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逻辑——相克相生(辩证)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19-04-03


一、相克相生的概念

易,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概括和抽象。中国文明以对自然的观察、思考为基础,以二分法为手段,建立了简单、自然、客观、辩证的世界观,成为中国文明的理论依据。

百度百科解释说“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引申为“变化”的意思。汉字“易”,上为日,是太阳的符号,下为勿,是万物的简化,易也可以理解为“阳光照耀万物”,是阳光照耀之下,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的抽象表达。《周易.系词传》说“生生之谓易”,中华先哲使用“易”抽象表达“变化”、“生生不息”、缤纷多彩的世界,是最为形象的。

世界是变化的,这是中国文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任何一个事物、概念,都可以二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这是中国文明理解世界的方法。

阴阳的关系是相克相生的(辩证),阴阳相克相生是世界万物生存、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因。这是中国文明对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原因的认识。

自然界在变化,昼夜往复、月圆月亏、寒暑相继、万物生灭等等,中国先哲总结出“易”的世界观:世界是变化的,将任何一个事物、概念分成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克相生,推动世界周而复始的变化。阴阳虽然相互斗争,更根本的在于相互成就,生生不息。

现代哲学使用辩证、对立统一、矛盾来表述这一关系。但是,相克相生更能表达这一关系。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关系,更根本的在于“和”,在于相生。

任何一个事物、概念,都可以使用二分法分成两个方面,即阴阳。阴阳关系是相克相生,具体如下:

首先,阴阳是一个事物、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同等的、共存的,同出而异名,可以一分为二,同时也是合二为一。比如寒暑,一年可以分出寒暑,没有寒暑,就没有必要设定年的概念,既然有年的设定,就有寒暑,正因为有夏天才有冬天,冬天是夏天出现的理由,夏天不是对冬天的否定,夏天已经隐含了冬天的种子。虽然夏热冬冷,人的感受不同,但是对人都是有意义的,夏天不比冬天意义更大。又如生死,对生命而言,没有死亡,就无所谓生命,生即意味着死,死亡是生的必然结果,是对生的肯定,正因为死亡,生命才被赋予意义。

其次,相克相生更在于变化,相克的意义不在于斗争,而在于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第三,相克相生更根本的意义在于相生,在于彼此成就,在于生生不息。

第四,阴阳相互包含,并不分明。一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包含有寒暑的因素,任何一个人同时也包含了善和恶的欲念,没有绝对的分割。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物极必返、福祸相依,是相克相生最通俗不过的表达了。

二、道德经对相克相生(辩证)思想的应用

道德经对中国古代对世界认识进行了全面总结,掌握了易思想的精髓,并在将相克相生的思想在社会治理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思想。道德经从头到尾全面贯彻了相克相生的思想。道德经根据相克相生的逻辑提出的重要思想有无为而治、民本、和平、谦虚、无私、功而弗居、不言之教等思想,成为中国文明的优良品德。

1、有无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是一切问题中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问题。

道德经第一章就对有和无进行了深刻的辩证思考,认为有和无是“同出而异名”的辩证关系,是理解世界的关键,理解了这一辩证关系就可以了解大千世界的玄妙。

道德经提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认识,认为世界来源于“无”,更加强调“无”的重要,建立了中国文明有别于宗教文明的客观的世界观,奠定了中国文明自然、客观、人本的特色,创建了恢弘磅礴的不言之教。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圣人无心”、“无私”、“功而弗居”、“不争”等思想,也正是在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思考上得到的。

2、善恶、美丑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德经将辩证逻辑扩大化应用到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方面,使用辩证的观念认识世界,加深读者对辩证观念的理解和认识,突出相克相生(辩证)广泛性、普遍性。

3、民本

统治者和人民是辩证的关系,道德经因此提出民本的思想。

道德经主要目的是为“圣人”治国提供依据,道德经八十一章的五十多章是写给圣人的,很多章节提及“民”、“百姓”等,民本是道德经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认识。圣人即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在道德经的辩证逻辑中是相克相生的辩证关系,是相互成就、相互依存的。

道德经贯穿了民本思想,比较重要的有: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认为人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提出统治者要以老百姓的需要为目标,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更是说明了统治者的奢侈、浪费、好大喜功是导致被统治者饥饿、反抗、不怕死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道德经的重要目地是为统治者提供行动的理论依据,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但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辩证关系而言,统治者必须保证被统治者的利益,为被统治者服务,戒除过多的税负、奢华和好大喜功(作为)。

民本思想是中国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思想,为中国文化提倡,为各个朝代接受,汉朝初年就采取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唐初李世民常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轻徭薄税、厉行节约。

虽然奢侈、浪费在中国历史上重复发生,但是民本的观念,却是各个历史朝代表面上所一致承认的。

4、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辩证关系,道德经因此提出和平的思想。

道德经提出“不以兵强天下”、“夫兵者,不祥之器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

有人类,就有观念和利益的冲突,就会有战争,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和平和战争是辩证的关系,人类不能避免战争,但,和平是战争的目的和最高境界,否则就是不道,是反人类的。与道德经同时代的孙子兵法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反映了中国文明对于战争、和平的辩证思考。

和平是中国文明辩证思想的必然产物。

宗教文明中,胜利是信仰的原因和结果,如果不能胜利,信仰就没有意义。从西方宗教文明得不到和平的结论。

5、无私

自私和无私、自身和外界是辩证关系,道德经提出大我无我、大私无私、身为天下的思想。

人作为一个个体,必然面临个人和群体关系的处理,必然考虑自身的利益和群体利益,现实社会中往往出现过于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侵害集体利益的情况。人世间很多的矛盾、斗争都是因为人们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所致。

道德经第七章:提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从“无我”的角度,深刻探讨无私和自私、自身和天下辩证关系,提出大我无我、大私无私、身为天下的思想。

自私是人的本性,西方宗教文明中,上帝也是自私的,希望得到世人的信奉,信上帝者,得永生,而不信仰上帝者,下地狱。

道德经是从“无我”的高度和境界看待世界的,除了人类整体福祉,没有私利。这是人类最高的高度、最广的角度。

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的境界也有极大的差别,人们应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境界,家国天下,化小我为大我。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谦虚

在对待荣誉、地位、物质享受方面。道德经辩证地提出谦虚、不争、功而弗居、为而弗持的思想,总体可以称为谦虚。谦虚是中国文明欣赏的品德。

道德经第二章提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客观、自然的世界中,天地万物遵从自然规律运转,昼夜往复、月圆月亏、寒暑相继、万物生灭,一切按照自然规律运转。

老子认为天地有大德:使万物兴盛而不以始祖自居,使万物生长而不占有,全力作为但不掌控,大功告成而不据为己有。这种德是老子最欣赏的德,称之为“玄德”,在道德经中多次重复提及,道德经惜墨如金,仅仅五千言说尽自然和社会至道,但对“玄德”多次强调,可见重要。

相应而言,社会治理也要符合自然规律,统治者必须依靠客观规律进行社会治理,不可胡乱作为。顺应客观规律,社会就会得到全面的治理,这也是客观规律使然,不是统治者自己的原因,统治者不可据为己有,不可以居功自傲、不可以因此掌控人民。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提出了谦虚的观念。居功自傲、抢夺物质和精神利益、荣誉、地位,领导、掌控他人的领导欲是任何人都具有的,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重要人物更是如此。道德经从辩证的逻辑关系,提出不争、功而弗居、为而弗持等观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谦虚是中国人推崇的重要品德。

8、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道德经提出的重要观念,不言怎么教导?。

有宗教信仰和没有宗教信仰是辩证的关系,道德经对这一关系也进行了思考,确定了中国文明世俗、人本的特色,提出不言之教的概念。

很多人认为中国文明没有宗教信仰,的确也是。中国哲人对有无的辩证思考中选择了无,在对宗教的辩证关系思考中,选择了没有。其实中国先哲观察自然,总结世界运转的规律,提出无名天地之始的对世界来源的认识,建立了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坐标、以道德为标准的客观文明系统,是一种更为深刻、科学、符合人类利益的文明。

世界是客观的、自然的,客观世界不以人的利益为转移。任何人都能从观察自然中得到行为标准,也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否则就是不道,就要灭亡,无需多言。所谓得道者昌,逆道者亡。自然规律必然给予奖赏和惩罚,不需要上帝的天堂和地狱。死是生的必然结果,那里有永生?如果对上帝进行辩证的思考,你就会得到恐怖的结论。

从中国自然、客观、辩证、人本的思想体系,得不到宗教的概念。中国的道德文明系统和西方古代宗教的文明系统是辩证的关系。

圣人没有私心,没有想谋取私利、不想得到别人的崇拜、不想开宗立派,功成身退。天地是课堂、自然是准则、道德经是经典。没有庙宇、没有神化,没有天国的诱惑,没有地狱的恐吓,道德观念是天道、是自然的教导、客观的规律,符合人的利益,不需要这些,因此无需宗教。

圣人无为,圣人不言,因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圣人无需作为,无需多言。

2500年来,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道德为中国文明发扬广大,中国文明因道德成为泱泱大国。道法自然得到现代科学、哲学的一致承认,民本思想为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平得到世界的一致接受。这些都只有从道德经找到理论依据。宗教的荒谬已经得到公认,欧洲文明正是在接受中国文明自然、人本的观念之后发展起来的,欧洲现代文明正是对宗教文明的背叛。

可以预见的是,道德经所提倡的客观、自然、道德、民本、和平的观念,将会得到全人类的一致遵从。圣人不言,道德深入人心,圣人不教,世界遵从,这正是道德经追求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中国无需宗教,如果强行和宗教挂钩,中国文明是自然、人本、科学的不言之教。

三、结论

相克相生(辩证)是易重要的逻辑,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逻辑。

虽然很多中国人认为辩证法来自西方,言必称黑格尔。但,西方宗教文明不可能辩证的看待上帝,也不可能得到民本、和平、谦虚、无私的概念,虽然黑格尔提出辩证的观念,但显然是在老子出生2500年之后读了道德经的感悟,但也未领会辩证的精髓和价值。

道德经贯彻相克相生的辩证思维方式,提出“无名天地之始世界观,奠定了中国文明自然、世俗、人本、道德的基调,提出民本、和平、无私、谦虚、功而弗居等思想,这些思想具有内在的密切逻辑关系,是中国文明辩证逻辑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文明代表性思想,是世界文明的必由之路。

中国文明是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课堂、以道德为标准的文明系统,是一种更为深刻、科学、符合人类利益的文明。和以神为中心,以圣经为坐标、以上帝为标准的宗教文明系统有本质的差别。

客观、自然、人本的思想得到了人类一致追随,中华文明系统经久不衰、繁荣昌盛,根本的原因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内在逻辑。

而古代西方宗教文明系统已经崩溃。

圣人不言,人类遵从,不言之教,直达人心。

相克相生是自然的逻辑,道德经因为生克逻辑而成为人类文明的灯塔,不言之教超越一切宗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