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 青歌 来源丨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脂蛋白(a)[Lp(a)],藏在血脂全套里那个眼熟又陌生的指标,你是否欲言又止? 被忽视的冠心病元凶? Lp(a)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Lp(a)水平与人种及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 《循环》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篇有关不同种族人群Lp(a)水平与心肌梗死(MI)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研究纳入来自非洲、中国、阿拉伯、欧洲、拉丁美洲、南亚、中南亚七个种族共12943名首发心梗患者及对照组患者。 图1:文章在《循环》杂志上发表 研究结果揭示,不同人种血浆Lp(a)浓度及大小变异大,非洲人血浆Lp(a)浓度最高(平均27.2 mg/dL),但载脂蛋白(a)[apo(a)]异构体分子最小(24个kringle IV重复结构域),中国人群血浆Lp(a)浓度最低(平均7.8 mg/dL),同时apo(a)异构体最大(28个kringle IV重复结构域);Lp(a)浓度升高(>50mg/dL)与MI风险增高显著相关(OR=1.48),Lp(a)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吸烟、高血压、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等均无关。异构体大小与Lp(a)浓度呈负相关,但对MI风险无显著影响。 另有研究表明一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但Lp(a)明显升高的患者,其冠心病仍不断进展,高Lp(a)血症是ASCVD的残余风险。 无独有偶。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年会公布ODYSSEY OUTCOMES试验结果,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PCSK9)Alirocumab可通过降低Lp(a)水平以减少首次或再发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与LDL-C水平无关。 在校正包括LDL-C变化等变量后,可以观察到Alirocumab可降低血浆Lp(a)水平,Lp(a)降低与心血管风险降低相关,且基线Lp(a)水平越高,获益最大。研究证实降低Lp(a)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基线水平较高的患者,Lp(a)或可成为ACS患者的治疗目标。 比LDL更“强”? Lp(a)>30 mg/dL需要注意了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Lp(a)。 Lp(a)是一类特殊脂蛋白,其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载脂蛋白部分除含有一分子Apo B100外,还含有一分子Apo(a),Lp(a)的主要功能几乎都与Apo(a)存在有关。 Lp(a)主要在肝脏合成后分泌入血,血浆Lp(a)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其合成的速度,而与分解速度无关。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个体差异较大(0-1000mg/L),这种差异主要遗传(LPA基因)决定。 表1:脂蛋白特性和功能一览 Lp(a)可通过促进血栓、炎症和抑制纤溶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在ASCV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相同颗粒数的情况下,Lp(a)比LDL致AS作用更强。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建议Lp(a)水平>50 mg/dL为增高,目前我国临床以血清Lp(a)浓度>30 mg/dL为升高。 不但要降LDL-C, 部分患者也需筛查Lp(a) 目前我国血脂防治指南的ASCVD风险评估模型中并不包括Lp(a)水平和基因型相关的信息。LDL-C或非HDL-C 作为ASCVD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地位仍难以撼动,Lp(a)的作用仍奔波在临床研究的路上。那么回归今日的主题,Lp(a)对临床的意义到底在哪? 前文已论述,Lp(a)是ASCVD(冠心病、脑梗死等)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吸烟、高血压、LDL-C、HDL-C等均无关;血浆Lp(a)的危险性临界水平一般在20-30 mg/dL,如超过30 mg/dL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上升2倍,如同时伴LDL-C上升,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上升5倍,且Lp(a)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早;Lp(a)具有多基因遗传特性,有冠心病家族史者,Lp(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
因而,下列人群有必要筛查Lp(a)浓度:
那么,高Lp(a)血症如何治疗呢?现有报道可降低Lp(a)的药物和疗法主要如下: 烟酸:
抗氧化剂:
鱼油、ω-3脂肪酸:
PCSK9抑制剂:
血浆置换术:
反义治疗:
总 结 高Lp(a)血症是ASCVD独立的危险因素,在疾病风险评估中需关注Lp(a)水平。日前Lp(a)致病机制仍需深入探索,以及还缺少Lp(a)降低作为其主要终点的试验依据。LDL-C仍是调脂治疗重中之重,对于特殊人群,可进一步关注Lp(a)水平,脱离LDL-C空谈降Lp(a)是不可取之举。 参考文献: [1] Guillaume P, Artuela C, Matthew M, et al. Lipoprotein(a) Level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7 Ethnic Groups[J]. Circulation. 2019;139:1472-1482. [2] Lipoprotein(a) Lowering by Alirocumab Contributes to Total Events Reduction Independ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ODYSSEY OUTCOMES Trial. March 18, ACC 2019. [3] 温文慧,匡泽民,王绿娅.关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残余风险:高脂蛋白(a)血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2):92-95. [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16(10):15-35. [5] Catapano AL, Graham I, De Backer G, Wiklund O, et al. 2016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J]. Eur Heart J. 2016, 14;37(39):2999-30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