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马铃薯脱毒种薯成长档案

 明月流 2019-04-07

有薯农好奇地:你做脱毒种薯,得有多大的池子?——他以为脱毒就是用药水浸泡土豆呢。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在袁隆平、李登海们的高产种子大面积推广前,水稻、玉米的产量每亩只有100多斤。现在呢?袁隆平冲击2000斤了。

如今,传统粮食水稻、玉米、小麦等的产量几乎到顶了。而刚刚被列为国家第四大主粮的马铃薯还有400%的增产潜力——中国马铃薯平均亩产960公斤,几乎全球垫底,原因就是种子不行。而推广脱毒种薯,产量可轻松上到4吨甚至更多。2010年山东省首届“土豆大王”大赛最高亩产接近6吨。

好了,闲话少说,转入正题,让我们来看看一粒小小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首先说说马铃薯为什么要脱毒?

马铃薯只要种在土壤中,就带毒,这不是影响而体健康的毒素,而是影响叶片生长的病毒——卷叶病、花叶病、枯叶病、外病毒等等。叶片是植物的加工厂,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并积累营养物质,如果叶片生长受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也就受影响。

马铃薯只有一个地方不带病毒:芽尖。因为细胞快速分裂消耗光了养分,病毒没有养分不能存活。在无菌环境中,在60倍的放大镜下把芽尖尖剥离到试管瓶中,在培养液中生长。这一环节叫“茎尖剥离”。


茎尖剥离所需要的无菌生产环境堪比制药企业。

28天,芽尖就长成一株株的小苗。经过病毒检测,确认这些小苗没有携带病毒,就可以扩繁——把它剪切成7段,因为一株苗一般有7片叶,每一段上只要有一个叶片,它就能再长成一株小苗。

这样,一瓶变7瓶,28天一个生长周期。

这些脱毒苗以7的N次方扩繁,理论上,一瓶苗一年可以扩繁到12亿株。

然后把这些脱毒苗移栽到高标准的无土栽培防蚜大棚里。无土栽培,用的是新基质。防蚜虫,因为蚜虫是最主要的病毒传播者。

大棚里种植收获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土豆。

这是马铃薯原原种,国际通用称谓G0,俗称微型薯。大不过蚕豆,小如绿豆。

无论大小 ,生命力同样旺盛。

小小和微型薯经过分级、储藏,准备第二年拉到内蒙、河北大田里繁育。

除了无土栽培外,微型薯的生产还有试管培育、雾培两种方式。在此不展开讲

G1数量太少了,再种下去,第二年繁育出来的就是G2。内蒙繁育大田,一亩用300斤做种,能繁育出5000斤,大约15-16倍。G2就能卖给薯农当种子了。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育种隔离环境比我国好,可以用G3甚至G4当种薯。

国内的种植季节一般是第二年开春。因此,需要入库储存。恒温气调库,2-4摄氏度的温度,可保种薯2年内完好存放。

这些高品质高产量的脱毒种薯,供不应求。它们在全国各地表现都非常优秀,无论产量、质量,以及抗病能力、销售价格,都令百姓满意。

使用种薯,薯农管理得好的话,l亩产量三四吨稀松平常,过万斤也不稀罕。这是人民网的报道:山东首届土豆大王大赛,安丘市薯农薛继发种出了亩产11525.6斤的好成绩,摘得了“土豆大王”桂冠,赢得了一辆小轿车。

以上仅仅说的是从茎尖剥离到种薯生产的过程,就需要4-5年的时间,这是企业生产过程。而此前的杂交、选育过程,是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过程,更是复杂。

马铃薯已经成为国家的主粮,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正在被广大中国人所认识,一场围绕土豆的餐桌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马铃薯主粮化推广进度很快,现在希森已经率先推出以马铃薯全粉为主的馒头、面包、点心、面条、煎饼等等主食、副食,其他系列产品也在陆续推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