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224):视为寇雠——说“讎”与“仇”

 昵称40429055 2019-04-06

一、”字小引

“视为寇雠”这个成语源自《孟子·离娄下》,原文有这样一段话: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看待自己的手足,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心腹;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常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尘土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强盗仇敌。”显然,这里的“寇雠”就是“寇仇”的意思。

通常认为,“雠”是“仇”的异体字,其义同“仇”,其实不然。古代文献中有许多“雠”字,例如:《诗·邶风·谷风》:“不我能畜,反以我为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楚辞·九章·惜诵》:“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可见,“雠”字本为正体字,并非异体字,只是由于汉字简化过程中以“仇”代“雠”,才造成今天这种鸠占鹊巢的现实。那么,“讎”与“仇”这两个字究竟有哪些音义纠葛呢,拙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雠”()字与“仇”字的音义纠葛

“讎”与“仇”这两个字的读音与意义其实并不相同,但是由于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有时相互有些纠葛,于是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就将这两个字合并为一个字,用“仇”字代替了“讎”。然而有时候,在古代文献中又不便将所有的“讎”字都转写为“仇”字(比如“仇讎”),于是又用偏旁类推法将“讎”简化为“雠”。

“讎”字只有一个读音chóu,因为它的《广韵》中的古音反切是“市流切”。

而“仇”字也只有一个读音qiú,因为它的《广韵》中的古音反切是“巨鸠切”。

简化字把“讎”(chóu)和“仇”(qiú)合并成一个“仇”,并且把chóu这个音,强加到“仇”字上,于是,汉字简化以后大陆所出版的字典、词典等字词工具书,就都让“仇”字除了用作姓氏的时候读qiú之外一律读作chóu,并全面取代了“讎”字的意思。因为“有书为证”——有国家出版的现代字典词典作为权威依据,这就为这两个字的追本溯源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下面我们试作一点梳理工作,以正是非。

让我们先来看看“讎”与“仇”这两个字,在《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这两部国家级最大型的语文辞书中的解音与解义吧——

图1《汉语大字典》:【讎】

图2《汉语大詞典》:【讎】

图3《汉语大字典》:【仇】

图4《汉语大詞典》:【仇】

先来看“讎”字,《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都注音为chóu,并注明《广韵》的反切是“市流切”。

再来看“仇”字,《汉语大字典》注明有三种读音,除了最后一种是极不常见的出于《集韵》的“恭于切”(现代音读作jū)之外,另有qiú与chóu两种读音,可是却都是根据《广韵》的“巨鸠切”。《汉语大词典》只注明有qiú与chóu两种读音,没有第三种读音,也都是根据《广韵》的“巨鸠切”。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在注音qiú的字头下,其字义都不只是用作姓氏,而是含有配偶、同伴、同类、对手等多种意思(详见图3、图4),其实这些意思原本都是属于“讎”字的字义范畴(详见图1、图2)。

最为混乱的要数“仇雠”一词了。因为简化汉字试图取消“讎”字,如果那样的话,“仇雠”一词就只能写作“仇仇”了,然而自古以来只有“仇雠”(应读作qiú chóu),没有“仇仇”,于是大陆现代出版的多数字典词典也就只好保留“仇雠”,但是它却不注音为qiú chóu,而注音为chóuchóu(见《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这就是“讎”与“仇”这两个字在读音与意义上纠缠不清之所在。

于是就有中学语文教师发问: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勾践灭吴》一篇课文有“仇雠敌战之国也”一句,《伶官传序》一篇课文有“及仇雠已灭”一句。这两句话中都涉及到一个“雠”字,“雠”现已简化成“仇”了,为什么这里不用简化字,而用繁体字呢?

据网上有关学者是这样回答的:这个字简化的方法是合并简化,合并简化的缺点是,那些本来有区别的字合并简化后,有的字原来的意义就可能散失。在具体的文言语境中,如果不用原字,而用简化字,意义的理解就有困难,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简化字。这两篇文章中的这个“雠”字之所以写作“雠”而不用“仇”,原因就在于此。其实,简化以前的“仇”与“雠”是大有区别的。

那么,“仇雠”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仅限于《勾践灭吴》与《伶官传序》吗?不是的,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仇雠”一词,大致会出现如下一些结果:

《左传·哀公元年》:“(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讎。”

《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讐不作。”

《史记· 秦始皇本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讐结恩信。”

《旧唐书·张濬传》:“忘廊庙之威重,结藩屏之仇讎。”

清·毛秀惠《钱塘怀古》诗:“自愿苟安增币帛,谁抒孤愤报仇讐。”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找他不共戴天的仇讎。”

相信在古代文献中还会有更多的用例,可见“仇雠”一词从古自今都在使用。还好,网络上的百科词典都是将其注音为qiú chóu的,而没有像《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那样注音为chóuchóu。

至于解义嘛,有说“仇人,冤家对头”的(百度百科与搜狗百科),也有说“雠,仇的异形体,与仇同意,仇恨;仇怨。意思:仇敌”的(互动百科)

对上面解释我并无太大异议,只是觉得,说“雠,仇的异形体”未免有些颠倒黑白,不能因为简化汉字试图减少书写笔画,而将“讎”取消并将其归并为“仇”,就反倒诬称“讎”为“仇”的异体字了。其实,“讎”字才是本源,拙文以下拟将溯本追源,重点解说一下“讎”字。

三、“雠”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甲骨文中未见“讎”字,上图字形为金文与篆文的“讎”字,其形体由左中右三部分构件组合而成,左右两边各为“隹”,若将其合在一起的话当为“雔”字,至于中间的构件,由于两个金文字形不同,拙文试作如下解读:

上图第一个字形为西周早期金文,取自“雔口心尊”,其形状不好解读,以愚之见,略像小鸟出壳之形。加之“雔”(读作chóu)字本来就有两鸟相对之意,现在加上中间的象形符号,好似两鸟对看刚孵出的幼雏的样子,真像是雌雄二鸟关注幼雏之态,故“讎”字当有匹配、对应的意思。

上图第二个字形为西周晚期金文,取自“𩰬比盨”,其形状通常解读为“言”。加之“雔”(读作chóu)字本来就有两鸟相对之意,现在加上中间会意构件“言”,好似两鸟对面鸣叫的样子,故“讎”字当有应对、应答的意思。

上图的秦篆与说文小篆,从构形来看都是源于第二个金文字形,直到汉字隶书楷书的“讎”字都与之一脉相承。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三言部:“讎,犹應也。从言,雔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雠,犹應也。心部曰。應、当也。雠者、以言对之。诗云无言不雠是也。”

综合许慎与段玉裁的解说可知:所谓“讎”,就是当面应对的意思,即“雔”(二鸟)“以言对之”(互相鸣叫)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许段二位文字学大家都是依据篆文来解释的,故其解义只是“讎”字含义中的一种,若将其早期金文字形也考虑进来的话,愚以为,“雠”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匹配、对应的意思(依据早期金文字形),一个是应对、应答的意思(依据晚期金文字形和篆文字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字典中还有一个“讐”字,其构件“雔”与“言”呈上下结构,其字义跟“讎”字相同,那就只能看作是“讎”的异体字了。

  四、“雠”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雠”字的构字理据是从“雔”从“言”会意,如果是雌雄两鸟对鸣的话,那么可能是求偶,也可能是争吵,《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因为“雔”字内含两只禽鸟,故“雠”字含有匹配、对应的意思;又因为“雠”字从“言”,故含有二鸟相对鸣叫之意,二鸟相对鸣叫则含有应对、应答之意。就此分析,则“雠”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匹配、对应,一个是应对、应答。“雠”字的众多意思大致是由这两个源头意义引申而来的。

“雠”字由“匹配、对应”的意思可以引申出“相符合”的意思,例如:“于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再如:“亚请斥运丑土,诏监察御史杨宁覆验,事皆不雠。”(《新唐书·李元素传》)又如:“其言皆以万分御之,而其说实不雠。”(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四分论》)

由“相符合”的意思就可以引申出“校勘,校对”的意思,例如:“岁雠辟律于御史。”(睡虎地秦墓竹简《尉杂》)再如:“奇冗散数年,高允与奇雠温古籍。”(《魏书·儒林传·陈奇》)又如:“揆家有闽本,尝苦篇中字讹难读,顾无善本可雠。”(宋·沈揆《〈颜氏家训〉跋》)又如:“一人刊误为校,二人对校为雠。后人嫌雠字,易其名为校对,对即雠也。”(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

“雠”字由“匹配、对应”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出“应验”的意思,例如:“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史记·封禅书》)司马贞索隐引郑德曰:“相应为雠,谓其言语不相应,无验也。”

“雠”字由“匹配、对应”的意思还可以产生“对等,相匹敌”的意思。例如:“侍中史高与金安上建发其事,言无入霍氏禁闼,卒不得遂其谋,皆雠有功。”(《汉书·霍光传》)颜师古注:“晋灼曰:‘雠,等也。’言其功相等类也。”再如:“雠天地以开基,并列宿而作制。”(《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张铣注:“雠,比。”又如:“祎功多,执政害之,赏不雠,为当时所恨。”(《新唐书·信安王祎传》)

“雠”字由“匹配、对应”的意思还可以产生“出售,交换”的意思。例如:“贾宜则雠,说在尽。”(《墨子·经下》)再如:“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唐·柳宗元《宋清传》)又如:“然私贩者猥众,商人或有余盐不雠。”(章炳麟《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

“雠”字由“应对、应答”的意思可以产生“施行,用”的意思。例如:“奸伪贼乱贪戾之道兴,久兴而不息,民之雠之若性。”(《吕氏春秋·义赏》)高诱注:“雠,用也。”

“雠”字由“应对、应答”的意思还可以产生“敌对”的意思。例如:“项梁起雠秦,子弟奋投袂。”(宋·叶适《齐云楼》诗)再如:“太祖既誓师雠明,戡抚顺,夷清河,遂以天命四年春,留兵六千守札喀关备明。”(清·魏源《圣武记》卷一)

由“敌对”的意思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仇敌”的意思。例如:“诞以尔众士,殄歼乃雠。”(《书·泰誓下》)再如:“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唐·韩愈《嗟哉董生行》)又如:“自古至今,与民为雠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清·冯景《与陈潢书》)

由“敌对”的意思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仇恨”的意思。例如:“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雠之,况怨敌乎?’”(《左传·僖公十四年》)再如:“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楚辞·九章·惜诵》)又如:“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宋·杨万里《秋圃》诗)

“雠”字由“应对、应答”的意思可以产生“报答”的意思。例如:“无言不雠,无德不报。”(《诗·大雅·抑》)朱熹集传:“雠,答也。”再如:“族师亲友,无德不雠。”(王闿运《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奇齐叶勒特依巴图鲁唐公墓志铭》)

“雠”字由“应对、应答”的意思还可以产生“报复”的意思。例如:“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再如:“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唐·杜甫《遣怀》诗)又如:“臧使者枉用三尺,以雠一言之憾,固贼盭之士哉!”(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由“报复”的意思可以引申出“偿付”的意思。例如:“辄遣使祠焉。”裴松之注引《郭林宗传》:“子许买物,随价雠直。”(《三国志·魏志·卫臻传》)再如:“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新唐书·王忠嗣传》)又如:“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新唐书·王忠嗣传》)

根据上面对“”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五、含有“雠”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雠”字在相关成语中绝大多数都是仇恨或者仇人的意思,由于前文谈到的“雠”字与“仇”字的音义纠葛,含有“雠”字的相关成语在现今都已经将“雠”写作“仇”了。为了适应现实,下面除了少数几个(列于前面的四个)作为示例暂用“雠”字之外,余下的成语也便一律以“仇”字行文了,其实这些个“仇”字原本都是可以并且应当写作“雠”的。

报雠雪恨——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语见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参见“报仇雪恨”。

疾恶如雠——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语见《明史·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同“疾恶如仇”。

疾恶若雠——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语见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同“疾恶如仇”。

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源自《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语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反目成仇——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对立。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

官报私仇——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语见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语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汪知县公报私仇,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装在我名下,要加小的死罪。”

九世之仇——九世:九代,形容历时久远。指久远的深仇。源自《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旧恨新仇——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源自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贸首之仇——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语见《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亲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源自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深仇大恨——深而大的仇恨。源自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视如寇仇——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源自《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新仇旧恨——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语见宋·柳永《内家娇》:“奈少年,自有新仇旧恨,消遣无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