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①国家铁道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TB10303-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③双线T型桥台图纸。 2、工程概况 ①项目概况 按项目概况说明 ②施工环境 本标位于**,主要以低山、丘陵及谷地为主,部分地段为河流阶地,且有构造盆地存在,地面起伏较大。本施工段位于瑞金市沙洲坝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暖夏热、冬短夏长,秋季因晴天较多,白天日照丰富,夜晚辐射放热快,故日温差全年最大,冬季因多云雨,日温差全年最小。年平均气温19.3°,一月平均气温7.6°,七月平均气温29.5°。年降雨量1400~1800mm,3~6月多雨。无霜期一般有9~10个月,霜期一般在2~3个月之间。本段灾害性气候有暴雨、冰雹、雷暴等,因本段地形变化大,暴雨易成灾,冰害多发生春季3~5月,有时在8、9月也存在,雷暴较多,1~11月均存在,平均有64~88天。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显示,桥址区域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素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相(Q4al+pl)粉质黏土和上更新统卵石土:白垩系中统沙县组(K2S)粉砂岩。 ③、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线间距:4.4m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 限制坡度:赣州至瑞金段6‰,瑞金至龙岩段为双机13‰。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或动车组类型:货机HXD3,客机SS9,动车组CRH1或CRH2。 牵引质量: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双机880m)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采用电力牵引铁路KH-200基本建筑限界及电力牵引铁路KH-200桥隧建筑限界(非双层集装箱限界)。 ④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特大桥0#台~59#墩有2个跨江(河)连续梁施工段,分别为34#~37#墩的(32m+48m+32m)连续梁段和52#~55#墩的(40m+64m+40m)连续梁段。 **(0#台)台高6.5m,台尾里程Dk120+878.240,台前里程Dk120+884.740,设计台身混凝土318.4m³,HPB235钢筋2.16t,HRB335钢筋4.93t。 ④0#桥台主要参数取值 回填高度:H=6m; 埋入原地面深度:H1=0.5m; 线间距:D=4.4m; 台帽宽度:B=10.4m; 垫石顶至轨底高度:h0=3.61m; 托盘高度:h1=0.8m; 实体台身加托盘高度:h2=2.82m; 进人洞高:hr=1.81m. 二、施工方案 1、施工规划 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和工期计划安排,0#台施工在其承台(明挖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模板采用15mm厚木合板,采用5×10cm方木作为竖楞,间距30cm,10×10cm方木作为横楞,间距60cm,用φ16mm对拉螺栓及辅助支撑固定,由于台身高6.5m,考虑到木模安全性及操作性,计划分2次浇筑完毕,第一次浇筑3.32m,第2次全部成形。 2.施工方案 ①测量放样 桥台承台施工完成后,应对台身进行放样,将台身各个角点放出,并用墨线弹出台身轮廓线。 ②桥台承台凿毛 桥台承台施工完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应对桥台承台与台身接触面部分进行凿毛处理,清楚表面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 ③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分2次施工,第一次绑扎至台帽顶部,即台底至台顶高度3.32m,待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剩余钢筋进行绑扎,施工时注意调整钢筋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以及支承垫石钢筋位置不发生偏移。由于桥台高6.5m,因此需搭设脚手架,台顶钢筋在支架上进行绑扎。 钢筋在钢筋加工房按设计图纸集中下料,分型号、规格堆码、编号,平板车运到现场,在桥墩钢筋骨架定位模具上绑扎。 结构主筋接头采用焊接,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进行绑扎。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 台帽钢筋在钢筋车间加工绑扎,成形后用平板车运输至桥台,使用吊机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注意钢筋位置,焊接及绑扎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应注意综合接地系统的焊接,并预留好直径10cm排水孔的位置。 钢筋加工及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mm) 表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如下(mm) 表2.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
④模板制安 采用的木模板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制作采用15mm厚木合板,采用5×10cm方木作为竖楞,间距30cm,10×10cm方木作为横楞,间距60cm,用φ16mm对拉螺栓及辅助支撑固定,相邻木模板采用钉子加10×10cm方木连接。支撑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1.模板支撑形式示意图 立模前要认真清洗模板面,涂刷同种脱模剂,根据测量放线弹出模板线,模板安装完毕后,要检查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垂直度、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自检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准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其垂直度、平面位置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台身周围回填土应进行夯实,必要时铺设垫脚板,斜撑底部一定要牢靠。 桥台内侧模板应注意预留检查爬梯钢筋的预留孔,台帽模板应注意预留吊篮预埋筋的预留孔。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 表3.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⑤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为防止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下降,全部采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汽车泵泵送入模,混凝土由3#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通过搅拌车输送到0#桥台用吊斗装吊入模,分层浇筑,连续进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施工时尽量减少暴露的工作面,防风、防晒、防冻、防雨,浇筑完成后立即抹平进入养护程序。 混凝土由3#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通过搅拌车运输到0#桥台入模;当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m时,悬挂减速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当混凝土浇筑一段时间后,下落高度小于2m时,使用斜槽浇筑。混凝土分层浇注,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与侧板保持5~10cm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欠振或过振,振捣时间控制在10~20s左右,以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宜。 浇注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确保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合格,事先进行试验确认,选择最佳掺入量;拌制好的混凝土尽快运至浇注地点,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合使用。并控制混凝土拌合点与浇注地点的距离;混凝土浇注后,外露面及时压抹,以免出现微细裂缝,为了防止表面失水起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加盖保温材料。 桥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桥台分2次浇筑可降低水化热影响,第一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混凝土达到2.5Mpa时,将泄水孔堵住,往台内侧空间部分注水,注水高度略低于台帽高度,一段时间后将水放掉,继续注入冷水,反复循环。 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15℃时,方可拆模。 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外贴隔水塑料薄膜,不间断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⑥模板拆除及外观修补 由于0#台翼缘板较薄(15cm),因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应遵循“从上至下、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拆模后应立即对台身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部分经行修补。 ⑦台身回填 拆模后应按设计要求对台身进行回填,桥台施工完成后应抽干空心部分积水。 三、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组织施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安全保证体系 ①建立以架子队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设立安全质量保证部,在劳动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管和指导下工作。 ②项目部配安全工程师,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部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各工区、班组设专职安全员。 ③安全保证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架子队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从架子队到班组和操作人员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覆盖到全体作业人员,确保所有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制定安全检查与考核奖罚制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 ④施工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1)必须在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所有机械经检验合格,特殊工种及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桥台背侧相当于基坑深度的宽度范围内严禁弃土。 (4)桥台施工过程中,作好防水和排水工作,严禁桥台内积水 四、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架子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 2、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对工程质量高起点,严格要求,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施工队伍选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从每道工序开始,从分项工程做起,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自始至终把好质量关,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建立质量检查制 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施工过程中质量注意事项 (1)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4)制定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道工序事前交底,中间检查及最后验收环节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有序、可控。 (5)定期组织进行质量专项检查、考核,制度质量奖罚制度。 五、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的方针 应急预案的总方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应急预案的目标 无职工伤亡事故,无基坑失稳、塌坍事故,无涌水事故,无设备、管线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年死亡率控制为0。 工程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副组长: 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严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及时掌握施工的安全质量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