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规范注射的3个要素分别是选择注射部位、检查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 注射前应做好准备工作2 注射物品准备:根据使用的胰岛素注射工具的不同,准备相应的物品,如注射盘、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针头、75%的医用酒精及医用棉签等;准备注射前要清洁双手; 做好进餐准备: · 使用短效及预混人胰岛素,患者需要在注射后30分钟内吃饭;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餐时注射,无需等待30分钟。 胰岛素规范注射的10个步骤 正确注射第1步2:仔细核对胰岛素信息、检查外观状态 核对胰岛素名称、剂型、有效期; 检查胰岛素外观有无异常; 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以避免过低的温度造成注射时的不适感。 正确注射第2步2,3:混悬型胰岛素需摇匀 需摇匀的胰岛素有:中效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以门冬胰岛素30为例示意摇匀方法: · 首先检查笔芯(或特充)中剩余的胰岛素剂量; · 使用前,将笔芯在手掌间滚搓10次; · 手臂上下摇动10次; · 重复前两个步骤至少一次至胰岛素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 · 每次注射前,笔芯中剩余的药液量,至少应在12个单位以上,才能保证药液能被混合均匀。如果不足12个单位,应换用一支新的注射笔; · 经摇匀操作后不呈均匀的白色雾状或产品内出现块状物,或有呈霜冻状的白色固体颗粒粘在瓶底或瓶壁上,则不能使用。 滚搓笔芯、摇动手臂,直至胰岛素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 正确注射第3步2: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 适合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和臀部。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腹部注射:以患者的一个拳头盖住肚脐(大约脐周5cm以内,避免将胰岛素注射在此部位),在肚脐两侧约一个手掌宽的距离内注射; 上臂注射:选择上臂外侧1/4的部位(手臂三角肌下外侧)注射; 大腿注射:选择前面或外侧面进行注射,避免胰岛素针头刺伤血管及神经(因为大腿血管及神经多分布于内侧); 臀部注射:注射部位是从髋骨上缘往下至少10cm远处(臀部通常为外上方处)。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可先了解一下各个部位注射的特点。 腹部:这是身体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短效胰岛素应首选腹部进行注射。腹部的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且捏起腹部皮肤也是最容易的。 上臂:手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且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因而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就是手臂。 大腿: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注射笔针头,且避开大腿内侧。 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由于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即使不捏起皮肤也没有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 不同注射部位吸收胰岛素速度快慢不一,因此注射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使用胰岛素的种类决定,可参考下表: 不同种类胰岛素适宜的注射部位 应提醒患者养成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的习惯。 · 每次注射前都应检查注射部位,尤其是已经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推荐方法:不仅需要视诊而且需要触诊,正常皮肤能被紧紧地捏在一起,发生皮肤硬结的皮肤却不能。 · 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 · 如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 注射部位需定期检查与轮换。 · 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应确认硬结部位及大小,避开硬结注射。 · 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1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 轮转方法可分为“小轮转”和“大轮转”。小轮转操作要点:腹部注射部位等分为4个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2个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大轮转即腹部-大腿-上臂-臀部之间的轮转。 小轮转示意图 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是很有必要的。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 正确注射第4步:正确安装针头 注:以上步骤均以诺和笔®5为例4 正确注射第5步:检查胰岛素流动性 注:以上步骤均以诺和笔®5为例4 若针尖未出现胰岛素液滴,重复步骤2~4,直至针尖出现胰岛素液滴;若重复数次均未出现液滴,则需更换新针头。 正确注射第6步:选择适宜的胰岛素剂量 注:以上步骤均以诺和笔®5为例4 正确注射第7步2:给注射部位皮肤进行消毒 实施注射操作前应清洁双手,选取75%的酒精溶液,用消毒棉签蘸取酒精,采用涂刷式或螺旋式消毒法消毒注射部位,消毒范围以注射部位为中心、半径5cm为宜。待酒精挥发局部消毒液干后进行注射。注意消毒液、消毒棉签的有效期。 正确注射第8步1,2:捏皮进针有讲究 捏皮: 正确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或加上中指)捏起皮肤; 错误的方法:多个手指捏起皮肤,可能会捏起肌肉层。 进针: 进针角度示意图 注射前,应逐一检查相应的注射部位,根据患者的体型、注射部位皮肤厚度及针头长度,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捏皮注射及注射角度。腹部捏皮注射比较容易;上臂需捏皮注射,捏皮时以90°角进针;大腿以及臀部捏皮注射难度较大,可不捏皮45˚角进针。 正确注射第9步2:小小措施防漏液 防止漏液小措施: · 注射完毕后,针头留置在皮下10秒钟以上; · 拔针后及时卸下针头,将胰岛素笔盖上笔帽存放好; · 漏液不仅造成药物浪费,还会堵塞针头,造成下次注射剂量不准确;甚至改变预混胰岛素的浓度,影响血糖控制,因而需要严防漏液。 正确注射第10步2:针头用完需处理 使用过的针头应立即卸下,套上外针帽后丢弃在专门盛放尖锐物的容器中。容器装满2/3后,盖上盖,密封后贴好标签,放到指定地点。医护人员应告知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有关针头的正确处理方法,不能随意让针头进入公共垃圾系统处置,防范潜在的风险,如在家庭中划伤幼儿等。 参考文献: 1. 纪立农等.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2):79-105. 2. 郭晓蕙主编.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9. 3. 诺和锐30特充说明书. 4. 诺和笔®5用户指南. |
|