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思明居士 2019-04-07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官阶制度。而相信很多对清朝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也都知道,清朝延续了南北朝时期使用的官制,通过严格的等级划分,实行九品十八级。“九品芝麻官”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是属于最低等级。而最高的等级自然就是一品了。而这一品又分为“从一品”和“正一品”。这两者虽然之间只差了一个品级,但是想要升到正一品还是要面临重重考验的。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清朝时期的官制还是比较公平的,只要你有能力,能够受到皇上的赏识,通过层层的考核,不断的升级就有机会升官发财。清朝的考核制度也是从以前朝代延续过来的。首先不管你是在京当官,还是地方官,不管你能文还是能武,都可以参加考核。京官的权力大一些,考核的时候就需要吏部,河南道御史还有都察院一起。而地方官就由吏部处理。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吏部在这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考核了官员的才能,操守,年龄还有为政这四个方面之后,最终评价考核结果的就是吏部。吏部通过合格了之后,再上报给皇上,如果要是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就会不断的升官升到一品。但是吏部这边都不能通过的话,就直接被淘汰了。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一般每隔三年文官就会经历一次大的考核,而武将是五年一考。在考核期间,一旦发现有工作不称职的地方,或者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当官的能力的话,监察的官员直接就可以降级或者革除他们的职位。还有一些就是年纪比较大的,身体患病却占着位置不走的,直接就被遣送回乡。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倘若被发现有贪污腐败等违规的情况,别说是直接被革职审问,就连小命可能也保不住。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而且清朝的时候十分看重贪污腐败的问题。乾隆的时候就明确规定,就算不是考核期间,不管你的官级有多高,所有的官员,一旦发现了有贪赃枉法的现象,监察的官员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检察。当时整个清朝期间,查出一品官员的贪污案例有一百零八起,其中有一百五十七个一品和二品的官员被判刑。这样身处高位的官员,被发现犯法都是皇上亲自过问。一般情况下没人就得回来,除非是皇上网开一面。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就这样一层层的考核下来,倘若表现足够优秀,被吏部认为“称职”,就会升一级官,然后上报给皇上。通常情况下,升到一品的官员一般都已经上了年龄。这时候不管是身体还是思想都已经开始老化了,很难再做出什么优秀的政绩出来,也不再能被皇上赏识,自然也就升不了官了。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而正一品跟从一品的待遇也是相差很多。想要升到正一品,通过上面的种种考核之后,就不是个人能力这么简单的事了。他的要求很高而且相对比较特殊,通常涉及到身份问题。比如说负责守卫皇宫的安全,掌管宫廷侍卫的正一品官领侍卫内大臣,他就需要是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当中的人选拔。不但要有足够的能力,而且还有获得皇上的信任。还有一个负责皇上或者皇后的驾车礼仪的后驾车礼仪的官职,那就是掌銮仪卫事大臣。他必须要满族的王公贵族才可以担任。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那么曾经又有谁担任了正一品官职呢?其实还是有少数皇上特别信任,而且有贤德,有才能,又在朝廷当中树立了足够的威望的大臣就会升到正一品。比如曾担任过大学士的陈廷敬还有熊赐履等人。他们也是一路过关斩将,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实属不易。

清朝“从一品”到“正一品”只差一个品级,实质却是十万八千里!

另外还有两个职位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分别驻守在新疆和内蒙的伊犁将军还有绥远将军。这两个将军需要维护边疆的稳定,而且地方的收税赋税等大小事务也是有他们来负责的,属于皇上的心腹,自然待遇也是十分好。一般主要是从满蒙大臣当中挑选。而这两个职位因为至关重要,一般也不会出现空缺的情况。

大家对清朝的九品十八级官制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待遇吗?对此你有什么建议或者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