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六经辨证知识点总汇

 邹沁洋 2019-04-07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外感病初期所表现的证。太阳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人体的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因此首先表现出太阳病证。

    邪犯太阳,随其浅深而证有经腑之分。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为太阳经证;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循经入腑,乃成太阳腑证。

    1.太阳经证:指六淫之邪侵袭人体肌表,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太阳经证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其证候表现为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外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郁,肌表失于温煦,故见恶寒;太阳经脉循行于头项背部,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故头项强痛;正邪抗争于表,脉气鼓动向外,故脉亦应之为浮。

    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太阳病的主症主脉,不论病程长短,但见有此脉症,即可辨为太阳病。

    由于感受病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之分。

    (1)太阳中风证: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致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临床又称外感表虚证。

    【证候表现】发热,恶风,头痛,自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风邪外袭,营卫失调,肌表失于温煦则恶风;风为阳邪,邪正交争于表,则发热;风性开泄,卫外不固,腠理疏松,营阴不能内守,则自汗出;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脉道松弛,故脉浮缓;鼻鸣,干呕,乃是风邪袭表,表气不利,肺胃之气不和之象。

    【辨证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2)太阳伤寒证: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临床又称伤寒表实证。

    【证候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证候分析】外感寒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郁,温煦失职,故见恶寒;邪正交争,卫阳奋起抗邪,故见发热;寒凝收引,营阴郁滞,太阳经气不利,故见头项、肢体骨节疼痛;寒束于表,腠理闭塞,邪闭于外,肺气不利,故见无汗而喘;正气欲驱邪于外而寒邪紧束于表,故脉浮紧。

    【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

  2.太阳腑证: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因其病位、病机和证候表现不同,临床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指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足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未解,故恶寒、发热、脉浮或脉浮数等表证仍在。邪气内传人腑,与水内结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内停,故小腹满,小便不利;邪与水结,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见口渴;饮多则水停不化,反蓄于胃,故见水入即吐的“水逆证”。

    【辨证要点】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

    (2)太阳蓄血证: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失治,邪热循经内传,与血搏结,瘀热阻于下焦少腹,故致少腹急结,硬满胀痛;邪在血分,膀胱气化如常,故小便自利;瘀热互结,上扰心神,轻则如狂,善忘,重则发狂;瘀热下行,随大便而出,故见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乃瘀热内阻,脉道不畅所致。

    【辨证要点】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

    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均由太阳病经邪不解内传于腑所致,但有传人气分和血分之不同。前者为膀胱气化受阻,水液内停;后者为经热入里,与瘀血互结。前者小便不利而渴,后者小便自利而便黑,是两证的主要区别。

(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而致,多系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其特点是阳热炽盛,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故将其主要病机简要概括为“胃家实”。

    由于其邪热内实的病机不同,临床又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于全身,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身大热,汗出,口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分析】邪入阳明,化燥化热,正邪交争,充斥阳明经,弥漫于全身,故周身大热;邪热炽盛,热迫津液外泄,故汗出;热灼津伤,且汗出复伤津液,故口渴引饮;邪热蒸腾,扰动心神,心神不宁,故见面赤,心烦;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似喘;热盛津亏,故舌苔黄燥;热壅脉道,气血涌盛,故脉洪大有力。

    【辨证要点】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

    2.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多因阳明经证大热汗多,或误用汗法,使津液外泄,以致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而成。

    阳明经气旺于日哺,实热弥漫于经,邪正相争更剧,故潮热日晡尤甚;四肢禀气于阳明,热蒸津泄,故手足溅然汗出;邪热与糟粕互结肠中,腑气闭阻不通,故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邪热炽盛,上扰心神,轻则不得眠,重则见谵语,甚至狂乱不宁;邪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邪热与燥屎内结于肠,脉道壅滞,故见脉沉迟而实,若邪热迫急,结而不甚,亦可见脉滑数。

    【辨证要点】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均为里实热证,但邪入阳明,弥漫全身,往往先出现阳明经证,邪热持续亢盛,消烁津液,继而导致肠燥便结,最终形成阳明腑证。故阳明腑证的病情较阳明经证为重。一般临床所见阳明病腑证多于经证,因为经邪弥漫不能久留,腑邪内结则聚而不行,故张仲景以“胃家实”为阳明正病。

    (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经气不畅所表现的证。从其病证看,少阳病虽属热证、实证,但相对而言,亦多表现有正气相对不足的一面。

    【证候表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证候分析】多系太阳经证不解,邪传少阳,或厥阴病转出少阳,或外邪直入少阳,胆气被郁,正邪分争而成。

    少阳阳气较弱,邪正分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邪正互有胜负,故见寒热往来;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泛必致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少阳风火上逆,所以目为之眩;少阳之脉布于胁肋,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胆热木郁,横犯胃腑,胃气上逆,故默默不欲饮食,甚或时时欲呕;胆热上逆,内扰心神,故心中烦扰;胆气被郁,脉气紧张,是以脉弦。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对于少阳病证所表现的证候,不必一一求齐,临证只要见到能够反映少阳病机的证候即可诊断,正是“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四)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指脾阳虚弱,邪从寒化,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脾属太阴,为三阴之屏障,病邪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故太阴病证为三阴病证之初期阶段,以脾虚寒湿为病变特点。

    【证候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口不渴,自利,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

    【证候分析】多由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邪传太阴,或脾阳素虚,风寒之邪直中太阴而成。

    太阴脾土主湿,中焦虚寒则脾失健运,寒湿内生,气机郁滞,故腹部胀满,腹痛时发;脾虚失运,寒湿中阻,胃失和降,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脾阳失于温煦运化,寒湿内停,故口不渴;寒湿下注,水走肠间,故自利;脾主四肢,中阳内虚,温煦失职,故四肢欠温;脾虚气弱,寒湿内阻脉道,故脉沉缓而弱。

    【辨证要点】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与虚寒症状共见。

    太阴与阳明同居中焦,互为表里,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两经病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常易相互转化。阳明病证清、下太过,损伤脾阳,易转为太阴病证;而太阴病证滥用温燥,或寒湿郁久化热,亦可转为阳明病证。故有“实则阳明(热),虚则太阴(寒)”之说,辨证须时时注意病情虚实寒热的变化。

    (五)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指伤寒六经病变的后期阶段出现心肾亏虚,全身性阴阳衰惫所表现的证。少阴经属心、肾,为水火之脏,人身之根本。病至少阴,已属疾病后期的危重阶段。

    由于人体阴阳有偏盛偏衰的不同,病邪从阴化寒则为少阴寒化证,从阳化热则为少阴热化证。

    1.少阴寒化证:指病邪深入少阴,心肾阳气虚衰,从阴化寒,阴寒独盛所表现的虚寒证。

    【证候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脉微细,甚或欲绝,或见身热反不恶寒,甚则面赤。

    【证候分析】多由素体阳弱,病邪直中少阴;或他经病久渐入少阴,损伤心肾之阳,阳虚阴盛而成。

    少阴阳气衰微,阴寒独盛,失于温养,故无热恶寒;心肾阳气衰微,神失所养,故见但欲寐,呈衰惫之态;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衰失于温运,故四肢厥冷;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调,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若阴寒盛极,格阳于外,虚阳外浮,则表现出身热反不恶寒,或面红如妆的假热之象;心肾阳衰,无力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甚则欲绝。

    【辨证要点】无热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

    2.少阴热化证:指病邪深入少阴,心肾阴虚,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证。

    【证候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或咽痛,舌尖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灼耗真阴,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心肾不交,水火 失济,水亏则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心神不宁,故心烦不得眠;阴不制阳,虚火循肾经上攻咽喉,故咽痛;少阴心肾阴虚,虚火内炽,故见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之象。

    【辨证要点】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少阴兼水火二气,故邪入少阴,既可从阴化寒,也可从阳化热。就伤寒病而言,临床少阴病以阳虚寒化类型为多见。

    (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指疾病发展传变到较后阶段,所出现的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所表现的证。

    厥阴经系阴经之尽,阳经之始,阴中有阳,故其生理乃循阴尽阳生之机,主司阴阳之气的交接。病至厥阴,势必干扰阴阳出入和交接之机,产生阴阳逆乱、变化多端的病变,其证以寒热错杂为提纲。

    【证候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候分析】此处所述为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为胃中有热,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寒,为肠中有寒,表现为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邪入厥阴,阴阳交争,寒热错杂,阳热趋上,灼劫阴津,故见消渴不止;肝热上逆,上冲胃脘,则自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阴寒趋下,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之乘,胃失和降,中焦气机逆乱,故见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上寒下热,蛔虫不安,则可随呕吐而出。

    【辨证要点】消渴,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六经病证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变,谓之传变。六经病证是否传变,以及如何传变,取决于正邪的盛衰、病体的强弱、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六经病证依据脏腑、经络的相互联系而传变,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四种方式。

(一)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由表及里,或正气来复,由里出表,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传经的方式有三种。

    1.循经传:指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例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人少阳;三阳不愈,传人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但亦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传变的说法。

    2.越经传:指不按循经传次序,隔一经甚或隔两经相传。例如,太阳病不愈,不传阳明,而直传少阳,或直传太阴。多由病邪亢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指六经中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相传。例如,太阳膀胱经传人少阴肾经,阳明胃经传人太阴脾经,少阳胆经传人厥阴肝经等。表里相传之中,从阳经传人阴经者,多为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重之恶兆;从阴经传出阳经者,则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兆。

(二)直中

    凡外感病邪不从阳经传人,而直接侵袭阴经者,称为直中。其特点是一发病就表现出三阴经的证候。直中多发于正气先虚,又复感重邪之人。一般而言,直中太阴者病尚浅,直中少阴、厥阴者病较深。

(三)合病

    凡疾病发病之初,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称为合病。《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等。三阴经有合病之实,却无合病之名。在合病中,往往某一经偏盛,其症状较为突出,临床应注意观察分析。

(四)并病

    疾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两经病证合并出现,称为并病。《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先出现太阳病证,而后出现阳明或少阳病证。一般并病者两经症状可以明显区分,出现的次序有先后不同。

○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