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病变预处理原则。使用传统或半顺应性球囊,球囊/血管直径比率0.8~ 1.0,使用适中的压力(8-14atm),以避免夹层。如果扩张不充分,可以考虑切割球囊进行充分预扩张。依据预扩张结果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药物球囊治疗。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使用药物球囊治疗:(1)没有夹层,或者A、B型夹层;(2)前向血流TIMI 3级;(3)残余狭窄≤30%。三项任何一项不被满足,应当考虑其它介入治疗术式(如置入药物支架)。
3.2 药物球囊的选择及使用。药物球囊的直径要与血管直径匹配(参考直径比率为0.8-1.0)。为避免预处理部位或支架部位与药物球囊之间的“地理缺失”,要确保药物球囊覆盖预处理部位长度,并超出边缘各2~3mm。扩张药物球囊时使用命名压(7-8atm)以避免夹层,建议贴壁扩张持续30至60秒。
其它注意事项:(1)使用时勿触摸药物球囊部位,勿以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浸泡,以免引起药物丢失。(2)为避免药物在到达病变部位前溶解在血液中,应确保药物球囊进入人体后在2分钟内送达病变部位并扩张;(3)如果使用药物球囊后出现严重夹层影响血流,仍然需要补救性置入支架。
3.3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单纯使用药物球囊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为1至3个月。如果联合药物支架治疗,按照所用支架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要求维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