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里那些误治的条文……

 中医药方便 2019-04-05
关键词:《伤寒论》;误治

《伤寒论》中有关误治的条文很多,许多方剂原本也是针对误治而设。因此有人说,《伤寒论》是一部救误之书、医医之书。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误治呢?诚然,医生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是客观存在的,但误治、失治却不能尽归于此。

因为疾病是复杂的,当某些症状尚未表现出来,或表现为假象,或多种疾病同时出现并相互影响,或病家隐瞒了某些重要信息时,误诊、误治在所难免。

事实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也未必十治十瘥,重要的是能尽早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通常认为,只有发生了变证或坏病乃至影响生命才叫误治。其实,方与病不相合就是误治,换言之,不中即误治!由此可见,不应当将误治作为评价医师良莠的唯一标准。

经方中有一些特殊条文如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寒实结胸,无热证,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

一个条文后面均有两个方剂“主之”,它们不可能都是错简的。恰恰说明古人对这些条文的用方也拿捏不准,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即造成误治。可见,古人对疾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误治之多也是难免的。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