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军事思想与国家危机:明代军事作战思想的隐患

 茂林之家 2019-04-06

一、 军事地理上面临的新威胁:边患与海患

明代最终的军事衰败,不仅体现在自身制度上的残缺和思想的保守落后,在外部环境形势上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内部矛盾突出,农民起义不断;边疆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也时有发生;外部入侵战争也较之前更为频繁,同时新增了海患。

战争几乎贯穿整个明代历史,此起彼伏,尤其明朝中后期,旷日持久的战争几乎拖跨了整个国家。由于统治者内部的权利斗争,明朝建立不久,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夺其侄儿朱允炆之位。明宣宗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因多次谋太子之位不成,起兵反叛,最终被明廷平叛绞杀。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更是层出不穷。洪武元年,虽然明朝立国,但北元蒙古的威胁并未解除,朱元璋分别于洪武三年、洪武五年、洪武二十一年三次派大军远征蒙古,解除边患;永乐时,共派兵六次出征漠北,其中朱棣五次亲征。宣德时,兀良哈不断骚扰北部边境,明廷组织军队进行了有效反击。明英宗正统时,北方边患更为严峻,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俘虏,首都形势告急,在于谦主持北京保卫战后才逐步解除威胁。

在南方,云南土司思任发生叛乱,明廷先后两次出兵平叛,并造成大量伤亡。景泰时,鞑靼经常骚扰边境,又成了北部不稳定的因素。嘉靖时,鞑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陈兵北境,烧杀抢掠,边患危机不断。万历时,少数民族隐患全面爆发,南方土司杨应龙发动播州之乱、宁夏哱拜发生叛乱,明廷虽然最终将二者镇压,但耗费十分严重,也造成了北部守备空虚,导致女真人崛起,之后与女真发生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耗尽国力,走向灭亡。在农民起义方面,从明太祖时期就开始连绵不断,明中期广东黄肖养与福建邓茂七、叶宗留发生起义,到明末陕北农民起义,成为明王朝的掘墓人。

在传统边患更加严重的情况下,明王朝还面临着新的军事地理威胁,东南倭寇海患、澳门葡萄牙、荷兰殖民者不断入侵。在万历年间,明政府又派兵东征朝鲜,与日本进行了长时间战争。纵观明代历史,大小战争贯穿了整个王朝,不仅面临传统战争的挑战,还面对新形势下西方殖民者与东瀛日本的海上袭扰,这在之前历代是从未发生过的,由此可见,明王朝面临的战争环境十分严峻和残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国家的军事压力,客观上影响了明王朝正常的统治秩序。

二、 军事作战指导思想的消极防御

中国历代,一直受北部少数民族的威胁和骚扰,都注重国家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明代防御思想更为突出,构建了严密的防御体系。从明朝立国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就设立了“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的防御和平策略,对待少数民族,基本以羁縻怀柔政策为主。

明代防御思想形成不仅有地理空间上的既定原因,也有面临特殊时期外患严峻的局面。首先,中国传统王朝有广袤的地理空间,却有很强地封闭性。在地理上,东南皆临大海,西南为大山密林,西部为高原,北部为草原,且长期被游牧民族占据,四周地理环境十分险恶。其次,明朝与之前传统王朝在面临周边危险上又有了新特点。历朝主要受北部游牧民族的袭扰,而明朝不仅从立国起就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交战,直至灭亡,而且东南沿海方向,受东瀛日本和西欧殖民主义者的进攻和侵略,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再次,从文化方面看,明王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在推翻蒙元统治之后,十分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儒家文化立国,儒学与程朱理学再次成为官方哲学,这在文化上有很强的保守性。再次,到明代,中国的经济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与西欧商业文明的扩张性有很大不同,从个体上就凸显出很强的封闭性。由此可看出,明代军事作战思想明显的防御性,是由历史和现实环境双重因素决定的。但环境愈是险恶,愈应加强军事上的主动性,御敌于国门之外。

明朝军事作战思想的消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虽面临海上倭寇等新威胁,依然未放弃北边的严守防御策略,并构建了新型的海上防御体系。第二,彻底放弃战略进攻思想,主张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以山川、河川、海岸、城池等优势地形和人工设施层层设防,拉伸军事战略纵深。明末著名将领俞大猷曾提出:“山川之险,险与彼共。垣堑之险,险为我专。百人之堡,非千人不能攻,以有垣堑可凭也”,“守务之要,《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夫险谓之设,必用人谋、人力之造作,非若天险、地险之自然也。”以此为依据,明朝在国家军事防御设施建设上可谓登峰造极,北部修建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并且在重要关口设置北边九镇,镇守边关。在海防方面,“会哨于陈钱,分哨于马迹、洋山、普陀、大衢为第一重;出沈家门、马墓之师为第二重;总兵发兵船为第三重”,主张以海、以岸、以城池分级防御,驱逐海上来犯之敌。在国家腹地,不论城市卫所,都大建城池,修建堡垒,设置密网式防御体系。第三,在作战时,树立以守为本的思想。一旦遇有战事,“顺则抚,逆则剿,逆而又顺则又抚之,顺而又逆则又剿之。”能守则勿战,尽量以大化小,以小化无,“御敌之道,以守为本,不以攻战为先”。

明代以守为核心的军事作战思想,有很大的消极性。若有外患,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则可免引战火于百姓身上,再可适时掌握战争主动权。在作战时,应根据战时情况,随机应变,主动出击。而非一味追求保守作战的方式,尽力避战,只能被动挨打。在明朝初年远征漠北之后,几乎再无主动出击剿灭边患,明代中期几次京师被围的险情,就是由此造成的。晚明时,直到女真人势力扩张到不可控制,才被动出击平叛,结果惨败,丧失了战争主动权。总之,无论军事建设与作战指挥,都应攻守兼备,审时度势,适时扩张与出击,而非一味被动防御,丧失战争主动权,造成严重的国家安全危机。

三、 兵将选练重文轻武、文官权重

明朝立国后,无论从选兵选将,军事领导体制中用人的选择上,都有明显的重文轻武的倾向。“兵权分割,以文臣制武臣,以内臣制外臣,文武、内外相制,成为明朝军事领导的基本原则。无论是京营还是省、边驻兵,或是命将出师,均体现这一原则。”首先,在选兵、将等一线作战军官或训练时,以文制武的思想深入到每个方面。将领不仅要学习专业军事武艺,还要求博览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书籍,注重才、德、识的培养。在选择普通士兵时,强调忠厚老实、勇于奉献的品质,“倡忠义之理,每身先之,以诚感诚”,在练兵之时,“必先教技,技精则胆壮,但壮则兵强”,要将传统的文化精神贯彻到每个将士之上。 其次,用儒家思想建设改造整个军队。“道者,仁义、礼乐、孝悌、忠信之谓。为君者,渐民以仁,摩民以义,维持之以礼乐,教之以教悌、忠心,使民亲其上,死其长,故为君同心同德,上下一意,可与之同死同生,虽有危难而不畏惧也”,这里的“道”,即儒家之“道”。戚继光曾强调:“善将者宜如何而练其心气哉?是不外身率之道而已矣。倡忠义之理,每身先之,以诚感诚”,重视儒家心术的修炼。

再次,在军队领导体制上,重文轻武,文官权势重。在明永乐时开始,给各地方军事要地派镇守总兵官,而每地若派镇守总兵官,必随宦官监军前往各地督军,到后来,每地除镇守总兵官与监军之外,还陆续派出巡抚、总督等文臣督军,最终形成文官、宦官、总兵三方共理军事的局面,“国家之制,边防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以内臣纲维之”。明朝中后期,文官地位继续上升,武官、内臣皆沦为督抚之下属,文官督军的体制越来越重,武官地位越来越轻,正所谓:“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五军府如赘疣,弁帅如走卒。”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从选兵选将贯彻以文为纲,以儒治军,还是军队领导层面以文制武,文官督军,对明代军队建设有一定好处。从将兵个人来看,防止了武人素质低下,专横跋扈。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制约了武官专权,防止了藩镇割据,有利于贯彻中央的命令与意图。但这样体制,严重影响了明朝军队战斗力的发展和军队调动的灵活性,以文治军,虽有益于提高军人文化素养,但过分强调,必将引起兵不专兵,缺乏了军人应当有的本能血性;以文督军,监督体制纷繁复杂,严重影响了军队调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一旦遇有战事,临场指挥无权处理,常常使军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在更深层次上,重文轻武、以文制武使本不互相统属的文官系统与武官系统卷在一起,一则引起更多的政治腐败,二则将武官精力分散,影响了军队建设。明代军事系统人员长期受文官压制,导致其地位低下,怨声载道,军人成了普通人嗤之以鼻的职业,“文视武如家奴,武视文如仇雠”,严重影响军队招募和战斗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