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宰相是三品官,一品、二品是什么官明清时期就没有一品官

 心愿的便利 2019-04-16

这种问法出自“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错误理解。 首先中国就没有宰相这一官名。一般说的宰相应该是一种差事,并非有官职的差事。除了两汉以三公为宰相,明清大学士为宰相,其他朝代常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平章事就是一种掌握机要、议事、书写敕制的官员。无衙门、无属官,一般在中书厅堂联合办公。

其品秩一般不会高于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就是低于三品官的宰相。当事者位卑权重,爵显位高者权轻,是一种制衡手段。权重可以做事,但是名分低,高爵厚禄养着一些老臣功臣,但是不给太多实际权利,这样来造反的可能性就低很多。这也是吸取了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的教训,当权者位高权重,影响力又大,容易形成门阀,这一时期朝代变化很多都是统治者内部斗争导致的。

比如隋文帝杨坚本身就是北周贵族,后来取而代之,杨坚取代的北周宇文氏是西魏八柱国的一支;唐朝李姓也是李渊的祖父李虎开始就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封唐国公,唐朝的国号即从此而来。由此看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由位高权重者掌握权柄容易造成统治阶级动乱,皇权失落。

唐朝官制,中书省为决策机构,起草皇帝的诏令,门下省为审核机构,审核诏令,皇帝的诏令必须盖有这两个机构的印信才正式有效。其长官为中书令与侍中,行宰相职。尚书省统领六部,为执行机构,不属于宰相。唐朝的宰相职务的一般都是二品,一品的都给予功劳很大,地位很高的大臣,但他们的职位都已经有职无权了。

宋朝的官制承袭唐朝,但宰相职务上的官员很少有正职的,多为副职,级别为三品。 清朝时的官品就高多了,虽然承袭明朝的官制,皇帝直接治理,不设宰相,内阁大学士俗称宰相,电视剧中“索相”、“明相”就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官秩一品,而且各地总督也是一品。

唐时期的丞相制比较复杂。与纳言同时存在的还有“文昌左相”,高宗时期也有“左相”。都是尚书省长官。然而玄宗时也曾以门下、中书长官分别改称左,右相。另外就是九品中正制和京察最上等“上上”保留给孔子。其他中华文化圈内不存在正一品不授人的情况。但作为最高荣誉的“太师”“尚父”确实极少授予,而且大多是退休或死亡人员的荣誉。

欧阳修曾经这样评论道:“唐世宰相,名尤不正”。高中历史教材所采用的“三省分工”之说,其实只在唐朝初期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实行。而且,高中教材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唐朝中期以后,不仅尚书省长官渐渐消失了,六部尚书也不再是实职,而成为加衔了。(《剑桥隋唐史》和《唐朝高层文官》两部书,可以作为了解唐朝官职的途径。当然,作为治史的用途,第一手的资料是《唐六典》)。

唐朝宰相制度混乱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宰相职务的不正式性。以唐高宗 唐玄宗 唐德宗为界 四个时间段宰相职务(而不仅仅是名称)都不完全相同。所以说“名尤不正”。唐代宰相权力也并不是固定的,掌权规则屡经变动。这种混乱自宋朝集权之后有所改变,尤其是元丰改制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宋以后宰相制度逐渐向先秦西汉靠拢,回到宰相揽重权,直到被取消。皇权相权合二为一。

到了明朝最开始大学士无品级,一般是兼六部尚书。我觉得无论哪个朝代,设计这种无品级但是有实权的样式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从文官集团分权强化皇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同平章事,方便任免。明的大学士,清的军机大臣,都是一个思路。分掉文官集团的权力,宰相是很多是对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是不对的(但也不是错),因为尚书省长官不授人,副长官后来也成了摆设。

中书和门下两省长官确实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当然宰相,令人发指的是,后来也居然退出宰相行列,改由副长官加同平章事做领衔宰相。中期以后,六部尚书几乎全部不管本部事,全由侍郎代劳。另一个是光禄大夫这个序列,这个序列称为散官,在明清只是一种封赠的手段,来源于官品:一个人是几品官,那他能拿到什么散官就是确定的。换言之,前者是以官定品,后者是以官品定名号。

由于后者几乎只有“在墓志铭里让官品称呼得好听一些”的作用,它在明清政治制度史中几乎毫无价值,相当多的政治制度史书刊甚至完全不提它。清代军机大臣确实没有品级——军机处本来就是一个类似于“总理事务”一类的组织,雍正帝并未打算将其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军机大臣也确实多由大学士兼任。至于其目的,目前尚有争议。

“抑制内阁、强化皇权”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这就是加衔制度后遗症……总督可以有两类衔,一类是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一类是兵部尚书/侍郎,这方面制度多次更动。到乾隆年间有一定程度的厘清,粗略可以理解为,总督默认只有“兵部侍郎兼右都御史”衔,为正二品;任命总督时,吏部要题请是否加兵部尚书衔,若得旨允行,则这个总督就是“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此时他就变成了从一品。换句话说,两种不同的加衔,对应总督有两种不同的品级。我不知道茅先生当时看到的是什么情况,但官制本身是这样的。

比如:佟国维的姐姐是康熙帝之母孝康皇后,故康熙帝在位时给佟国维以“舅舅”的称号。这已经不是亲戚关系的表现,而是一种称号;佟国维在表述自己衔号的时候也得加上“舅舅”俩字(即便这样看上去不无“自己管自己叫舅舅”之嫌)。从表面上看,隆科多是佟国维之子,雍正帝是康熙帝之子,这个亲戚关系可以顺下来,辈分还说得过去。但“舅舅”毕竟不单是一个亲戚关系的问题,已经是一种称号了,没有世袭的道理;而且佟国维死后康熙帝也未将“舅舅”一号再赐与人。故而雍正帝赐隆科多以“舅舅”之号,可能政治目的更多一些,亲戚关系只是一个形式。

而所谓吏部天官起初是不可以入阁的,因为兼任大学士的吏部尚书权力无边,威胁皇权。但是明中期开始,严嵩,徐阶,都是首辅兼任吏部尚书的。另外大学士与六部并不矛盾,很多大学士都是以六部尚书(至少是侍郎)身份入阁的,比如高拱礼部尚书入阁,张居正吏部左侍郎入阁 ,入阁时候加个少保之类的衔,而且依旧需要分管六部。

其实内阁成员挂各部的尚书或者侍郎都不是实际掌部的,就是说不实际管理部门事务的。管理实际事务的尚书另外有人的,也叫吏部尚书或者礼部尚书。所以你看明史可能会看到同一时期有两个吏部尚书或者礼部尚书的。阁部官的实官就是五品大学士,其挂的侍郎、尚书衔都是加官,是可以享受品秩,但并非实际的部堂官。以部堂官入阁的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如高珙以兼掌吏部尚书,孙承宗兼掌兵部尚书。而你举得例子张居正,他的吏部尚书就是加官。再如除外的督师也加尚书衔,如袁崇焕加兵部尚书衔,但并不是实际的兵部尚书。总结起来而言,侍郎,尚书除了我们知道的六部实际的部堂官之外,还作为加官给臣子的,给臣子的加官,肯定先给侍郎,再给尚书,再给三公三孤了。这也就是你看到的挂三公衔的都有尚书衔。

工部尚书不一定就是管工部,很有可能管其他部门。具体内容皇帝会分配,这就是行某某部事,在清朝的说法,就是管某某部事。同样六部尚书,工部尚书地位最低,同样是从一品,左都御史地位还要低,所以级别不变,一般会是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然后其他部的尚书这条路线竞争。吏部尚书的确实权很大,但不是地位最高的。明朝很长一段时间首辅的职位是礼部尚书。话又说回来,进内阁了,会有分管哪一片的工作,很少会具体管部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