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麒麟雅舍 2019-04-04

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紫砂的世界,了解紫砂文化、爱上紫砂情怀。

我会详细介绍中国历代紫砂壶的风格,以及各类名家大师的代表作。以后也会谈及紫砂矿土材质与炼制和紫砂壶鉴定常用术语。致力于让普通紫砂爱好者系统的学习了解紫砂壶的历史。

如果有想要了解的紫砂方面的知识或历史,欢迎关注评论,留下您宝贵的建议。

金沙寺僧——紫砂壶鼻祖之师

明代初期,宜兴制作的陶器主要是缸、 坛、罐、瓮之类的日用器皿,只有金沙寺的和尚能做紫砂陶茶具。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的“创始篇”里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 搏其细土,加以灌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列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这个和尚没有留下姓名,因而引起后人的追念。吴骞有诗日:“ 金沙泉畔金沙寺,白足禅僧去不还。”这里所说的“白足禅僧”,就是紫砂茗壶的创始人。自从供春学了他的造壶技艺后,始为流传。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紫砂茗壶由日用陶器脱胎而出,并与日用陶分道扬镇,走上艺术化发展道路,约在明正德年间,即由金沙寺僧、供春所开创。在紫砂茗壶的初创期,宜兴陶人开始掌握紫砂泥的特性,能够制成泥片,而且吸收了宜陶缸、瓮、漆器和家具等其他器物的制作工艺,并逐渐形成了“捏塑法”、“打身筒” 和“镶身筒”的基本成型方法,甚至采用了造缸时借用模具辅助挡坯成型,故有“供春更斫木为模”、“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之说。当时的紫砂茗壶大都混于缸瓮陶窑附烧,故多有“飞釉”,和“火疵”等缺陷。

金沙寺僧,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宜兴湖汉金沙寺和尚,过去都不知道他的法名。《中国美术辞典》陶瓷篇的“陶瓷家”栏目里,曾提到供春于正德年间随侍主人到宜兴金沙寺,“向寺僧静智和尚学习炼土制壶技术,久经钻研,技艺纯熟精练,后来以制壶为业....”“静智”是否就是那位金沙寺僧的法名呢?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金沙寺僧

供春——紫砂壶鼻祖

据陶业中人说:“僧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 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然后加上流、把、的、盖,附在窑中烧成,大为人们所喜用”。寺僧所制的作品,在明清两代的茗壶著作里都未见记载。看来寺僧当时所制的壶,只是供-时之用,未必想藉此留名,成壶史的功勋人物,故所制茗壶,既未款署,也不钤章。所以,后世即使遇见他的作品,也无法辨识。寺僧制壶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所制式样,似乎只有圆形的一种,据说尝以指螺纹为标识,而供春则开始在壶上署名。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紫砂壶的制造,从金沙寺僧到供春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这时期紫砂茗壶的传世之作,见于著录但无款识的有三件: 一是披云楼壶,发掘于佗城西郊明家,制作粗朴,四周釉类斑驳,且现竹削纹,盖钮无孔全身现古瓮缸之银光色。其二是味茶庵壶,乃大中之遗物,大中即明正德年间隐居不仕的柳佥,吴人,号安愚,又号味茶居士,室名味茶庵。其三是寒绿堂壶,此壶是彭年旧物,彭年是明代兴州人,字孔嘉,号隆池山樵,以诗词名世。寒绿堂壶后归袁寒云(袁世凯次子),袁逝世后,此壶不知散落何处。以上三壶,正和金沙寺僧、 供春同时,但壶上没有署款,是否出自这两个民间艺人之手,有待进步查考。

供春本是宜兴当地一位读书人吴顾山的书僮。 吴颐山,名仕,字克学,颐山是其号,正德二年解元,正德九年进士。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其时他带了供春借住金沙寺闭门读书,供春看到寺僧制壶,就在服侍吴颐山的闲暇,暗中悄悄学习寺僧制壶之法,取得成功。供春还“斫木为模, 削竹为刃”,创造制壶工具,改进制壶技艺。

供春作品目前存世还有两件:一件树癭壶,今藏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六瓣圆囊壶,今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传说金沙寺僧临终坐化前,曾授供春陶艺秘诀三卷,复授洗手泥半盂,乃平生数十年之所积,泥细密无间,实属世间珍品。供春壶“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供春作品成为后世的楷模,为紫砂茗壶制作的专业化、艺术化奠定基础。

供春壶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树瘿壶 (明)共春

此件自然形体的树瘿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把梢旁有“供春”二字刻款。壶身作扁球形,壶面乍看似老松树皮,泥质呈栗色,凹凸不平,壶把于中段分支作松根状,壶身轻巧,端握舒适,壶嘴及壶把皆由同一团紫砂泥中挖出,谷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造型朴质古拙而不规则,呈现天然妙成之趣,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壶盖止口外缘刻有四十五字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黄宾虹是近代名画家,稚君即宜兴金石家潘稚亮。

此壶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六瓣圆囊壶 (明)供春

此壶原是仿景德镇的明永乐竹节形把壶,壶身分六浅瓣,配以壶盖,壶嘴及壶把皆起筋纹,以应壶身的解纹。壶身分上下两塑造面在壶肩相接。

壶以黝黑紫砂制作,掺以金砂闪点。壶底刻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八字楷书款。当时,江南饮茶之风正盛,文土雅集,品尝佳茗,作对吟诗,故必需雅器,如供春所制的紫砂茗壶更为合用,非一般家庭用器的粗大可比。同时,更展开了文人与陶工的合作,文人为陶工题名款或画梅竹,而陶工便依之刻铭或刻花,所以,这件供春壶上款字书法并非出于供春手笔,该铭文笔法富晋唐贴意,显然是文土仿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笔法,而欧体书法是明代文人所喜爱的。

此壶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四大家”

供春以后的制壶名手有董响赵梁时前元畅,均活动在明嘉靖、隆庆年间,称为“四大家”。董翰,号后谿,所制壶一改寺僧、 供春以来的古拙风格,创制菱花式壶,以文巧著称。赵梁,一作赵良,所制壶多提梁式,以古播朴实见长,传统提梁壶为赵良首创。

时鹏,又作时朋,所制壶以花瓣式最擅长,典雅拙朴,传世有水仙花六瓣方壶,底款“时鹏”楷书款,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元畅,或作元锡、袁锡, 善制花瓣式壶,亦以古拙闻名。四大家制壶风格,以董翰文巧而三家多古拙,如今只有时鹏尚有一件作品传世外, 其余三家均已无作品存世。

明嘉靖、隆庆年间,与四大家同时或稍后,还有一位制壶名手李茂林,名养心,茂林为号。宜兴人,一说江西婺源人。擅制小圆壶,妍媚朴致,世称名玩。因排行第四,故又有“小圆壶李四老官”的雅名。李茂林开创了“以瓦缶装紫砂壶入窑烧造”的技法,改变了原来紫砂茗壶直接入窑烧炼的传统方法。茗壶先装入匣钵,然后再入窑烧炼,就避免了沾染缸坛“飞釉”“釉泪”,提高了紫砂茗壶烧炼的质量,是紫砂壶烧炼技术的重要进步。

李茂林作品现今传世仅见一件菊花八瓣壶,底钤“李茂林造”楷书阳文方印,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菊花八瓣壶 (明)李茂林

“四大家”所制壶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赵梁壶 (明)董翰

此壶似蛋形,高脚、高颈、平盖,桃形钮,三弯流,扁浑提梁,制作秀丽。提梁内刻有:“董翰后豀”, 间钤“董翰”篆文方章。供春以后的制壶名手有董翰、赵梁、时鹏、元畅,均活动在明代嘉靖、隆庆(1522 -1572年)年间,称“四大家”。

董翰,号后谿。所制壶一改金沙寺僧、供春之古拙风格,创制菱花式壶,作品以文巧著称。赵梁,亦作赵良,传说首创提梁壶。

四大名家的作品,流传至今已是风毛麟角,可信度甚微。从该壶推测,明代嘉靖年间宜兴窑场十分繁忙,紫砂壶生产刚刚形成规模。陶人从日用陶的甲泥中挑拣纯净的紫砂泥制坯,从制壶实践中,发现紫砂泥有优良的可塑性,可对制品进行艺术性很高的加工,于是就出现了艺术化紫砂壶,脱离了日用陶器的范畴,开创紫砂壶后来的光辉历程。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僧帽壶 (明)李茂林

壶呈赤褐梨皮色,器身略扁,嘴短而直,把环而小,腹上丰下削,平肩圆足,口内设堰圈,嵌盖,口盖紧密,钮扁而圆,肩上平面周围刻有一圈篆文十六字: “浮霜冷月霁雨霄清流芳润渴止暑消冰。”可旋环倒读均成文。

盖内有朱文“茂林”长方印记。壶底刻有:“万历丁丑子京先生索,文嘉铭。”十二字楷书铭文。万历丁丑是公元1577年,此壶是为子京项墨林特制的,且由文嘉(文徵明之子)在壶底题铭,显得更为名贵。

壶腹下部有八瓣纹饰,或仿莲花,或代表佛。整体重师饮器传统的代表作。李茂林制毒以筋的壶可与供春相娘美。整体造型端庄,气格高古,韵致清绝,为藏家之珍玩,是早期紫砂壶筋纹器传统的代表作。李茂林制壶以筋纹器为主,结合自然形,使其作品古朴中见秀逸,厚实中见变化,时人认为他的壶可与供春媲美。其传世作品仅见二件:菊花八瓣壶与僧帽壶。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菊花八瓣壶 (明)李茂林

此壶材质取紫泥调砂,颗粒隐现。鼓腹,近壶颈则微敛,截盖,观赏壶盖,犹如一朵盛开的秋菊,生机盎然。壶底周边饰有四如意矮足,流、把安排得体、协调,八瓣菊花的线纹分布均匀,等分十六条筋纹线,凹凸相间,棱线延伸到肩、颈、壶盖,对应十分吻合,上下一体,造型工整、严密,形制稳健、优美。壶底印款“李茂林造”四字楷书阳文方印。这是早期紫砂壶筋纹器类型的佳作。

李茂林,名养心,茂林为号,别号李老四,明万历至清顺治五年间宜兴人。一说江西婺源人。李仲芳父,善制小圆壶,妍媚朴致,朴中带艳,上有朱书号记,世称“名玩”。那时名家壶坯都附人缸窑烧造,“ 不免沾缸坛釉泪”,李茂林开始“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即用匣钵封闭起来),从而创新窑具,提高了紫砂壶烧炼质量,使成品匀净美观。这一工艺发明一直沿用至今。

此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紫砂初学者补习班】玩紫砂壶不认识这几个大师的壶就太丢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