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老玩童18 2019-04-09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也是大书法家。其书师承曹喜、蔡琶、刘德升,博取众长,

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钟舞的传世作品不多,但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很大,很多书家都取法于他。人们习惯

上将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足见他在专业建树上也是一个极厉害的角色。他的主要贡献在“隶书”

向“楷书”过渡的过程中,首先对流行民间的楷书进行整理、加工,理出其中的笔法头绪,把他们规范化,确

定了楷书的一般特征:结体变隶书的扁长为方正,笔画的波动不像隶书那么大,比较平稳,章法改变了一般隶

书横行近、竖行远的安排,而多是横行远,竖行近。因为钟琳当时在朝廷的地位较高,使得这一新书体由民间

升入庙堂,开始被文人士大夫接受,提高了地位,成为当时既实用又时髦的书写体势。

传世小楷书帖《荐季直表》是黄初二年八月,钟拜给魏文帝曹圣的一件奏表。全称《荐关内侯季直表》。横向

四十八厘米,十八行。此表曾刻入宋《博古堂帖》、《浮熙秘阁续帖》、明《真赏斋帖》、《戏鸿堂帖》、《郁冈

斋墨妙》,清《三希堂法帖》,此表为冠首。此表中“民”字,少一笔,当是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应为唐人所

临。此表书法古稚朴茂,歌侧错落,楷笔中含有隶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楷书风貌,亦足为小楷

之范本。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荐季直表》留有浓厚的隶书遗意,体势微扁,横和捺的收笔处重按铺毫,并带有隶书的波碟,着意的翻挑,

飞扬的笔势,古意拙趣尚多。我们知道,钟拜生活在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代,这一段时期由于楷书刚从隶书蜕

变而来,楷书的法度尚未发展成熟,隶书仍然在普遍使用,而且,隶书又是钟环擅长的真、行、隶书三体中的

最妙者。因此,当他书写楷书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隶书的笔意与结体,从而,形成了保有相当浓厚汉隶

遗意的小楷。正如元衰哀《总论书家》所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遗风,故其体质高古。”

又有元人陆行直评曰:“元常《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为“无上太古法

书,天下第一妙迹”。另外,此帖还带有篆书圆转的笔意,使之更增填饱满、古厚之气。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梁代书论家皮肩吾评论钟琳书法“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天然’,即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一些规律化的

书写。钟哥的高人之处在于它在结体上并不刻意地过分追求,往往一任自然,因字赋形,变化多端。正如《荐

季直表》中通过上下、左右结构,偏旁或笔画的错位或挪移,于方正中见参差,产生奇正相生的意态。如

“绿”:左边金字下倾,右边上扬,避开平正之感;如“效”:左偏庞大,而力下落,使其和谐。“如老翁携幼

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字的结构,也不同于唐楷的上紧下松,而是上松下紧,重心在下,

这种结构虽不如唐楷那样挺拔,但却更显率真,稚拙。如“亭”:丁紧束于上部的笼罩之下,几乎微缩成一点,

用以降低重心;如“守”:宝字盖写的很大,寸字却很小。章法上,此贴也改变了隶书中“纵成行,横有列”

的规律,而是“纵有行,横无列”,避免了“平直相似,状如算子”的呆板形式。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竖行也不是一条直线一泻而

下,犹如一条小溪,时宽时窄,时急时缓,时而遇见小石卵,时而又拂过岸边的小草,令人回味无穷。另外此

贴还带有行书笔意,因此点画之间,异趣丛生。笔画的连续或简省,使字间架松动,笔意顾盼呼应,体势富有

变化,大有纷扬飞舞如雪花般的自然、洒脱,又像是穿越竹林潺潺作响的山泉溪流那样,悠然自得,清幽自

在。如“师”、“不”、“素”、“雷”等。

钟书的天然,如花开逢时,苗出应雨,绕有朴茂天成的意趣,非以顿挫为工、作姿媚之态、呈纵豪之势者所

能及。南朝人说钟书“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唐太宗说钟书“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张

怀灌说钟书“道合神明、幽深无际”,都是对钟书天然特征生发的审美表述。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此帖不仅在钟环传世作品中最见肥厚,而且也是历代流传下来小楷书帖中最为肥厚的一件。纵向笔画尤其明

显,与“钟书瘦”的特征并不吻合,可能是后人临摹失真造成。但此帖点画虽肥,却又比较丰富,点画波折千

变万化,虽微妙,然而却使人愈看愈有味,这正是此帖之真谛。肥厚的笔画,使此书帖更显得笔致古茂浑厚,

更增添了自然,古雅之趣。或许钟砾在当时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厚重中见轻灵,洒脱中蕴含古意,平和

恭敬中透着力量。《荐季直表》在问世之初也许只是一件实用品,在后来人们的审美与鉴赏活动中,才成了一种艺术珍品。此帖

与发展成熟的晋唐其他小楷相比较,也许还有许多看似不成熟的地方,不仅用笔不像成熟楷书那么严谨规整,

而且字势常常倾料歌侧,但难得的是它自然率真,古意十足。在楷书后来发展到馆阁体那样森严刻板之后,钟

琳这种不衫不履,自然生动的楷书令人倍觉天机溢出,趣味横生,使人看后觉得妙不可言。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我们后人观此帖,犹如远处看山巅古松,它的最深境界终不可攀,但其影响亦日趋深远。由于自身从学书以

来都是以唐楷为主,自然而然那种娇媚修饰之韵流入到创作中,偶然再回头习临此帖之后,却感受到了那种耐

人寻味的古韵,对字体结构的认识也丰富了许多。习临钟琳的书法让我们更能找到一些在创作上的突破口,因

为它并不是完美,但往往完美的东西却很难再找出其他新的道路,学书者当因博采约取,站在古人的基础上开

拓更宽阔的道路。如“高山深林,望之无极,探之无尽”,置之案头,时时临习,以期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