业有利润,只有有利润才能持续下去。

作为来自商学院的教授,研究商业的同时也在研究公益,对于如何做公益,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朱睿

“用户体验才是王道”,这是商业创新的法则。但在公益领域,与这一法则相去甚远。如何做到?

朱睿

  现在很热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体验至上。但在公益界,大家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受助者身上。

  许多公益慈善捐助和项目,更多是满足捐助人的心理,并没有真正考虑受助者的心理感受。公益慈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受助者的感受。受助者的参与度,决定了能否使其在接受帮助后独立起来。

  我一直非常佩服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先生,他有一个观点,大意是公益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受助者,让受助者独立,最终不再需要接受帮助;如果公益最终不能让受助者独立的话,这样的慈善就是有害的。

商学院注重案例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有无典型的案例分享?

朱睿

  用商业模式做公益,联合利华有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在印度,痢疾是一种普遍的疾病,但痢疾很容易预防,只要用肥皂洗手。但印度人没有意识到肥皂的重要性,尤其是偏远的山村。联合利华在全球销售肥皂等清洁用品,他们想把肥皂卖到印度的山村,但是怎么卖?直接宣传?还是赠送肥皂?联合利华没有这么做。

  他们联合当地的小额贷款机构,在偏远的山村找到几十位能歌善舞的家庭主妇,引导她们到小额贷款机构贷款,以此购买联合利华的肥皂,然后到各个村庄出售肥皂,出售时可以加价7%。这些妇女找来亲戚朋友,晚上搭台唱歌跳舞,用印度的方式宣传肥皂,吸引许多当地人来买肥皂。

  这不仅普及了肥皂的作用,让当地人预防痢疾,同时让当地妇女获得收益,小额贷款机构也获得利润。

  其实联合利华完全有能力免费发放肥皂,不在乎这个成本,但也许这是最没有效果的办法。他们采用了一个成本最低的方式,效果却非常好。这就是用商业的模式来做公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