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七種類型的濾杯均符合學長心目中: 易於上手、有可玩性、有特色,三項濾杯要求 1.HARIO V60:快流速的香氣王者 錐形濾杯經典中的經典,在全世界手沖玩家中有高市佔率 因其密集的長溝槽設計,咖啡粉中的空氣能大量排出 加快濾杯的流速,萃取出鮮明的香酸風味 且螺旋型的溝槽分布,增加咖啡粉與水的接觸路徑 在超快流速中仍能確保足量的風味 喜愛明顯香氣&果酸的人必玩 學長建議: 但學長建議新手不一定要從V60開始玩,因其超快的流速 對於注水的要求相對較高,否則容易風味不足或出現過多的苦雜味 七種類型中,建議當作第二號濾杯,有了基礎玩起來更有把握 2.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設計良好的新式梯形濾杯 相較於舊款流速相當緩慢的梯形濾杯 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的溝槽設計截然不同 一方面溝槽的紋理變明顯 二方面增加了底部排水線上的溝槽,可以支撐濾紙不服貼 使得濾杯的整體流速加快許多,可以做出更多香氣 又因梯形濾杯的排水線設計 適度擋水讓咖啡粉更容易與水接觸,讓萃取更完整 可以說完全發揚了梯形濾杯的良好設計,同時修正了慢流速口感過度厚實的瑕疵 學長建議: 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是學長覺得最適合初學者的第一號濾杯 排水狀況和你的給水大小正相關,能直接加強你對注水和風味的關聯性 因此非常適合想好好學手沖的人,原來風味的呈現可以那麼科學 即使是熟手也很適合藉由這兩個濾杯來檢驗自己的手沖觀念和技巧 3.三洋花瓣濾杯/KINTO OCT八角濾杯:強化甜感的小變速濾杯 這兩個濾杯都是非常新的產品,除了均有非常吸睛的外觀設計 其特殊的溝槽結構導致了:水位到6-7分滿時,流速減緩的變速現象 而且只要維持水位在6-7分滿,適當的流速正好是萃取甜感的好位置 簡易即可做出甜感集中,有支撐力又有特色的討喜咖啡 當然酸甜比例的多寡也可以簡單利用給水大小做出調整,易玩但絕不呆版 學長建議: 變速濾杯對於忙碌沒時間研究的人來說,其實是隨便沖都好喝的優先選擇 但對於想按部就班學好手沖咖啡的人來說,變速需要花點時間來理解 因此建議可以當作第三號或第四號濾杯 基礎穩定了,用來追求特色&搭配豆子打造更多的甜感效果 4.KONO濾杯/客噐客氣六肋濾杯:強化層次的大變速濾杯 KONO是半肋濾杯的代表,客氣六肋可說是和客氣取經的類似結構 溝槽到了上半部完全消失的設計,使得流速在高水位時立即減緩 前後給水的風味就會差異很大,形成強烈的層次對比 對於想練習層次的玩家來說,KONO的結構非常迷人 可以做出V60、梯形…等其他濾杯沒辦法做出的口感震幅 若搭配KONO獨到的點滴法、金澤法使用 就可以做出特色非常強烈的風味,自然比一般濾杯的爽口舒適更有意思 學長建議: 和花瓣濾杯一樣,如果你很忙碌單純想好喝不想研究 其實KONO和客氣六肋的變速結構可以讓你亂沖也好喝 反而對於玩過V60或其他濾杯,但觀念和控水還不到家的人來說 半肋濾杯常常是淹水淹到苦澀的惡夢設計 更不用說點滴和金澤法更是需要多加練習、反覆思考才能良好掌握 KONO濾杯建議可以排在第四號或第五號濾杯 玩起來更有掌握度,不會碰壁碰到頭暈暈 5.客噐客氣切子濾杯/鑽石濾杯:更適合入門&實驗手法的錐形濾杯 菱格紋或鑽石型的凹凸面濾杯壁設計,就是切子濾杯或鑽石濾杯的有趣之處 有別於以上四種濾杯的線性溝槽,切子或鑽石的排氣方向性沒那麼強 因此流速自然稍慢一些,口感就往甘甜厚實的方向前進 但整體排水順暢、流速均勻,可以想像成降速的V60,酸味明顯降低 可以盡情玩手法調整前後段的流速做出變化,效果顯著+易於控制 相較V60的高流速導致難度增加,手法要嫻熟不然容易失敗 學長建議: 若你已經玩V60一段時間,可以把切子&鑽石當第二號濾杯 沖法可以沿用,只需稍加變化即可上手,口感會有明顯的變化 若你還沒玩過任何濾杯,切子&鑽石可以排在梯形濾杯之後&V60之前 中等流速可以讓你習慣錐形濾杯的構造,之後玩V60更快上手 可說切子&鑽石是極為良好的第二號濾杯 6.Kalita波浪濾杯:均勻是基本,微調是功力 Kalita各式濾杯中,學長推薦的兩款就是波佐見燒和波浪濾杯(也稱蛋糕濾杯) 波浪濾杯算是相當新穎的設計,利用濾紙的波浪狀代替一般濾杯的肋骨做出高流速 但底部的平台設計,擋水讓整體流速不至於過快,因此口感均勻 可以說是非常天才的設計,就算是不太會沖煮也很難失敗 習慣使用V60、KONO等風格強烈的人可能會覺得過分均勻有點無聊 但其實在均勻中微調,讓香.酸.甜.口感達到最佳比例才是真正的功力 也是波浪濾杯的最可玩之處:一般人看不出來但一喝驚豔的神奇滋味 學長建議: 學長以前也是喜歡特色鮮明的風味,但喝久才了解精緻的比例實屬難得 更是手沖愛好者必練迎向高手的必經之路,波浪濾杯即是完美練功載體 如果是本來就喜歡均勻口感的建議將波浪當成你的第一號濾杯,你會玩得很開心 如果是喜歡特色強烈的建議將波浪濾杯當作你的第四號或第五號濾杯,追求細膩度 7.聰明濾杯:把止水閥門當作你的武器,增加更多可能性 聰明濾杯和一般濾杯最大的差別就是止水閥門(各品牌的形式不同但邏輯一樣) 可以隨時關上讓你的流速歸零,也可以隨時打開讓流速達到最大,也有可以調整流速的設計 總之可以說不用再遷就濾杯溝槽的排水極限性,更可以將注水的不確定性大量排除 更自由地調整粉和水接觸的時間,但當然擁有自由 變數的組合也變得無遠弗屆,所以其實更考驗使用者對萃取的想像力 不過一但找出自己喜歡的沖煮法,幾乎可以說是穩定度第一名的神器 學長建議: 聰明濾杯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濾杯,更重視止水閥門開關的時間和計算每段的給水量 因此學長就不做特別的排序,算是隨時可以亂入把玩的啟發性器材 為什麼說啟發?因為當你為注水穩定度和溝槽流速煩惱時 用聰明濾杯你會感到自己有點鑽牛角尖,進而去思考更多關於萃取與時間這個核心關鍵 以上就是學長建議的:手沖玩家必玩的七種濾杯 若要做個小結排序,那我就給大家兩個路線吧!! 1.穩扎穩打路線 【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客噐客氣切子濾杯/鑽石濾杯】→【HARIO V60】→【三洋花瓣濾杯/KINTO OCT八角濾杯】→【KONO濾杯/客噐客氣六肋濾杯】→【Kalita波浪濾杯】 【聰明濾杯】隨時亂入 2.風格強烈路線 【HARIO V60】→【客噐客氣切子濾杯/鑽石濾杯】→【三洋花瓣濾杯/KINTO OCT八角濾杯】→【KONO濾杯/客噐客氣六肋濾杯】→【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Kalita波浪濾杯】 【聰明濾杯】隨時亂入 今天的手沖玩家必玩的七種濾杯就聊到這裡囉 各位若有其他喜歡的濾杯,也歡迎和學長一起討論喔~ |
|
来自: Xg8ttu2sfwrbop >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