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田振有 坐骨神经痛由肾虚时久,腰椎变性,压迫腰骶神经,引起腰腿扯痛,不能起立的常见病症。中医理疗,以针灸,按摩,穴位贴,穴位热疗,取得了显署的疗效。 经多年临床治疗中,将疗效显著的穴位收集于此,以便后用。 飞扬穴: ![]() 引膀胱气血治腰痛针对疾病:腰肌劳损, 是治疗腰肌劳损最快、最立竿见影的穴位。 秩边穴 ![]() 坐骨神经痛是肝肾不足,气血不通;坐骨神经痛患者特效穴,通常是秩边穴,常见的适宜人群为中老年人。 环跳穴: ![]() 归于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足太阳两脉之会,位居臀部,具有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为治疗腰腿痛要穴,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痛、膝踝肿痛不能转侧等 位置: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殷门穴: ![]() 舒筋通络、强膝状腰,治疗腰脊疼痛、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等,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敲打殷门穴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位置:殷门穴位于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另说在承扶下3寸或5.3寸) 委中穴: ![]() 中医有一句行话“腰背委中求。”意思就是腰背部疼痛不适,应当向委中求救。委中不但对腰背部疼痛有特效,而且对下肢痿痹、遗尿、丹毒等都有很好疗效,其日常保健已成现代人保健的重点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 承山穴: 具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肩周炎、落枕、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膝盖劳累、便秘、痔疮、脱肛、痛经、腰背痛、腰腿痛、小腿肚抽筋、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腓肠肌劳损、足部劳累、小儿惊风等症。 位置: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昆仑穴 是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中医认为昆仑穴具有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当中多用于治疗下肢病症如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踝关节扭伤等;昆仑穴还可用于治疗头面部病症,如神经性头痛、眩晕、鼻出血等。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坐位垂足,在小腿外侧下端高骨(外踝尖)与脚腕后的大筋(跟腱)之间可以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 ![]()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等。 秩边(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此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大肠俞穴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等。 风池穴: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特效穴,经多人临床验证有特效。 天宗穴: ![]() 在坐骨神经痛时,肩胛部有一个压痛点,不论按擵,揉压,热慰,针刺,疗效确切,它就是天宗穴。 腰痛穴: ![]() 平衡针灸要穴,通常一针一穴一病。 腰痛点: 急性腰痛,闪腰,双手背指缝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