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癌复发背后的真相

 charlie7u4249h 2019-04-03

1

2



所以就有人问:为什么甲状腺癌这么容易复发?怎么样才能避免复发?所以我们今天来谈甲状腺癌的复发,一个大家不希望直面的话题。


是复发?是残留!


上面的病人我是从新闻报道中看到的,没有具体资料所以不方便评价,我就提供几个真实的例子。第一个人在群里很勇于表达自我,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Case 1

2003年摸到侧颈肿大的淋巴结;

第一次手术:局部切除侧颈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

第二次手术:甲状腺全切,没有清扫淋巴结;

第三次手术:同侧侧颈部淋巴清扫;

第四次手术;对侧侧颈淋巴结清扫;

他又做了三次碘治疗,TG一直30多,因为恐惧干脆10年不再复查;

2018年发现咽旁淋巴结和肺部转移,TG依旧30多,上肿表示不能手术,建议靶向治疗;

2019年去东肿第五次手术,病理显示中央区10多个转移灶,咽旁淋巴结转移;

他自我总结到,TG并没有什么作用,每次都监视不到他的复发。


这个病人是真的复发了4次吗?显然是大量残留的病灶从来就没有从他的脖子中消失。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TG一直在很高的位置就预示着大量持续的残留病灶;第二,他前四次手术清扫的侧颈区淋巴结,第五次手术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和咽旁淋巴结。中央区一般是淋巴道转移的第一站,侧颈区是第二站,咽旁是第三站。一般怎么可能肿瘤第一站都没转移就跑到了第二站?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从一开始他就带着大量的病灶在生存,每次手术挖一点,剩下的被发现了就成了复发。你甚至都不知道咽旁淋巴结和肺结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也许一开始就有。


他的情况在过去很普遍,我们国家十年二十年前的那批病人,我见过的每一个都是从一开始就带着大量的病灶在生存,每次挖一点。病人也搞不懂是什么回事,医生也搞不懂是什么回事,所有不规范的手术方式一起上(肿瘤摘除术 次全切 摘葡萄),活多久全靠你的命运。绝大多数时候不是甲状腺癌容易复发,是因为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干净过!


Case2

2017年甲状腺全切手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乳头状癌 8/13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2017年碘131治疗100豪居;

2018年吃药TG一直稳定在0.6;

2019年发现肿瘤同侧四区淋巴结转移,第二次手术侧颈清扫,侧颈淋巴结2/25转移,淋巴结癌灶6毫米;

术后吃药TG小于0.1。


第二个例子可能在目前这个年代可能更常见一些。


他的肿瘤是不是复发?当然不是,如果是真的复发的话他碘后的TG就应该检测不到。那为什么他第二次手术还发现有肿瘤?因为他第一次手术前的彩超没有检测出来四区的转移灶,手术自然给漏掉了。肿瘤在那里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有时候彩超检测出来了,有时候没有检测出来而已。


当然这个例子,第二次手术有没有必要马上进行是一个以后会讨论的话题。

正视残留病灶


所谓甲状腺癌的复发,至少有90%以上的情况其实是持续可见的残留病灶引起的。尽管这是大多数外科医生不愿意承认的,但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我说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

这种残留病灶可以避免吗?

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好的术前检测和手术医生完整的清扫能够大大减低残留病灶的概率。


问题二

这种残留病灶可以完全避免吗?

不能百分之百避免,要根据病情来看,因为有的人的肿瘤转移范围确实超过了正常手术的范围。总的来说,95%的乳头状癌和75%的髓样癌都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避免残留病灶。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5%的病人他的肿瘤有非常大面积的腺外侵犯或是非常大面积的淋巴结转移或是两者皆有。这种时候可能手术做的再好可能都不能避免可见的残留病灶,因而需要系统的评估治疗。


问题三

甲状腺癌有不是残留病灶真正的复发吗?

当然是有的,但是和残留病灶比起来还是少很多很多,不是那么常见。大概有两种复发情况:一种是血液指标上是残留,但是影像学上是复发;一种是血液指标上是复发,影像学也是复发。我下一篇文章会说明哪些情况是真正的复发。


这些真正的复发,髓样癌可能比乳头状癌更常见一些。这是根据肿瘤的活性决定的,长的更快的肿瘤更容易有真正意义上复发。


甲状腺公众号: 温哥华小文青


去教育,让患者自己了解我们的疾病

去参与,让其余患者学习我们的经验

去交流,让社会大众了解我们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