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药基础知识 三、炮制对药的影响
酒制则升则行,清上焦热、行气血 姜炒则散则温,散寒、温中、止呕 醋炒收殓入肝,防耗散、止痛活血 盐炒下行入肾,清热散结、入肾经 麩炒芳香悦脾,健脾开胃、增食欲 土炒健脾固涩,健脾、止泻、固涩
最常见的就这几种。用黄酒来炒、蒸的话,就具有了升提和行的作用,可以增加活血的情况。比如酒黄芩就偏清上焦热,清肺热。 用姜炒,可以使原来偏寒的药(不寒),比如有一个止呕的药竹茹,它是偏寒的,它可以清热除烦,化痰。对肺热有黄痰效果非常的好,对胃热而呕吐的效果也非常好。对孕妇妊娠前三个月反应特别大,呕吐,竹茹是相对要平和一些的药物,如果孕妇舌红苔黄,效果要优于用半夏。因为它是清热的,清胃热,还可以治疗心烦(芦根也可以清胃热)。如果用姜汁炒竹茹,它的寒性就会被去掉一部分,而它止呕的作用就会增强,生姜本身也是止呕的。如果热不是特别的大,可以用姜竹茹。 醋炒,收敛,但不是那种呆滞的收敛。醋还可以活血,既然可以活血,瘀血散开以后可以止痛。施今墨先生在治肝硬化的时候经常会用柴胡、郁金、香附都是疏肝的吧,然后前面都加了一字“醋”。醋柴胡,醋郁金,醋香附,这算是一组,算是对药。为什么一定要用醋?第一可以直接引经,引药入肝,它的针对性更强。第二,这里的肝硬化和西医的肝是有重叠的地方。是弦脉,或者弦涩脉,就是肝气郁结的脉。加上醋就可以更针对性的入肝。还可以防止耗散,这个是书上说的。止痛,活血,是施今墨医案里面有这种用法。就是有一些肝硬化、肝病的时候,他会这么用,增强了这个止痛活血的作用。肝硬化是因为气滞血瘀了,瘀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腹水。那个水叫血水,就是阴血,血病了以后所产生的水。血瘀了得先理气,必须得从气血治,要理气活血,最后这个水才能下去。单纯的用甘遂这种往下泄水的那种药泻了以后只能暂时缓解,很快就会又上来。这个病确实很难治但也有治好的。 盐炒,用盐炒过以后它就直接入肾了,引药入肾经。比如我们经常吃的中成药,“知柏地黄丸”里的知母和黄柏,用它来解决的是肾经产生的虚热,就得让这两个清热的药入肾才行,所以基本上用它的时候都是盐炒的。盐知母、盐黄柏,这是对药,是入肾的,可以清热散结,帮助加强这种清热散结的作用,帮助引药入肾经。 麩炒,用麦麸去炒中药,比如谷芽麦芽这些东西,像白术苍术经过炒了以后,他会产生一种焦香气,人闻到这种焦香气的时候就已经很想吃东西了,更不要说拿这个东西煎水喝,真的是可以增强食欲的。我那时候胃病就是被这些东西给治好了。 土炒,这个土一般是做炮制的时候用的是灶心土,就是农村烧火的灶台里面的黄土。土炒白术,土白术就可以加强健脾止泻的功能,加强这个固涩的功能。 四、药物的归经
归,是指中药作用的去向。经,则是指我们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例如,龙胆草能归胆经,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归经理论的形成
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 药物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伴随中医理论体系完善而发展 药物自身形、色、气味、禀赋 药物归经这一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 各个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脏腑经络,选择相应归经药物治疗 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依据脏腑经络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相互影响,选择用药 结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选择用药 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用药也必须有温(治寒症)、清(治热症)、补(治虚症)、泻(治实症)等区分。但是发病脏腑经络又是不一致的,如热性病症,又有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在用药治疗时,虽然都需要根据“疗热以寒药”的原则选用性质寒凉的药物,然而还应该考虑脏腑经络的差异,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就是由于它们归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同样原因,对寒症也要进一步分肺寒,脾寒……,虚症要分脾虚、肾虚……,实症要分燥屎里结(大肠实)、痰饮停聚(肺实)……。在治疗上,温肺的药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药物,末必能清肺;补肝的药物,未必能补肾、泻大肠的药,未必能泻肺……,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药物归经的重要意义。 相反,同归一经的药物种类很多,有清、温、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主要能温肺、百合主要补肺虚、葶苈子主要泻肺实……,在其它脏腑经络方面,同样也是如此。 归经是中草药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药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其它还有升降浮沉、补泻等性能,应该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能,才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草药。 【文献摘录】《珍珠襄》:”引经报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